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闹矛盾的时候,父母说:“以后我不跟他玩了。”教他们记仇才是上策。
孩子们总是手脚并用。穿蓝衣服的男孩踢了一脚球,球直接飞向穿红衣服的男孩的脸。穿红衣服的男孩被球击中受伤了。他捂住脸抗议道:“你为什么踢我的脸?”蓝衣男孩连忙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可能太痛苦了。穿红衣服的男孩捂住脸哭了起来。这时,红衣男孩的奶奶看到了,小跑着上前看孩子的脸。她生气地问:“你怎么踢足球?踢我们脸?”然后她对她的孩子们说:“去吧!我以后不跟他玩了……”他说着,辱骂了两句。
那个穿红衣服的男孩听了他奶奶的话后似乎更加生气了。他顺着她的话,冲着那个穿蓝衣服的男生喊:“哼!我再也不和你玩了……”他最后一句话也是像奶奶一样的脏话。
奶奶拉着孙子的手要走。刚走了两步,孩子突然后悔了,停下来说:“奶奶,我不想回家。我还是想踢球。”
奶奶连哄带拉又吓:“你还想让他们踢你脸?鼻子踢出血怎么办?这些淘气的孩子只有你和他们一起玩才会遭殃。我不玩了,回家奶奶给你带冰淇淋。”
一听说有好吃的,小男孩就不想再和朋友一起玩了。奶奶临走前留下一句话:“你们自己玩吧,坏孩子。”孩子又模仿他奶奶,生气地重复。
另外两个男生,走的时候,慢慢从“惊吓”中恢复过来,继续踢球。
你想想,如果那个奶奶总是这么霸道的护着自己的小腿,以后孩子们见面的时候,那个穿红衣服的男孩会不愿意和其他男孩玩吗?还是其他男生已经不愿意和他玩了?
奶奶处理孩子矛盾的方式有点极端,无形中扩大了矛盾的影响。如果她能换个方式安抚受委屈的孩子,当然要提醒“肇事孩子”注意游戏的安全玩,但没必要阻止他们一起玩。
而且还一味的责怪别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也跟着这种仇恨。事实上,她正在引导她的孩子进入一种狭隘的思维模式。和人有矛盾,只是被动回避,愤怒指责。而不是去积极面对,去包容。
当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欺负或伤害时,父母会感到心疼。但是不要因为心疼而失去分寸,做出错误的引导行为,也不能教孩子记仇,断绝往来,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你知道,有各种各样的孩子。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沟通方式,学会和不同性格的孩子交往。现在他学会了和不同的孩子交往,长大后自然会知道怎么和不同的人交往。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照顾孩子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小纠纷。但是孩子总是一天一天的长大,大到父母不能一直跟在身边。那时候孩子就要独立面对各种不同的朋友,处理小意外,小摩擦。
千万不要教孩子记仇。而是要教会孩子心平气和,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交流,敢于制止对方的不当行为,协商出一套友好的方式,继续保持友谊,愉快地玩耍,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在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宽容和善待他人。
在孩子闹矛盾的时候,你觉得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以后不要和那个孩子交往,不要和那个孩子玩吗?请留言,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