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硕士在国内一个月没找到工作。中国真的不承认海归学历吗?
“毕业时间很尴尬,我还是应届学生吗?”
“中国各行业现状如何?”
“学了冷门专业之后国内市场怎么样?”
“专业竞争很强,国内求职如何准备?”
“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和工作岗位。留学生如何选择?”
……
毕业焦虑也盘踞在他们身上,媒体偶尔会弹出诸如“震惊!硕士回国就业,工资还不如国内本科生呢!”,“无语!留学一年30万,回国后一个月3000找工作!像“这样的标题。粗心的人容易在焦虑中迷失。
但是,这毕竟是少数,是个例。如果这一切都是这样,那就不是新闻了,没有人会愿意花钱买这样的惩罚。
虽然没那么不堪,但在中国也没几年了,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睿然可以从亲戚朋友那里学到一些东西,但他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在这种情况下,海归该如何应对国内校招?
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达到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保持全球最大留学生来源国地位。同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比上年增长11.19%,达到48.09万人,其中硕士、博士后毕业生22.74万人,同比增长14.90%。
2017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服务规模增长,与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的契合度持续提升,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留学生回国的热潮说明很多留学生无法放弃对故土的感情,也说明国内各方面的发展都在上升,出现了很大的人才空缺。
然而,当他们踏上祖国的土地后,却发现仍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等待着他们。最终,校招季结束。不仅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出现“Offer rain”,有的人还错过了很多各大厂商的在线申请,甚至没能获得面试机会。更寒心的是,入职后发现基本工资并不比国内大学生高多少。
现在的留学生没有以前那么光鲜亮丽了。虽然国际视野、优秀的综合素质、语言能力可以加分,但在职场中,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忽略了这一点,在校期间就可能出现方向偏差,没有强大的专业基础作为后盾,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也会面临很多困难。
同时,国内就业形势年年在变,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如果不及时了解市场趋势,只靠自己的一厢情愿,很难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就很多专业而言,与国内学生相比,专业技能优势并不明显,部分国外专业在国内也没有相应的工作。所以对于海归来说,在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要提前准备好B计划,多花时间去了解各个行业的情况。
顶多从出国留学的第一天开始,你就开始思考毕业后会发生什么。提前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列出实现这个方向需要做哪些准备,打哪些基础。没有亲身经历的你可能会因道听途说而错过一些惊喜。
熊建议,不要沉浸在“出国留学是否值得”的思考中,而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让留学变得有价值”上。既然那些年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那就一步一步走下去吧。
职业规划真的很重要。
和很多HR聊留学生的时候,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很多留学生太理想化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学生。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对工作的看法也不同。时间长了,影响不能说是根深蒂固的,但是要快速适应另一种状态真的不容易。
而且在留学期间,大部分人都很少接触职场,至少本科期间是这样。在当地找到匹配的实习岗位并不容易。在很多留学生的简历中,大部分都是社团经历或者中国城的一些兼职,稍微好一点的也只是跟着导师的项目走了一段时间。
其实在学校期间,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太清楚,也没必要为了丰富阅历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经历。适当的体验是可以的,但是太深了容易放弃基础。尽可能充分利用大学资源,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当然,如果你确定能找到好的实习,拿到回报Offer,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你最好抓住假期回国的机会,在大厂实习一两个月,不管是打零工还是无薪实习。“名企效应”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大厂实习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是在“感觉很难”的心态下难。
记住一点:优秀的人无论放在哪里都会优秀。梳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国内就业环境和所学专业,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举个栗子:
职业自带光芒,比如科技、互联网、医疗、能源等。你在哪里都不会担心找不到工作,只要做好一件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万金油”专业,如市场营销、广告、管理等,在国内就业可能竞争比较激烈。如果决定走这个专业的路,就意味着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如果该专业在国内暂时是偏专业或者冷门,也不要慌。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否则不会开设这个专业。这时候就需要更多的投入来“发现和挖掘中国的这种需求”。
