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徐峥为什么不用黄勃和王宝强

徐峥为什么不用黄勃和王宝强?绝密档案

徐峥为什么不用黄勃和王宝强,他要告诉我们是电影成就了你,而不是你成就了电影,换了你电影票房依旧,公司做生意也是一样,是公司成就了个人,而不是你成就了公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满怀感恩之心同舟***济,平台成就了个人以后,大部分人不知道珍视平台,反而开始找时机和平台讲条件,平台只能放弃他,机会确留给了“新人”最大的赢家是坚持和平台走下去的人,比如徐峥,港囧没上映,他已经赚1.5亿了,上映后首天票房破纪录,10.1当天10亿,黄勃拍完泰囧后曾说合约没谈好,下次要谈票房分成,结果就没有下次!人最大的智慧不是在平台上争取最好的条件,而是要保证永远在这个平台上!对于管理,管理者应该不要在任何动摇的人身上浪费时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深信离开是你的损失,感觉不对就赶紧卷铺盖走人,留下就同舟***济,***创新篇章!

如今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过,需要团队的力量,在你耍个性的时候,思考一下团队是否真缺你不可。

再来看看徐峥的华丽转身,如今的《港囧》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处资本界和影视界的借力游戏。通过这场游戏,徐峥会理财了。

《港囧》首周末上映三天,票房累计6.8亿。如果按此走势,将很快破10亿,再到15亿,甚至破20亿也不是没可能。那这么多的钱,到底让谁赚了?

这次,徐峥不再像《泰囧》时候只拿导演费,以及光线老板王长田赏赐的10%利润分成。他以47.5%的票房净收入(扣除发行成本)成为大老板,而他自己的公司真乐道既是制作方也是第一出品方。

就在《港囧》上映前,徐峥把自己的票房占比卖给了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获利1.5亿元。而这家公司将更名为欢喜传媒,徐峥和宁浩分别持股19%,为第二大股东。

按照21控股接近90亿港元的最新市值,徐峥个人持股价值接近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

正因为如此,《港囧》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处资本界和影视界的借力游戏。通过这场游戏,徐峥会理财了。

泰囧:10多亿票房 徐峥赚的不多

首部《泰囧》,徐峥那时候还是个新导演,多次被拒绝后,找到了光线投资,制作成本约3000万,最终票房12.5466亿。按照光线传媒的官方公告,该片的票房收入截止2013年1月22日约12.4亿,分账收入约4.65亿,占票房额的37.5%。

成本方面光线声称3000多万仅包含投资成本,未算上广告宣传费用,假设其他费用跟投资成本相同,即总成本6000万。这样粗略测算光线在《泰囧》上净赚4亿左右。

一部电影是怎么分账的呢?根据行业惯例,通常是电影专项基金扣5%,3.3%营业税,剩下的院线分约57%,投资方拿43%(其中要扣除中影数字的管理费)。

在《泰囧》这部电影中,光线集制片、投资、发行方于一身,最后分到37.5%,说明剩下的投资方北京真乐道(徐峥和陶虹的公司)和黄渤工作室虽然挂名,但基本没投资什么钱,当然也没分到多少。

当时黄渤也说了,就是拿点闲钱玩玩,算不上是投资。而光线老板王长田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会给徐峥10%的利润分成,也就是4000万左右。加上导演费,他的总收入可能超过4000万。另外,两位主演黄渤、王宝强会收到红包,具体多少不知。

港囧:变身资本大佬,徐峥会玩了

《泰囧》大获成功,于是有了《港囧》。这一次,影片的第一投资方、制片方变成了徐峥和陶虹的真乐道公司。光线是第二大投资方兼发行方。

资本游戏来了。今年5月13日,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发布公告称,将向9名认购方发行约17亿股,认购价总额约6.8亿港元。其中,导演宁浩和导演(演员)徐峥将分别以1.75亿港元认购21控股扩大股本后的各19%股份,并列第二大股东,同时出任非执行董事。

21控股背后,是阿里影业前主席董平,其合计持有21控股24%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董平之前为多部知名电影的投资人、制作人和联合制作人,包括《卧虎藏龙》、《亲爱的》和《心花路放》等。

此次发行完成后,21控股主业将转向娱乐及媒体相关领域,并更名为“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1控股表示,此次认购完成后公司将得到6.77亿港元资金,其中5.2亿港元将用于制作6部电影,当中3部由宁浩或徐峥完成,另有1.5亿港元用于3-4部电视剧的制作。

可是,《港囧》早在去年底就开拍了,21控股已无缘投资,如何才能让这部电影为这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产生作用?

对资本玩家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9月18日,21控股发布公告,将更名为欢喜传媒,宁浩和徐峥任非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