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灯泡亮了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灯泡亮了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灯泡亮了幼儿园教案1活动目的:
1.在观察、探索活动中,发现灯泡发亮的电路和金属材料的导电现象。
2.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教具:一块展示板(图一),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的图片各一。
2.学具: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积木、钥匙、晨检牌、纸片等若干。
经验准备: 通过PPT对电池有了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导入:以问题的形式,激趣引题。
(1)教师打开没有插上电源的录音机,咦,今天录音机出了什么问题?(“录音机没有电”、磁带坏了……。)
(2)教师插上电源,验证幼儿猜测的结果。
(3)师:电能让录音机转动起来,电还有什么用呢?(电能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电能使灯泡亮起来,电可以让电风扇转动……。)
2.尝试:选择材料,探索灯泡发亮的电路。
(1)师: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图一,在这么多的材料中,有二样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认为是那二样?最好能说出理由。
(2)师:这二样材料是不是真能让灯泡亮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
(3)幼儿尽情地操作,教师观察、鼓励、引导(图二)。
(4)师:请告诉我们,你是怎样让灯泡亮起来的?用这个图片在黑板上把它表示出来(图三)。
(5)师:你们用电线的一头与灯泡接上,另一头与电池的顶部或底部接上,只要灯泡触到和电池的另一头,灯泡就亮了。
(6)师:是不是这样?这样连接真的能让灯泡亮起来吗?让我也来试一试?
(7)教师有意选择金属丝不露的电线操作。咦!怎么不亮?
3.发现:创设情景,操作中发现金属的导电性。
(1)师:你们的灯泡都亮了,我的为什么不亮呢?
(2)师:“小朋友,你们都认为是电线的问题,同样是电线,为什么这根电线可以,而这根电线不可以呢?”
(3)比较二根电线的不同处。
(4)幼儿比较操作,描述操作结果,大胆表述材料与灯泡是否亮的因果关系。
(5)教师对幼儿的结论进行描述:“小朋友,你们都认为,电线露出金属丝接在电池上灯泡就能发亮,有塑料包着的电线头接在电池上不能使灯泡发亮。是不是这样?(6)教师再次设疑,让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感知金属的导电性。
师:出示杯子,这是什么材料做的?(金属)如果把它接在电池上,灯泡会不会亮?
(7)幼儿操作,发现金属的任何部位都能导电。(图四)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8)猜想验证:再次探索
①明确操作要求。
师:“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不同的材料,有晨检牌、积木、纸片、钥匙,先等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些材料接上电路后灯泡着?哪些不亮?然后把你的猜想记录在表格里。”
②幼儿操作记录猜想结果,教师进行观察指导(图一)。
③师**流猜想结果。
教师对幼儿的猜测结果以不同的切入方式以提问,进行统计:(图五)
提问语1:“晨检牌接在电路上有几个孩子认为亮的,几个孩子认为不亮,(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说明一***有几个孩子在活动?(16个)
提问语2:“纸片接在电路上有8个孩子认为亮的,有几个孩子认为不亮?”
提问语3:“钥匙接在电路上有1个孩子认为不亮,有几个孩子认为亮?
④幼儿操作,验证猜想结果,交流发现结果。(图六)
4.拓展:提供电工用具,观察把手的材料,理解导电与安全的关系。
明确操作要求。
师提供电工用的钢丝钳、尖嘴钳、起子、活动扳手、.电工刀、电工小锤、电钻、电烙铁等:“接下来我们来找一找他们的把手在哪里,看一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能不能改成金属材料?“
5.活动延伸:
师:那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材料,今天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做一做这个实验,找找什么材料能导电,什么材料不能导电?
小灯泡亮了幼儿园教案2活动目标
1、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
3、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活动难点: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物质准备:
(1)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
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塑料绳、布条、毛线、铜钥匙、回形针、铁丝,粉、白记录纸各一张、笔
(2)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图片、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师: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连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3、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2)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集中交流,梳理小结。(1)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2)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3)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设置问题情景:
师:咦?小兔家刚安装好的电灯怎么又不亮了?
