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人查理曼为什么能成为罗马人的皇帝?

在罗马覆亡的476年和查理曼加冕皇帝的800年之间,欧洲300多年没有一个皇帝,历史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黑暗时代”。

日耳曼人一支的法兰克人改变了这个局面。这个由克洛维486年建立起的法兰克王国,历经墨洛温王朝的扩张后,传到加洛林家族的查理曼手中

查理曼这个名字是由法文名Charlemagne译过来的,德文名是Karl der Groβe,因此德意志人通常叫他卡尔大帝。查理曼勇武善战,是扑克牌中红桃K的原型,在欧洲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有文治,有武功,复兴了“罗马帝国”。

他一手挥舞着巨剑,一手紧握十字架,在欧洲纵横捭阖。他每年都要出征,50年的时光中,他打了50多场大战。他镇压了阿基坦人的反叛;征服了伦巴第人并将伦巴第王国并入法兰克王国;在威尼西亚、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科西嘉建立了统治;对萨克森人发动了十八次进攻;征服了巴伐利亚人并使之信奉基督教;吞并了多瑙河下游阿瓦尔人建立的汗国。他在欧洲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他的铁蹄下,西起大西洋,东临多瑙河流域,北至北海和波罗的海,南抵地中海,掌控整个西欧和大半个中欧。

他还是一个罗马文明的仰慕者,他能讲好几种语言,能够阅读,可能还会书写,这在多数统治者只会用划十字来签署的时代里,绝对引人注目。他在宫廷里创办公学;把罗马的建筑风格引入法兰克,建立亚琛大教堂;他笼络文化精英,开启了对罗马的文艺复兴,凯撒的《高卢战记》和塔西陀的《塔西陀编年史》就是在他的时代,由学者们重新整理保存下来的。他是一个基督教的狂热信仰者,在773年收到教皇哈德良的求救信后,他亲率大军进攻伦巴德王国,途中要翻越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路遇险境,马坠哀鸣,他对将士这样说:“为了我们崇高的基督教信仰,我们必须克服困难,为保卫教廷而战。这是对我们每个人意志和能力的考验,法兰克王国的将士们,像你们英勇无敌的先辈那样,振作起来吧!每当最艰难的时刻来临,胜利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赫赫战功又不乏对罗马基督教文化的热爱,查理曼对欧洲的一统被寄予厚望。但如果说他主观想当欧洲的皇帝,则是言过其实的。“罗马帝国”皇冠的加冕,经常被认为是查理曼同教皇利奥三世的合谋。真实的过程是这样的: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罗马主教利奥三世给查理曼做弥撒,利奥突然给他戴上金冠,于是所有的罗马人齐呼:“上帝为查理加冕,这位伟大的和带来和平的罗马人皇帝,万寿无疆,永远胜利!”事后查理曼的密友兼机要秘书爱因哈德在他的名著《查理大帝传》中在谈到这一事件时写道:“就在那个时候,他接受了皇帝和奥古斯都的称号。他最初非常不喜欢这种称号,他肯定地说,假如他当初能够预见到教皇的意图,他那天是不会进教堂的,尽管那天是教堂的重要节日。”

其实查理曼也并非不想做欧洲的皇帝,因为种种迹象表明他非常崇拜拜占庭帝国的政教合一,并想和拜占庭女皇伊琳娜结为连理一举统一欧洲恢复罗马帝国。但伊琳娜的同意引发了东罗马帝国的政治大地震,伊琳娜也因弄瞎皇子的双眼而在一场宫廷政变中被流放。查理曼黯然神伤,他失去了一个通过正统手段获取皇帝宝座的机会,于是他没有拒绝教皇的加冕,虽然“在接受新称号的时候,并没有感激的表示”。

为了换得拜占廷的承认,查理曼做了大量的外交工作,终于在812年与拜占廷帝国签定了一个和约。和约中查理曼允诺将他征服的伊斯特里亚、威尼斯、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归还给拜占廷帝国,而他的条件仅仅是要求拜占廷帝国承认他在官方文件中有使用“皇帝”一词的权力,别无其它任何附加条件。

这次加冕影响深远:

它奠定了西欧教权和王权双重统治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它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罗马帝国的传统、罗马天主教会的“教权”与法兰克王国的“王权”,三者有机结合。

它标志着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世俗政权的重新抬头,揭开了此后七百年之久的罗马教廷与世俗政权矛盾、斗争的历史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