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力求写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户。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我们要“隔空观察”和“隔空观察”,关注一切,时刻关注,形成习惯。所有的外部信息都只能通过观察来进行。只有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找到很多可写的素材,才有写作的欲望。在日常教学中,让老师们困惑的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谈不上写作话题。赞科夫说:“我们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被激活,奇特的自然现象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反映,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感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全景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了解和感受生活,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感人的宝藏,去描写人和故事,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你必须找到源头,才能有甘甜的水喝。这个“源头”就是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此外,还要积极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营造“有话要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激发写作情感,唤起写作欲望,提高写作水平。
其次,多写片段,多写日记,练习写作文。一般来说,学生的课外时间是有限的,过多的要求写全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中学生可以多练笔,多写日记。茅盾说:“你身边要时刻带着一支铅笔和一本本草,随时记下你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如果我们中学生平时能做到这一点,平时就能多写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不仅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乐趣,还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个学生每天至少要练习一次写作,从批评时政国事到造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已经熟悉了自己的写作技巧,丰富了材料,并将一些内容运用到作文中,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作文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用词自由。只写你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以讨论,抒情,叙事,任意。传播几千字也不为过;掉几十个字也不算少:字长,字短,想写多少写多少,随意停。这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一开始比较简单,渐渐的,观察视野不断扩大,远离身边的小事写,写社会,写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阶级生活与动荡,家庭悲欢,社会经历等等,真的大到宇宙,小到自我。一个学生常常对校园进行细致的观察,从风景到人,从人到物,接连写出一、二、三篇校园生活...在作文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也得到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发的观察兴趣。不仅有东西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第三,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会学生选择和吸收材料。目前,许多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苦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现象较为严重,以至于有些学生“不注意窗外事,专心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素材,害怕写作。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提倡多读文章。俗话说“读书如写字,写字如灵”,“唐诗三百首我熟,不会写诗也会唱”。这就简单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多读书,积累一定程度的语言,文章就会写得很好,笔杆子就会开满鲜花。阅读是最重要的“吸收”方式之一。遣词造句,作文布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阅读搭建了一座从模仿到创造的桥梁。”教师借助课本,通过音乐文本或片段进行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选词造句、句子连成段落、段落连成文章的方法。比如《夏娃找乌龟》的阅读片段中,有一段对夏娃找小乌龟的描述:“夏娃听了妈妈的话,跪下来,厚厚地翻了起来。”在阅读了这个描述中的“翻上来”、“推到一边”、“找出”等词后,学生们知道了它们与下列名词搭配的准确性以及那个小夏娃已经被仔细搜索过了。学生对这些看似普通的词语有了深刻的理解后,作文选词造句自然就有了方法,有章可循。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没有素材可写,经常会觉得“无话可说”或者表达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结底,他们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一现实,我十分重视在教学中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但是光多读书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即耕耘,学即收获。”这意味着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书的“耕耘”,就没有写作的“收获”。所以强调学生要熟悉所读的书,掌握它,积累素材,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泉,学会迁移,运用到作文中。写作文的时候,我畅所欲言,内容要出自笔端,如一泓清泉的喷涌。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收集材料,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学生多看、多听、多思考,经历的事情多了,掌握了好的积累方法,养成了好的积累习惯,所以作文的素材就多了。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材料,而且要积极选择和分析有用的材料,并形成习惯。
第四,模仿范文,培养文风。模仿是人类学习和掌握技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规律可循,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初学者,要积极倡导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良好的文风。哪怕一开始模仿是机械的,也要肯定。吴曾祺说:“一篇文章的正文,往往是古已有之,后人为之模仿,虽人不以为病。”这意味着文章的风格应该被模仿和学习。历史上很多作家都模仿古人的写法,成为一代风范。比如王波的名句“夕阳寂寞齐飞,秋水* * *天一色”就超脱于庾信的“落花芝加哥盖齐飞,柳* * *春旗一色”。再比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于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被后来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盲目模仿,要开始寻求“和古人”然后“离古人”。所以一定要强调,模仿的时候一定要创新,培养良好的文风。
第五,多肯定,少批评。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他们的缺点,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我们应该给学生信心,多鼓励他们,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众所周知,在春秋时期,有一个伟大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他很有才华,但缺点是他贪财。包书看中了管仲的才能,重用了他,让管仲在齐国争霸中大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次入诸侯。如果包拯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而管仲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后来会成功吗?同样,在写作方面,有些同学的练习并不好,但在用词、造句等方面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也要多给予表扬。否则,如果老师判定学生的作文无用,不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还会挫伤他们写作的兴趣,认为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从而对写作产生恐惧。
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并推荐出版物。俗话说“喜欢这个就是不喜欢。”要学好一门东西,兴趣极其重要。它是获取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自觉动机,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好方法。如果学生有时被推荐给立众文远投稿,这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多练习,多阅读,让学生有内容、有兴趣地完成作文,让写出来的东西有真情实感,同时要给学生更多的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创造,不断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