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初体验课程|后现代焦点解决与青年对话的群体辅助设计

第一次上许老师的课,也是第一次上焦点班。这个班是一个朋友的。她第一天去了,第二天没时间上课,就让我去参加。

我来的时候已经晚了。每个人都在打破僵局,寻找了很长时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同组的女生都是姐妹,一共9组,每组8人左右。我数了一下,差不多有4个男生。

最大的印象是许先生的声音,不算大也不算小,很有穿透力,很入耳。老师的动作活泼,表情丰富,模拟出某种特别的欢乐。

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她在那里,就是她应该在那里,那么自然,与整个空间融为一体,无论她做什么,说什么,都没有惊喜,无论场域如何变化,如何混乱,她都在那里,丝毫不受影响。

柔软,坚定,信仰,存在,表情,眼神,动作,完全没有自我。那个自我,那个自我的一部分,已经空了,你不会感到任何冲突和不适。

想到七彩带活动的感觉,似乎也有共通的部分。

许老师很幽默。这种幽默只是为了给我带来幽默。她仍然不受幽默的影响。她不需要幽默。她只是借用了幽默。有些幽默的人会用幽默来让自己感觉很棒,但在徐老师的情况下,幽默只是一种工具。

特别的温暖,在万物之下,有一样东西,是稳定的,看着,观察着,支撑着万物,那种澄明,看着,观察着,流动着,在一起。

不是个人特征的湮灭,而是个人特征被看清后的利用。每个老师都会用她的个人特点,这是很自然的呈现。

对时间的控制,随时对课程的调整,随时的关注,调整,逻辑,在框架的层面上,都控制的非常好,而感情和直觉则表现在声音,期待,文字,表情,动作,注意力,场域上。

想到黄乔伊先生的左右脑同步,又是另一番感受。许先生在逻辑上还是比较框架和细致的,但是核心感觉是差不多的,味道是接近的。

每个人都那么与众不同,那么有趣。在课堂上,我从经历中收获了很多,突然有勇气分享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过程中有紧张,有兴奋,有满足,有遗憾,特别想分享几次。我是犯了错误还是失败并不重要。开始分享的想法是最好的。

遇到一个91岁的高中老师,很爱学习,有计划有进步,话很多。回去的时候正好在地铁上。我很开心,也收获了很多。这一次,有很多老师,他们都非常善良和勤奋。

这部分课程设计的收获是不断完善课程。没有错误的课程,只有适合或不适合的课程。可以根据情况,根据效果调整课程,优化课程。

在指南部分,用焦点式指南把一个课程教案变成焦点式教案是一个很棒的想法。导语提问过程中,如何坚持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我要时刻关注那个回答和结果,这是一种理解。

在以后的课程中,我还是不做笔记,而是观察感受,感受状态,观察场,观察场内注意力的流动,观察老师注意力的分布和使用,观察我的注意力在哪里,我的注意力在实践中是如何变化的。

最好把笔记留到第二份。最后,感谢小莹给我这个机会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