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也是作家吗?
张衡是中国一、二世纪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
张衡(78—139),字,南阳人。他年轻的时候,家境不太好。但他从小也受过教育,擅长写作。在十六七岁的时候,他离开家去拜访他的老师和朋友。从他家往西北走,穿过武关,经过蓝田、南山,到达长安。他走访了三福、京兆、游福丰、左凤仪。之后东去新丰,游骊山聚泉,写散文《温泉赋》。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
从新丰往东,过了函谷关,张衡就到了北京的首都洛阳。此时的洛阳,前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学者都不多见。王充已经70多岁了,是否还活着不得而知。窦宪将军幕府的几个著名文人都随着窦宪的倒台而去世。班固和崔健都死于永元四年(公元92年)。傅毅比他们先死。贾逵还活着。永元六年(公元94年),崔之子崔元来京。他渴望贾逵之名,向贾逵学习天文、历法、京府易经、六日七分,受到国子监儒士的推崇。张衡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崔元,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张恒兴趣广泛。他自学了五经,贯通了六艺。他还擅长研究算术、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
但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的大部分兴趣仍然在文学上——诗歌、赋和散文。扶风班的家庭是一个著名的书香门第。班固当时的新书《汉书》,虽然难读,也不多见,但他可能读过一部分。他可能还发现了大司马的《二都傅》。在洛阳,张衡渐渐有了名气,交了更多的朋友。他和马蓉、王符、张斗交了朋友。有人推荐张衡演连笑,但他无动于衷。有的政府请他做官,他也无意去做。张衡虽然不骄不躁,却不愿意和“俗人”交朋友。所以在洛阳的几年,他还是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他有一篇《定情赋》,可惜只有四句:
女巫的美丽是什么?她美丽而炫耀。那时候美不胜收,皇冠无与伦比。
这是对美的仰慕和向往。他还写过一篇文章《七辩》。“七”之类也是赋的一种形式,它源于汉初淮阴人梅成的《七毛》,用七件事激励“君”,使听者悔悟。在张衡时代,这种赋还是有模拟和尝试的。张衡的《七辩》通过无为先生与徐然子的对话,表达了他的意趣。徐然子说“宫中之美”,刻说“情趣之美”,安存子说“音乐之美”,坎说“女性美”,孔桐子说“衣中之美”,魏子则说“神仙之美”。武威先生对前五子沉默不语;虽然我说了魏紫的一些话,但我其实并不认同他。末了,我以一句“不举我就飞”婉言谢绝。最后,颛顼子说:
在我圣帝,我跪拜苦思,我上天入地,土匪偷懒。率以旧章,继前计,正邪可笑,有疑。看八股绳,抬头看三座坟,讲礼乐,讲礼貌。它建立在英国人民的基础上,英国人不求回报,学而不厌,教而不厌。所以两人的志向和朝廷差不多,教书育人,土地平坦自然。然后,建明堂,设班避和,与远在他乡的人其乐融融,化明为日,像神一样。虽然韩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它的政治是新的。
一个胡子没有孩子这句话真的触动了无为先生的心。“可是吴先生转过身来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先人一语。这是艰难的谈话!虽然我被骗,但我对利益并不敏感,我尊重教学命令,但我不敢这么做。”“这是傅式的寓言。张衡通过一个无儿无女的男人的口,倾吐了自己的理想。"虽然汉朝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它的政治是新的."他把现实想象得如此完美,以至于中兴的汉朝会达到圣人之治的神化。但现实离这个境界太远了,他不敢奢望这是必然,所以在激动的时候,他只能说“尊师重道”,努力去发现未来会发生什么,不敢多说。
