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珍惜食物教案
幼儿园珍爱食物教案1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人类为什么吃饭,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
2.让孩子知道农民生产粮食不容易,不珍惜粮食是可耻的。
3.让孩子养成爱惜食物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小贴士。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孩子养成爱惜食物的好习惯。
2.困难:孩子明白农民生产粮食不容易,知道不珍惜粮食是可耻的。
要准备的活动
农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工作的照片,儿童在不同情况下浪费食物的照片。
活动过程
第一,在老师提问的基础上,理解我们为什么吃饭。
1,我们平时要吃东西,零食,水果,那么不吃东西会怎么样呢?
2.孩子们可以自由讨论
3、老师总结,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吃,如果不吃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第二,老师问,你们在园里吃午饭的时候表现如何?
1,小朋友回忆吃饭场景
2.老师对孩子吃饭时不良行为的点评,让孩子明白浪费食物是可耻的。
第三,老师展示了农民在不同季节在地里干活的照片和孩子们在不同情况下浪费食物的照片。
1.看完图片后,孩子们讨论农民生产食物的困难和他们自己浪费食物的坏习惯。
2.老师总结;让孩子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是幸苦的,从而教育孩子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教孩子背诵古诗《锄禾》,升华关爱粮食的情怀。
幼儿园珍惜食物教案2活动目标:
1,知道食物的起源,珍惜食物的真相。
2.培养孩子良好的幼儿园用餐礼仪。
活动准备:提前熟悉故事《小猪请客》和音乐游戏《我爱吃》。
基本流程:
(一)通过唐诗《悲悯农民》引入活动教师,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2)关键步骤:
1,介绍一下谷物的起源:
(1)问:“你知道食物是怎么来的吗?”
(2)结合古诗“悲悯农民”,讲解古诗主旨,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种下的,来之不易。
古诗大意:“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烈日在田里除草松土。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汗水滴到了土里。可是,谁知道这碗饭里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种的!”
(3)和孩子讨论食物的起源,为什么要珍惜。
2.带领孩子大声地、有节奏地背诵古诗《悲悯农民》。
(3)引歌唱新诗活动的延伸:
1,讲个故事《小猪请客》
通过“小猪请客”的故事,教会孩子如何珍惜食物。
2、音乐游戏《我爱吃》
组织孩子玩“我爱吃”的音乐游戏,加深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理解,刺激食欲,丰富生活经验。
3.开展“小督察”活动,邀请班里的小朋友轮流当“小督察”。每次用餐后,检查孩子的餐具上是否有剩菜。敦促孩子们珍惜食物。
幼儿园珍惜食物教案3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谷物的成长过程。
2.让孩子明白食物来之不易,并珍惜它。
活动准备:
儒家儿童教科书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孩子跟随儒家儿歌的节奏。
2.带领孩子向孔子三鞠躬。
二、新课程
1,“听”故事,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蚁穴吗?萌萌为什么会被抬进蚁穴?请听《小蚂蚁的仓库》这个故事。
2、静静地听“儒者童玲”的故事和介绍情况。
老师提问:为什么小蚂蚁的仓库里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概要:萌萌吃饭总是浪费食物,小蚂蚁把萌萌剩下的食物扛回家。萌萌来到蚂蚁仓,羞愧难当,他知道食物来之不易,浪费食物是可耻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进动画问题:你知道我们煮的米是哪里来的吗?
4、仔细观看《儒家神童》动画,启发思维,老师提出以下问题:
(1)水稻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你以后会如何珍惜食物?