师: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塑料绳、布条、毛线、铜钥匙、回形针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粉一白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材料的一头与电线接在一起,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4)实验结束后,将材料收拾好放回原位,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灯泡亮了吗?(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夹在铁架子上。4、幼儿实验,教师指导:(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连接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5、两两交流。6、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师幼***同小结:铜钥匙、回形针、铁丝等金属材料能导电,塑料绳、布条、毛线等非金属材料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
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中投放相关的材料,鼓励幼儿继续探究哪些材料可以导电。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到科学区里试一试。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以“帮小兔装电灯”为主线贯穿始末,试图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的探究情境中运用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多种方法,探索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幼儿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等形式,在操作比较中发现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充分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及合作探索的快乐,提高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同时,也从中懂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整个活动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语言简练,操作前提出明确要求,幼儿在实验过程目标明确,能通过合作探索并使用符号记录。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并能通过活动感受成功的快乐。但是,由于乡镇幼儿记录经验不足,在鼓励幼儿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时,孩子们能说出多种符号,实际记录中却偏向单一的记录方式如:打勾与打叉。
小灯泡亮了幼儿园教案3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小灯泡发亮的秘密,知道电池大小、多少与灯光强弱之间的规律。
2、乐于参加实验探索活动。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电池、小灯泡、电线、胶带、剪刀、笔、记录表每组一份。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发现灯泡发亮的方法,知道电池大小、多少与灯光强弱之间的规律。
2、活动难点:能够正确记录并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各种材料探索灯泡发亮的方法,并通过讲解实验记录表,指导幼儿正确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过程
1、结合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运用生活经验猜测。
提问:用什么方法能让小灯泡发亮?(教师出示灯泡)
(2)回忆电池连接的正确方法。(调动幼儿已有的安装电池活动的相关经验,知道电池的正极要与负极相连)
2、幼儿实验探索:如何让小灯泡发亮。
(1)教师出示电池、电线、小灯泡,请幼儿试试应怎样连小灯泡才会发亮。
(2)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将电线的一端连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连到电池的正极,将小灯泡放在电线盒正极连接的地方,小灯泡就会亮了。
3、幼儿实验探索:电池大小、多少和小灯泡亮度的关系。
提问:小灯泡亮了,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小灯泡更加亮呢?
一组:对比数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电池对小灯泡亮度的影响。
二组:探索型号相同、数量不同的电池对小灯泡亮度的影响。
(1)介绍实验记录表
(2)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实验结果和实验记录。
讨论:使灯泡发亮的电池的大小和数量与灯泡的亮度有什么关系?
小结:电池越大,灯泡越亮;电线连接的电池越多,灯泡越亮。
4、统计幼儿记录。
将幼儿的记录表统计在一张大表上,并展示在科学区供幼儿实验参考。
教学反思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把幼儿分成几组,让他们自己分配角色,每组有操作员和记录员,每个幼儿都带着任务认真地操作。由于幼儿之前有了安装电池的经验,操作起来比较顺手,整个活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动手能力很强,而且能举一反三。通过实验,幼儿懂得多节电池连接的方法:两节电池正负极连接好,电线的一头连接于电池的正极,另一头绕于灯泡上,再连接在电池的负极,实验成功——灯泡亮了。每次实验成功,孩子们都雀跃欢呼,每组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多次地尝试和摸索,孩子们探索出小灯泡发亮的秘密,知道电池大小、多少与灯光强弱之间的规律。正确的记录和表达实验结果是本活动的一个难点,在这个环节,老师给与孩子一点提示和帮助后,每组幼儿的记录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组是用图画记录,有的组是用文字加图画记录,但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虽然幼儿交流的时候有点大声,但整个活动,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适时地给与孩子一点引导和帮助,孩子们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师生、生生互动较好。不足之处,记录和讲解实验结果是幼儿的弱项,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注意加以培养。最后,教师通过讲解实验记录表,进一步指导幼儿正确记录实验结果和肯定今天的实验结果,这个活动效果较好。
小灯泡亮了幼儿园教案4设计思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也迎面而来,如交通安全,用水安全、用电安全等等都随着时代的步伐向我们教育者发出了挑衅的讯号,让我们不得不去重视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因而我选择了用电安全教育这块内容,从了解建立电路着手,进行用电安全教育,逐步深入。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了解要使灯泡发亮,需建立一条电路。
2、初步认识用电的安全,并能在生活中正确地使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电线电池小灯泡图片。
2、对电池有了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建立电路。
1、材料介绍,引发问题。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实验展示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小结:为什么小灯泡这样会亮。
二、安全教育
三、活动延伸
生活中除了电线可以导电、通电,可以给我们带来危险,那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呢?让我们下次再来一起探索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十分浓厚,投入的积极性也很高,都能了解正确的连接方法基础上举一反三,如王泽小朋友的多节的电池连接方法:两节电池正负极连接好,电线的一头连接于两节电池中间,一头绕于灯泡上,再连接在电池上,实验成功灯泡亮了。还有应湘业小朋友的正负互换的连接方法等等,孩子们都进行了很好的认识了解。最后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身实验过程中的小触电了解到了电线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同样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危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它当心它不要随意地去玩弄它,懂的基本的如何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