南阳时期二井赋和杜南赋的创作
你不能在京都洛阳住太久。张衡回到了家乡南阳。在这里,他做了南阳太守巴尔德的主簿。鲍德是西汉末年鲍勇的孙子。永初从外地重新开始,后来回到刘秀。有个儿子叫贤,于子德。在《后汉书·鱼宝传》的末尾,有一段关于鲍德的记载:
子德,编志之节,有名,累官为南阳知府。当时饥荒很多,只有南阳比较富裕,官员都很爱岳,封他为司祭。郡学荒废多时,德乃造横屋,备豆冠,行礼奏乐。又尊国之老,以儒宴之,人民观者信服。在职九年,拜大司农,死于官职。
保德是哪一年担任南阳知府的?这里没话说。张衡是南阳府主簿,有《明史序》为证。但从哪一年开始,就不清楚了。据孙所撰《张衡年谱》记载,张衡自二十三岁(永元十二年,公元160年)起任南阳府主簿,大体可信。张衡与太守保德相处融洽。他为太守做文书工作。除了工作,还有很多时间,他可能会继续创作文学。他写了一篇关于《同一声音的歌》的文章:
如果你遇到季承协会,你将不得不填满你的后房。爱情好新交接,恐惧如探汤。自尊是一个卑微的妃子的职责。备主回馈,献礼物助尝。把它想象成一个花园垫子,然后盖在床上。我愿捍卫世间风霜。扫一扫枕席,清香扑鼻。儿童户有金局,灯高。衣服脱了粉,图片摆出来。素女是我的老师,她很有礼貌。很多人想看到的是天教皇帝。乐莫斯晚上玩得开心,没牙也忘不掉。
这是关于新婚夫妇的喜悦。以新娘子的口吻,形容自己是女人,为女人服务,寻求念念不忘的幸福。这是一首快乐的文人乐府。这种五言诗体在张衡的时候还在创作过程中。是直接的抒情叙事,还是借新婚夫妇的感情隐喻?这个不容易确定。然而,如果与巴尔德的官方友谊相比,这似乎是有道理的。
在南洋官邸,张衡完成了酝酿十年左右的《二井赋》。这两本书类似于著名散文家班固的《两都赋》。它们的形式相似,意义相同。都是讲一个故事,以西方都城的奢侈为戒,以赞美东方都城的节俭为讽刺,对统治者有利。但班章时代变了,张衡所处的后汉社会危机逐渐加剧,所以他在《东京赋》中表达的讽喻要比班固深刻得多。这不是“劝百讽一”的小讽刺,而是站在帝国王朝危亡的高度,大声疾呼。
今公子善于抑民偷乐,忘民怨为仇;好东西被穷惯了,突然叛逆导致烦恼。丈夫的水载着船,所以船翻了。寒霜里结出坚冰,寻木从分蘖开始。如果你无知,你将来就会懒惰。情况最早是在泰国制造的,仆人怎么可能改变裁决?因此,这就像森林中的强者的观点,以及杨雄猎羽的话。虽然是以墙补隙,以乱解决问题,但卒不会助风规则,只会显示其优越性。我助你称王,却忘了国之长基。所以函谷关打东,西朝颠覆。普通人的心是他们学来的,他们习以为常。宝四不知道这件事,就先进去了。咸池咬的参差不齐,但人们听着还是怀疑:不能糊涂的人,只有野!……
这一段讽刺的话,绝不是像战略家那样危言耸听,而是从民众能否承受的角度出发,阐明统治者不自觉的奢侈甚至导致亡国的严重后果。其思想高度绝对是班固想象不到的。
在南阳,张衡不仅完成了《致二都赋》,还写了一篇《致南都赋》,这是对光武帝的赞颂,也是对家乡的描写和赞美。就大富而言,这是前无古人的创造。但其结构相对简单,洪福也不如前者。
保德任南阳知府九年。转到四农学长,病死。张衡调离南洋后,就没有再追随巴尔德。此时邓太后驾临朝廷,邓氏兄弟掌握大权,做出招贤纳士的样子。张衡不为所动。但张衡仍通过书信与邓智保持联系。
两个太史令。斯·傅玄、《四哀诗》与《归天府》