5.孩子有问题可以再看一遍动画。教师根据本节课儿童的性别特征和个体差异,暂停或播放动画,结合剧情节点,对儿童已有的经验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老师总结:小朋友,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从播种到除草、施肥、收割,不知道洒了多少汗水。晒黑的脸,累弯的背,磨出厚厚老茧的手,为了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的好孩子。
三、地图演示,判断对错老师展示两张图片让孩子判断对错。
老师总结:孩子,食物来之不易。吃饭的时候要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以免掉在桌子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饭洒了一桌子,既不卫生也不浪费。做一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吧。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鸡吃米。
准备:一些废纸做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
规则:老师让几个小朋友变成鸡“吃地上的饭”,伸出食指和拇指做鸡。一次只能用手拿着一粒米,然后把“吃”完的米迅速装进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的又快又干净,奖励。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的延伸和主题的内在化
(1)带领孩子阅读经典《弟子规》。
(2)老师可以在孩子每天吃饭的时候提醒孩子不要浪费食物。
(3)联系父母,习惯的养成会在家庭中继续实施。
幼儿园珍爱食物教案4活动目标
1.教育孩子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3.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4.初步培养孩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古诗“漠河”含义的理解。会背古诗。
要准备的活动
配套教学用书和图片。
活动过程
1,老师谈心引入新课。
老师:孩子们,大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粮食。
2.老师引导孩子打开童书第7页,仔细观察。
老师:看,图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他们中谁做得对?谁做错了?为什么?
3.老师鼓励孩子们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孩子回答,教育孩子吃饭时要坐直,不要撒饭。
5、老师念古诗《锄禾》,小朋友跟着念。
老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我们必须珍惜粮食。
6.让孩子说说以后吃饭应该怎么做。
7.活动结束了。老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幼儿园珍爱食物教案5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让同学们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他们在学习中珍惜和节约粮食的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品质。
教科书分析
要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食物的态度,培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首先,揭示班会的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力更生,勇往直前,才是你的方向。但是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在我们身边阻碍着我们的进步。请看图片:(课件中是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
老师:这种浪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严重。看到这种被抛弃的中餐,你想说什么?
学生谈经验。
第二,开展班会活动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的很好,但是这种美德还是不能丢。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我们没有经历过饥饿的时代,也没有真正经历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来看看农民是如何在田里工作的。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服的背面,太阳晒黑了皮肤,但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工作。)
主持人:看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你有什么想说的?
主持人:大家都说的好。每一粒都来之不易。可谓“粒粒皆辛苦”。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其实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这些学生的表演很精彩,也教会了我们珍惜粮食。我想采访我的同学。你以前浪费过食物吗?你将来会做什么?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的同学曾经浪费食物,但是大家都说以后会改正。我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现在,我们来读几个关于节俭的名言来警示自己。
(课件演示:一粥一饭,思考时不易;半丝半缕,很难保持对物质资源的思考。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修身。——诸葛亮每次吃饭都想着种田的艰难;每一件衣服,再想想纺纱表演的辛苦。—吴京)
第三,总结主题班会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在愉快的气氛中,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含义,学会了如何节约粮食。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学们,请珍惜食物!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小卫士!
幼儿园珍爱食物教案6活动目标
1,知道美食来之不易。
2.懂得珍惜食物。
3.能够大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够在小组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要准备的活动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展示PPT课件: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想见见他们吗?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并展示水稻和小麦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向你介绍他们自己。
大米:我的名字叫大米。孩子们吃的白米饭是我做的。
小麦:孩子们,你们好!我是小麦,白馒头是我做的。
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两个朋友吗?他们有相同的名字。这是什么?食物。
2.食物很难得到。
中班《珍爱食物》社交礼仪教案包含PPT课件。
(2)让我们邀请小麦和你谈谈。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会做什么食物吗?(PPT展示面包、包子、油饼、面条、饺子、烧饼等食物的图片。)这么多好吃的都是粮食做的。谷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3)总结:农民为了种粮,不怕风,不怕雨,不怕累,流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悲悯农民》所说,会背的请举手。
3.如何珍惜食物
(1)请告诉我们你是如何对待食物的。
(2)未来我们该如何处理食物?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很优越。此外,受社会上吃喝、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影响,幼儿园里孩子挑食、剩饭剩菜的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个主题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体会成年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的好习惯。
幼儿园珍惜食物教案7 1。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吃饭的时候发现孩子不珍惜食物,所以设计了这一课。
二、活动目标。
1.教育孩子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3.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4、了解吃饭对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知道人体需要不同种类的营养。
第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古诗“漠河”含义的理解。会背古诗。
第四,活动准备。
配套教学用书和图片。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流程。
1,老师谈心引入新课。
老师:孩子们,大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粮食。2.老师引导孩子打开童书第7页,仔细观察。
老师:看,图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他们中谁做得对?谁做错了?为什么?
