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区域游戏优秀案例分析
又到了玩游戏的时候了。金一恒在一家理发店做理发师。一位顾客来到理发店。金一恒开始剪头发。他看到一手拿着梳子,一手拿着小理发剪,一边梳一边推,认真而谦虚地为顾客理发。理发结束后,顾客照了照镜子,开心地离开了。金一恒见顾客都走了,没有新顾客来,就在椅子上坐下,摆弄理发店里的物品。摆弄了一会儿,金一恒起身离开,看看还是没有顾客。
金一恒来到烧烤店,对服务员马小宇说:“我饿了。给我一堆烤薯片。”他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烤好的薯片,然后一个人坐在烧烤炉前开始烤他的薯片。他正在烤薯片,突然听到旁边的顾客陶说,这个烤鸡腿很好吃,那个烤肠也很好吃。他又跑到服务员那里喊道:“我还要一个烤鸡腿和一根烤肠。”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架子上的各种烤串。不一会儿,他手里拿了好几种烤串。他回到烧烤炉边烤烤串边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时间久了,他对烧烤的热情依旧高涨。在老师的提醒下,他放下手里的各种烤串,离开烧烤店,回到理发店继续当理发师,等待顾客上门。
分析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孩子的角色意识不是很强,对游戏的坚持性也比较差。无论是服务员,大舞台上的演员,玩偶的父母,还是顾客的孩子,都有同样的问题。他们很容易被其他游戏吸引,不能很好的坚守岗位,尤其是在空闲或者相对自由的时候。就像金一恒一样,他的职位是在理发店。他是一名理发师,但他只在理发店里招呼过一会儿顾客。当他看到店里没有顾客时,他就离开了,不管稍后是否有顾客回来。他在其他游戏区呆了很久才回到原来的岗位,完全忘记了自己今天的角色和任务。
指导策略
1.老师发现这个情况后,可以作为顾客,去理发店理发,让理发店的另一个工作人员找他。他可以对他说:“你的头发很漂亮,我喜欢你给我剪的样子。我刚才来过了,但是我找不到你。你去哪儿了?”他回答后,可以接着说:“一定有很多顾客来看你了。如果他们找不到你,他们就会离开。那你店里的生意就不好做了。下次你能在商店里等我们吗?这样,我们就会经常来找你理发了。”老师用自己的角色给孩子一个暗示:你不能随便离职,还要暗示孩子的角色和任务,就是你是理发师,你要服务顾客。
2.在游戏开发过程中,每个游戏区都会时而拥挤,时而冷清。在冷清的时候,怎么才能让他们觉得不那么闲,就是也要提供游戏素材,给孩子触发新的游戏情节。比如理发店可以提供一些毛巾给理发师,让他们在业余时间洗毛巾、晾毛巾、叠毛巾,给他们一些小抹布,让他们经常擦拭理发店的柜子,整理各种美发用品。这样他们就可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个游戏,对自己的角色和任务有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