安迪早就知道张衡的“好技术”,并在永初五年(公元111),专门请他乘车到京都,给他一个近卫大夫的职位。此时(前年),朝廷刚刚成立了修订古籍的机构。“圣旨刘振、五经博士,诸子百家,列传百家,皆有先后,为正典。”东关位于洛阳南宫,是皇家图书馆。当时著名的学者如马融、张斗都在这里,他们是学校的簿记员。张衡没有在东莞学校读书。他从医生到博士,再到部长助理。元二年(公元115年)迁太史陵,这年三十八岁。这位官员掌管天文、历法等,适合他。他在这方面早有修养,新的职务为他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条件。就这样,从理论到实践,他不断做出贡献。第一次,张衡为塔什工作了* * *六年。经过五年的公车司马陵之转,从舜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到太史陵,又是七年。十三年的专业职责使他的科学生涯日益庞大和卓越。舜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太史陵复辟的最后一年,他发明了“候地动仪”,即地动仪。这是世界上地震仪的鼻祖。《后汉书·安迪纪》所载此事,可见当时重视。
作为科学家和作家,张衡对政治并非漠不关心。舜帝在舜帝在位时,《尚书》命黄琼说事,致力于改革腐朽的内政。在这种重新焕发活力的形势下,张衡也提倡陈奇的思想政治。自光武帝以来,占卜成为统治者欺骗民众的工具。张衡对他的谎言很生气。首先,他毫无征兆的讲了他的话,其实是少数傻子编造出来欺骗世人和傻子的伎俩。他用秦朝到西汉末年的史实来证明没有谶纬,所以他知道谶纬是在哀和之时。后来有人说有些灾难是不一样的,没有事实作用。所以他主张“宜采图卜,一旦禁之,朱子眩惑,经典无瑕。”这些论调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没有多少人敢说,儒生也一直在“为学而努力”。此时,国家事务的权力已经从外戚转移到宦官集团手中。张衡继续他的言论。但是,张衡作为一个官员,并不处于公职人员的地位。他的论文虽然都有道理,但都是无效的。就这样,他对政治越来越不感兴趣。
舜帝登基后,张衡被调到太史令。这个职位是他的专业对口,但也说明他长期得不到提升,不禁有点感慨。于是他还是以和客人谈话的形式写了《郢涧》,表达了对自己仕途的不满。
阳嘉元年,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第二年,他搬到了石忠。他接近了皇帝,有更多的机会提出建议。而宦官则害怕张衡告发他们,揭发他们的丑恶,常常用凶狠的目光威胁他。因此,当舜帝问他一些事情时,张衡忍不住简单地说了一些。但是身边的宦官始终不信任张衡,并且* * *陷害他,意图驱逐他。原来,张衡受庄子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的吉凶都藏在无形之中,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大祸临头,于是作了一篇《斯》开始说:
杨的《玄训》虽然清高,却违背了这一点。土匪仁怎么了?土匪的仁义怎么了?提交的东西总是美丽的,它们会永远存在。对伊中的信仰是真诚的,我敬佩古人的贞操。如果你和我在一起,你会顺着绳子和墨水而不会掉下来。志团团要挂起来,要真诚。为人处世,为的是赞叹幸福,夜光,琼枝。刻了兰花的秋花,用江蓠装饰。美丽是用凉意积累起来的,却很难因为风尘而失去。很美很清新,但不是时候。看不到荣耀,却闻不到。你一个人在这简陋的地方,你敢偷懒,敢勤奋。所幸二十八日,突发险情,贾传说生阴:尊古为善,威未来,共世之遗。为什么我行我素,你不独行?我感到孤独和寂寞,我感到悲伤和寂寞。
这是一首散文诗。学学屈原的《离骚》,坚持自己的理想,这样你就可以走遍天下,甚至上天。
据开阳?阴,黑暗的故里。离开家很难过,我累了,我想家了。魂牵梦绕,马踯躅战车。虽然邀请你游泳是为了好玩,但你不能为此担心。出门就坠向天空,乘车就豁然奔向虚无。云绕轮飞,风摇旗。宾莲片暗淡,头晕,不正常。从天堂回到人间。
收藏过去的轻松自在,放下遥远的心。第一次修衣服,我参加了。文章韵味十足,美是多样的。六艺之宝在驾,道德之林在游。写经典很别扭,做欧陆儒墨都是鸟。玩转阴阳之变,咏雅颂徽声。贾增时《归农》是对陵墓的赞颂。* * *往事不第二,总有人伺候。晚勤则自救,后半生恐矣。如果爱情的结局是直的,我不知道。沉默无为是为了集中野心,与仁义相去甚远。如果你足不出户就知道这个世界,又何必去远方旅行呢?