3.老师鼓励孩子们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孩子回答,教育孩子吃饭时要坐直,不要撒饭。
5、老师念古诗《锄禾》,小朋友跟着念。
老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我们必须珍惜粮食。
6.让孩子说说以后吃饭应该怎么做。
7.活动结束了。老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第六,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讲得不够生动。如果以孩子在我们班的表现为例来说明如何正确饮食,课会更生动,引起孩子的兴趣。课程结束的时候,让孩子说说以后吃饭应该怎么做,对孩子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幼儿园珍惜食物教案8要求:
1,初步学习针对不同对象(农民、同伴)以不同方式交谈。
2、能听别人的对话,理解别人的意思。
3.培养孩子在众人面前大胆说话的习惯,学习普通话。
4.培养孩子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体验准备:
孩子们学到了食物的主要知识。
材料准备:
农民秋收活动视频,各种食物图片。
材料匹配:
教育挂图
活动流程:
1,看视频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⑵引导幼儿谈论秋收,想象农民丰收的喜悦。
(3)引导孩子正确发音“秋收”、“粮食”、“农民”。
2、老师伪装成农民,让孩子向农民阿姨询问粮食种植和生长的问题。
(1)通过与同伴交谈,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式与农民阿姨交谈。
(2)引导孩子认识到农民种田的艰辛。
3.孩子们在群体中交流。
⑴分组讨论:你对食物了解多少?粮食从哪里来?农民如何种植粮食?很难吗?你是如何珍惜食物的?
(2)每组选择一名同伴在小组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
4.讨论:如何节约粮食?
(1)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向同伴介绍如何节约粮食。
(2)总结:孩子们吃的每一粒米,每一种食物,都是农民伯伯们呕心沥血种下的。孩子要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食物。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用不同的图片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在讨论中,我逐渐明白了吃饭的重要性,明白了农民生产粮食的不易,也明白了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然而,在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理解浪费食物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有点困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一直渗透爱惜粮食的理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去乡下走走,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
幼儿园珍爱食物教案9活动目标
1,知道美食来之不易。
2.懂得珍惜食物。
3.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学会珍惜粮食。
4、让孩子了解食物的成长过程。
5.培养孩子完整连贯的表达能力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稻,小麦和农民耕作的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老师展示图片: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想见见他们吗?
欢迎他们和你见面,拿出稻麦的照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向你介绍他们自己。
大米:我的名字叫大米。孩子们吃的白米饭是我做的。
小麦:孩子们,你们好!我是小麦,白馒头是我做的。
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两个朋友吗?他们有相同的名字。这是什么?食物。
2.食物很难得到。
(1)粮今天,有很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想听吗?先请饭来说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我”是一粒普通的米粒。孩子,你知道我是怎么出生的吗?”
看,农民们正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如何插秧。(农民阿姨的脚整天泡在冷水里,弯腰很久。真的是腰疼。)
c、在农民伯伯的悉心照料下,幼苗渐渐长高。农民伯伯该怎么做才能让庄稼长得更壮?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庄稼熟了,农民要做什么?农民要把稻谷割下来,捆成捆,运到地里,再经过脱粒、磨掉稻壳等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让我们邀请小麦和你谈谈。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会做什么食物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物的图片。)这么多好吃的都是粮食做的。谷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3)总结:农民为了种粮,不怕风,不怕雨,不怕累,流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悲悯农民》所说,会背的请举手。
3.如何珍惜食物
(1)请告诉我们你是如何对待食物的。
(2)未来我们该如何处理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