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团组织建设

随着高校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同时,共青团建设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一、高校基层团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一)成员意识薄弱。* * *青年团是一群先进青年。

很多组织和团员都是优秀的青年,大多数进入高校的学生都有团员身份。

两者差别不大。与入党的层层考察不同,很多学生在入团时没有经历过严格的层层考察,从而淡化了认同感。很多同学交了团费才想起自己是团员。这种情况使很多团员产生了消极的平衡感,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政治野心不强,组织观念淡薄,团员意识逐渐淡化,大家感觉不到先进性的存在,先锋队的作用难以体现。

(2)团支部的凝聚力在减弱。目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多以班级为单位,而在高校,

班级的组织管理相对松散,

导致团组织工作缺乏执行力和效率。

实践中往往是团委积极性高,想法多,质量活动影响大。二部团委的效率会比较低,最终落实到基层团支部时效果又会打折扣。其次,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团支部的基础工作,导致基层团支部工作不系统,组织建设不规范,团学活动宗旨不明确,娱乐体育等娱乐性活动较多,活动层次较低,而真正的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等活动较少,削弱了团学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和吸引力。第三,团支部的组织生活不健全。目前,高校基层团组织难以定期、经常性地开展团的组织生活。团员之间没有定期的民主生活会,有的团支部把民主生活会简单地理解为政治学习,忽视团员之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主题群组织的生活会水平不高,流于形式,缺乏创意。

(三)基层团支部缺乏活力。在实践中,许多基层团干部开展工作的难度会更大(而且难度越高)

年级越明显),学生的参与热情相对较低,对班级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会比社团更明显。作为一个组织,其成员的归属感不强,对集体的关心程度不高,同时也缺乏维系感情的精神纽带(如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和规律的组织生活)。那么这样的组织只能是一具死尸,是无效的,没有生命的。

(4)团组织在团员学生中的形象和影响力下降。基层团支部作为团组织的基础

如果不能有效发挥该部的职能和作用,不能给青年学生更多的锻炼平台和展示机会,其在团员青年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必然大打折扣,无法在团员中树立团组织的形象,赢得团员的信任和支持,上级团组织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其形象和影响力也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