摆脱幻想,一切仍像往常一样,不求人知道,只是自我努力。足不出户就能认识世界,何苦远行。这就是儒道的诗化,让自己从抑郁中解脱出来,自我享受。张衡的《头骨颂》是道家思想的游戏。
做服务员的时候,张衡曾经“东讨一份工作,收收遗产,补补。”关于司马迁和班固与经典不符的事有十余件。我也以为王莽传只是篡权之事。至于年、月的编修,适用于元代以后的纪。重新开始也是在岗位上,和人没什么两样。光武必是其先,而后才是真。光武帝初建,名为重新开始,是恰当的。“他写了几次信,但都被拒绝了,没有被舜帝接受。他觉得没什么可做的了。于是,舜帝永和元年(公元136年),张衡被调到河间(河北献县)。在这里,他试图做一些实事,如打击豪强,规范法律,使地方稳定,肃然起敬,刷新政治事务,管理一切有条不紊。然而张衡始终摆脱不了自己的忧虑,静不下心来。他不得不把自己的感受寄于诗歌,但他写了四首悲伤的诗。
一个念头说:我在想泰山,我要跟着它走,我侧目而泣。美女给了我金错刀,那我为什么要向英国琼瑶报道呢?路漫漫其修远兮,何必担忧和烦恼。
第二个念头说:我在想桂林,我想去湖南深处,侧身向南望去,哭了。美女送我金榜?为什么举报双玉盘?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可忧也。
三思而行:我在想汉阳,我要从它到哈南,侧身向西,哭。美女送我貂皮,我怎么报明月珍珠?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必担心。
思思说:我的思想在雁门,我要跟着它走。我侧身看向北方,哭了。美女给了我一个灿烂的段子,那我为什么还要举报蓝宝石案?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可倚之而叹。什么叫担心和担忧?
这是一首由骚体赋改编而成的诗,带有歌谣色彩。全诗由四章七句组成。想着东南西北四地是理想,美是理想的体现。最高理想在泰山和桂林,这是古代圣王闭圣祠和巡狩的地方,属于立德事业。其次是雁门和汉阳,是西北边疆的重地,属于战功。可见他的理想和现实情况的矛盾是非常大的。他所有的理想都被现实的困难挡住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他给美女的一切都是梦,只有悲伤和失望。张衡为人正直,付雪多才多艺,但他一直是个低级官员。虽然他有很多贡献,但他无法实现他的抱负,他的悲哀无法解决。于是,他有了“惜土”的思想,打算回到农村好死。因为他写《重返天府》看出了他的野心:
游历京城是永久的,无知是用来辅助时间的。我在临川的时候,想找一条鱼,一旦河水清了,还没到期。感受到蔡子的慷慨,我怀疑这来自唐生。我敢不识天理,追着渔夫去和他玩。和这个世界说再见是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仲春使月亮,在晴朗的时候,变成了原来的样子?毛玉,百花齐放。王雉振翅,苍耿呻吟,交颈闭目,自得其乐,闲聊取乐。二奶龙隐方泽,胡晓山,飞起付纤,潜长流,中箭而亡,贪饵吞钩。从云里逃出来的鸟儿在深处徘徊。那时候我被俄罗斯的风景迷住了,游泳也很开心,虽然每天都忘了。感受这位老人的遗产,我将回到鲁鹏。弹奏五弦美妙的手指,背诵孔伷的书籍。挥舞着书法刺激海藻,陈的铁路模型。如果你把心放在事物之外,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荣辱!
张衡以老庄思想和儒家经典为精神支柱,以田园游乐为人生目的,抛弃了世间荣辱,在复杂矛盾的世界之外放荡不羁。然而,这只能是最后的幻想。在河间三年,张衡上书要求退兵,舜帝被任命为大臣。他没有重返战场。永和四年(公元139)卒,六十四岁。
张衡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和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反映了他在仕途中所遭受的曲折,在词、赋、诗、散文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显示出独创性。辞赋是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张衡的大赋、骚赋、咏物赋、抒情赋等多种形式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而后者则是他的创新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影响。诗不多,促成了五言诗的成长。散文主要讲的是上面那本书的政治理论,而书里反驳预言的谬误,比王充的《疾病谬误》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