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别人一起上厕所,我怕自己解决不了。结果就这样真的解决不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心理障碍
所谓心理治疗,主要是行为疗法的脱敏疗法。每次小便都要在有排尿感(膀胱充盈状态)时才进入厕所,有排尿的必要。如果有人在身边,主动转移注意力,或者深呼吸数数,可以减轻紧张反应。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先在人少的厕所进行,再转移到人多的厕所。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做,我们可以从情绪恐惧中逐渐脱敏和恢复,从严重到缓解到不严重到消失。
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放弃焦虑有利于恢复。焦虑和紧张是邻居,两者会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多年来,你一直带着一个问题活着。现在你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实际的认识,并积极寻求帮助,你应该更能期待自己能渡过难关。多给自己鼓励,增强自信心。有了自信,就可以相对放松,避免过度焦虑。
对待焦虑,不仅仅是认为焦虑是不必要的,还要明白如果你还有一段时间焦虑是正常的,因为你生活在一种惯性焦虑中。每当小便的内心感受来临时,你自然会产生恐惧、担心、害怕之类的情绪反应。这并不奇怪。你过去的反应是:我怎么又焦虑了?我希望我不紧张...于是,你不断地自责,并为此担忧,这就通过“精神互动”不断强化了你的焦虑。以前你很努力的说服自己不要紧张,要放松自己,要像其他人一样自由排尿,但是就是做不到。原因是什么?而是你对自己要求太高,不现实。你不明白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就会有惰性,这个道理一时半会很难克服。所以,从今天开始,你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嗯,你又要尿尿了吧?我又紧张了...没关系,紧张就好,这是大事!我不用想着放松自己,不要这样,顺其自然就好;没什么,就像医生说的,尿排不出来是不可能的,就算我忍着尽量不让排出来...所以,我紧张不紧张都一样,最终尿都会排出来。你也可以对自己说,看你紧张的样子真可笑。你不妨对自己说,再紧张也无妨!!!
这种对症治疗就是矛盾意向法。可以有效消除一些后天的条件反射。这是克服紧张和焦虑的最好方法。你可以先涂一下,告诉我效果。
在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你可以试着和其他人一起小便,而不是避开其他人。这样取得效果后就容易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
在应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不一定马上见效,因为你的习惯性条件反射与你的内在刺激(想小便的感觉)和反应(情绪和肌肉紧张)的关系太密切太久了,所以一定有一个过程。这需要你的耐心。尝试一次就不要放弃。慢慢来,给自己定一个半个月的试用期,看效果再下结论这个方法是否有效。我相信我以后会逐渐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