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之后,面对每一个选择就容易多了。选择对你职业规划更有帮助的。
不要得意忘形,要注意时间节点。
说到时间,我得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应届毕业生”这个概念。很多回国求职的留学生都会被这个问题难倒,不知道如何进入庞大的人才招聘市场。
其实“应届毕业生”指的是当年6、7月份拿到毕业证的国内本科生或研究生(也有一些两年半的研究生在每年3月份左右拿到毕业证)。换句话说,归国留学生中没有“应届毕业生”这一说。
为鼓励海归回国就业创业,同时考虑到国外毕业时间不同,国家将回国办理就业申报手续的时限放宽至两年,因此无需担心回国仅面向社会招聘,办理就业申报手续后仍可享受校招待遇。也就是说,毕业后两年内,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就业登记落户手续,这样在材料和相关规定上,你就相当于当年毕业的国内应届毕业生了(温馨提示:目前很多公司不认可,最好找个好工作)。
这时候可能会有朋友问“可是我已经错过了毕业当年校招的时间了。我该怎么办?”」
放心吧,熊还是有办法的。
企业招聘:第二年2月65438+至10月65438+期间,很多企业会开始第一批招聘招聘,这个时候会开放一些为海归预留的岗位;
社会招聘:毕业当年3-5月的春招期,海归除了正常的校招,还可以多关注一下社会招聘的岗位招聘。
海归专场招聘会:回国后可以选择在所在城市的高校多办一些招聘会和海归专场招聘会。
如果很不幸,你错过了以上所有时间段,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妨有目的地尝试GAP一年,用多一年的时间充实自己,为以后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等到毕业同年的9月-65438+2月的秋招,也就是下一届新生的秋招,再来狩猎。
当然,这一年并不意味着坐在家里打电脑游戏打发时间。可以先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找一些相关的实习机会,或者拿一些必要的资格证书来丰富自己的简历。毕业同年3月,可以边做实习边参加春招和社会招聘。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可以签约,如果没有机会,可以继续做实习或者找新的实习,因为这个时候找实习比找工作容易,说不定还有机会成为正式员工。9月份提前准备秋招,奋战4个月。工作Offer大概在165438+10月-65438+2月确定。
GAP是一年相对艰难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你的求职战线会拉长,需要很强的耐心和抗压能力,但你还是要相信你能收获雨后的彩虹。
不要处于信息盲区。
除了职业规划和时间规划,信息获取也是申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获取校招信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是获取招聘信息。虽然打开手机敲几个关键词就能找到很多信息,但是竞价广告和SEO太多了,那些你真正需要的内容很容易被忽略。
这里阿熊建议你多关注一些定期整合发布校招信息的微信官方账号,比如阿熊的熊猫校招实习(ID;Pandaoffer),定期搜索全国各地优质可靠的校招实习信息。(这个广告有点硬,大家就将就一下吧。)
除了这类微信官方账号,还可以关注自己喜欢的公司的招聘平台或者网站。很多企业都会有专门针对留学生的招聘。阿熊就简单地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普华永道海外学生招聘计划
DJI创新海外学生校园招聘。
网易游戏国际人才招聘
德勤海外学生校园招聘
JD.COM国际管培生
腾讯海外校园招聘
……
图:腾讯2017海外校招
图:JD.COM 2065 438+07国际管理学生校招
在获取校招信息的过程中,第一,要注意信息是否真实有效。主要可以通过信息发布平台和公司官网信息,或者简历投递邮箱是否为公司邮箱(如Tencent @tencent.com、Ali @alibaba-inc.com等)进行核实。),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是根据企业的招聘流程安排自己的时间。简历顺利通过筛选,不出意外HR会通知你面试。如果是电话,此时一定要询问更多关于面试的信息:
如果我在海外,我可以申请电话面试或视频面试吗?
如果一定要回国面试,包含往返机票吗?
我可以调整面试时间吗?
……
如果只是收到要求现场面试的邮件,但还没有回国,可以通过官网的电话、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留言、联系公司的兄弟姐妹等方式找HR反映情况。
此外,有些企业会在海外高校举办校园招聘宣讲会,期间会收集简历,甚至可以现场面试,但要看企业发布的信息。
另外,还有一个大家很容易直接忽略的问题。在中国,很多工作都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这些证书有没有,逐渐成为一些用人单位邀请你面试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一些银行和证券公司。
很多同学会觉得国外的研究周期会比较长,而且往往是自己毕业,还没有拿到证书,所以干脆选择忽略。再加上常年留学,不知道国内资格考试的相关信息。回国求职后发现,没有这些证书真的很难动。
前面的时间表提到,很多留学生回国后往往会选择GAP一年。在寻找实习经历丰富简历的同时,还会安排时间考取必要的资格证书。
当然,对于海归缺乏从业资格证的普遍情况,部分证券公司也会提供一定的“宽限期”。在肯定候选人的能力,给出面试结果后,这些公司会向他发出Offer,进行入职培训。这时候海归就可以利用这个“宽限期”去取得相关的资格证。
一些最后的建议
留学生专做校招是个好机会。相对来说,竞争会少很多。如果遇到了,尽量不要错过。毕竟这是给你的。
校招和社招的区别只是工作经验的区别。如果你能证明你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不管是校招还是社会招聘都没关系。
毕业后继续在海外工作三到五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海归”的优势。当然,这样会面临更多的阻力,需要更强的个人能力,但是付出总是和收获成正比的。
发扬作为留学生的优点,但也不要太迷信,这对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同时,不同的行业差别很大。所谓隔行如隔山。有道理。找到合适的行业,然后一头扎进去。
最后,不管你是海归还是普通三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你求职过程中最大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