不可忽视的交互细节“反馈”提示
2)没有反馈或者不友好的反馈,就像一个冷冰冰的人,会给用户带来无助或者不开心的负面体验。
及时恰当的反馈给用户是交互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如下图所示。
1)可以告诉用户下一步该怎么做。
2)帮助用户做出判断和决策。
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见下图),所有的提示都应该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用简短清晰的文字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免让用户感到困惑。
先说“吐司”反馈,即用户操作结果的反馈提示。一般只在屏幕上出现很短时间,过一会儿就会像气泡一样自行消失,无需任何操作。用来告诉任务状态和操作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们来看看“浮动层”反馈,这是一种用户导向的类提示,通常不会很快消失。有时候会有一个指向特定位置的小提示(比如滴滴、闲鱼),提示用户关注哪个位置。用户需要点击引导区或点击关闭按钮,使提示消失。
一般来说,吐司和浮层的优点是不影响当前操作,反馈及时;缺点是容易被用户忽略,所以不适合承载过多的文字或重要信息。
弹出窗口分为“模态”和“非模态”,需要在场景中使用。请参考下图。
模态弹出:强制用户关注弹出窗口的内容和操作,屏蔽后台所有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必须退出;文字描述尽量简洁,没有异议。通常分为Actionbar底部的对话框和功能框两种设计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场景选择。一般当对话框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功能按钮时,会增加用户的功能选择负担,所以当需要使用多个功能按钮进行选择时,可以考虑使用Actionbar。
非模态弹出窗口:?不影响用户的当前操作,但经常像一个浮动窗口。通常确认和取消的颜色区分得很清楚,表示可能的损失,如下图所示。
弹出摘要:
弹窗的出现会迫使用户关注弹窗的内容和操作,严重干扰用户。根据使用场景,尽可能减少模式的设计。确保用户每次都能安全退出路径并返回到预期操作。如果出现三个或更多功能按钮,请尝试使用底部的功能框。
按钮:现实中,按下一个按钮会立即有一个按下的状态,如下图。
在人机交互中,当用户按下屏幕上的一个按钮或链接时,也需要改变状态,让用户知道界面已经收到了他的操作,如下图。
声音是人类感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应该是产品用户体验的一个方面,但却容易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游戏设计中常用,游戏中的反馈设计是玩家快速适应游戏操作,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的重要手段,如下图所示。
在人机交互中,声音反馈的恰当运用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带来愉悦感,比如下面的例子。
那么好的UI声音的设计是怎样的呢?你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符合用户预期(即贴近现实生活场景)
2.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和情感。
3.良好的音效感官体验(音乐性、声音和持续时间)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适合加音。在很多情况下,不使用声音是更好的体验,所以你必须允许用户在应用程序中静音。任何“自动播放”或“强制播放”声音的体验都要慎重。
用电动牙刷拍一个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在使用过程中,牙刷给牙齿强烈的触觉反馈,每30秒震动两次,提示换边。用户无需定时就能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在人机界面中,振动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来电、短信、连接数据线充电等。,如下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振动是一种很强的触觉反馈,可以用来替代或加强声音提示,但不能乱用。
动画,强调:贴合产品,有趣,及时。举个常见的例子:下拉刷新,使用有趣的动画可以让等待不再无聊,如左图所示。
像滴滴打车场景,用户发送问诊单等待医生问诊,界面上不断出现可问诊的医生头像,动画效果及时快捷,帮助用户直观了解操作结果,如右图所示。
反馈内容以文字为主,文字信息要简洁易懂,避免使用倒装句。最好用一两句话把意思表达清楚,避免使用过于程序化的语言。
有四种类型的内容:
信息,这里有一些例子:
警告:一般用警告框表示,用于向用户显示对程序使用有重要影响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错误:文案提示用户操作有问题或异常,无法继续执行。
确认:用于询问用户是否继续某项操作,以便用户进行第二次确认,并为用户提供不可撤销的撤退。
根据场景不同,会出现在以下位置:状态栏、导航栏、内容区上方、屏幕中央、菜单栏上方、底部(覆盖菜单栏)。
状态栏的优点:刷新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不让用户等待而去做别的事情,弱化了等待过程;缺点:位置不明显,建议做一个重要性不高或者跨屏显示要求的提示。(见下图)
导航栏:适用于显示临时和重要的提示信息。一般是连接状态的显示,表示产品正在尝试连接网络,拉取数据。(见下图)
内容区上方:位于内容区上方,导航栏下方,通常是下拉刷新,是加载新内容的快捷方式。默认的提示信息是隐藏的,下拉界面时会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来指导用户的操作。
屏幕中间:通常是整体的、重要的信息提示。所有需要用户关注的系统提示都可以显示在这个位置,如下图所示。
菜单栏上方:可以是应用整体信息的提示;也可以是界面底部与内容相关的提示。
底部(覆盖菜单栏):在这个位置显示提示是根据app独有的特点设计的,可能是对新形式的一种追求。这种保持设计保持了操作位置的一致性。
-在所有阶段为用户提供必要的、积极的和即时的反馈。
-避免过度反馈,以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打扰。
——能及时看到效果的简单操作,反馈提示可以省略。
-所提供的反馈应该使用户能够以最方便的方式完成他们的选择。
-针对不同类型的反馈进行差异化设计。
-不要打断用户的意识流,避免遮挡用户可能回头查看或操作的对象。
以上是“反馈”一章的案例介绍。整篇文章简单列举了微医app的大部分案例,很多地方没有深入研究。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