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概念侧重于美。
博弈论的概念侧重于美的非功利性。
博弈论试图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揭示艺术的奥秘,这无疑是必要的。它把精神的“自由”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对人的艺术本质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动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而博弈论却忽略了更重要的社会原因,只把艺术活动归结为“本能冲动”或“自然”,无法解释这种“本能冲动”或“自然”从何而来,因而难以从根本上揭示艺术起源的真正原因。
此外,“博弈论”过分强调艺术与劳动的对立,艺术与功利的对立也是片面的。
席勒的“博弈论”
博弈论的理论基础虽然在于康德,但最早是由席勒提出的。
席勒的美学研究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
他和康德一样,把统一的具体的人性分为抽象的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认为现代科技的严格分工和国家等级制度导致了这两个方面的分裂。只有试图通过审美或游戏将它们重新统一起来,才能重建人性的完善与和谐,恢复人性,进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他认为,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可以区分出人身上有两种对立的因素,即人格和状态。他们在绝对存在上是相同的,也就是理想的人,但在有限存在上是分离的,也就是有经验的人。
毕竟人不是作为一般的、理想的人而存在的,相反,是作为具体的人而存在的。因此,理性和感性相互依存的本质促使两种相反的要求,即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按照这两个要求,人有三种冲动:感性冲动、形式冲动和游戏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