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文”“攵”“夂”“夊”这四个字有什么区别?

文是花纹,引申出文字、文章(文章本来就是花纹的意思),再引申出文化,有文化的人称文人、文绉绉的。把文作为偏旁或者说是“组字模块”的字,不是很多,如斌,如今多被人做人名;斐,有不同色彩花纹的;斑,有杂色花纹或斑点的。

而反文旁原来的写法是攴(pu1,音扑),攴是一个象形字,它的下方是又,像一只手,手里拿着一根棍棒一类的东西,所以攴是用棍子打,古人的解释是“小击”,也就是并不狠命地去打。

所以,有反文旁的字,其本义都与用棍子去击打有关。如攻、败、救之类的,当然一看就知道与击打有关,不需多说。其他反文旁的字,也都如此。我们且看几个略微需要说几句的,从笔画少的开始列举:

收,就是捕、取。收捕、收监就是抓起来。引申为攻取,占有。秋收,就是秋天把成熟的粮食取回家里,可以想象古代干这件事时也常常发生纠纷。

考,就是打。这个字,后来常常被写成考。又后来,考打写成了拷打。考察一个物体,先用小木棍敲一敲,后来也写成考察。如今的《参考消息》的刊头仍然写成参考消息。

改,变更、更改。李阳冰(李白的族叔、文字学家)说:“己有过,攴之即改”(过、过错)。李阳冰的话与民谚“不打不成才”、“棍棒出孝子”差不多异曲同工。

政,纠正、统治。用棍棒使民走上正规,这是古代就有的事情。

效、像,效法。强迫效法的办法当然是棍棒。

教,老师拿着教鞭让学生效法老师,或者说,老师拿着教鞭让学生学习计算。这个字的左边,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孝,而是“上爻下子”,爻就是计算(广义的计算,例如卜筮)。

可见,古代做这些事情,都与棍棒有关。

当由篆字变为隶书需要快速书写的时候,攴就写成了攵。样子就与文差不多了,但是,攵与文的意思又绝然不同,弄棍使棒的,与文绉绉的正好相反,称反文最为合适了,所以这个偏旁被称为反文旁。现在有人说,攵的样子像反过来的文,其实不对。古人实用文书如写信、写契约等等,都是手写的,“文”写得稍微快一点,就与“攵”一样了,决不会把文的一点写成一捺放到最右方去的。下面的图上全是文的正楷字,由图可见,从外形来说,文与反文只有相同的,没有相反的。所以,说反文是左右反过来的文,那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在传统的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中,反文旁的字,要到“攴部”去寻找,决不是到“文部”。

与攵相似的“文字模块”,除了文除外,还有两个(实际形状很难分辨,请仔细看),那就是夂和夊。现在有人把这两个都称为“折文旁”。

先说主要的不同,反文“攵”与文都是四画,而夂和夊却都是三画。反文攵的一横与一撇是分开来写的两笔,而夂与夊两个字的横折则都是连续的一笔,所以称为“折文旁”。两个折文旁夂与夊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捺的是否出头,不过在实际上很难分,它们组成字之后,从字形上往往写得一样,如今的经典辞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就把这两个部首合并了。 ?

夂(zhi3,音指,或zhong1,音终),本义是从后面送,也有人认为这是“终”字的古体,终也就是最后。一年四季,冬天为终。含有夂的字,有冬、终、夆(本义抵触、相逢;以夆为偏旁的字不少)、夅(本义降服,降、隆、赣等字本来都以夅为组分)、各,处等不少字。

夊(sui1,音虽),古人认为这个字像有人“拖后腿”,“夊夊”就是走得很慢的样子。含夊的字,有复(往回走,回来)、夌(超越,以此为偏旁的字不少),夋(走得慢,也有很多以它为偏旁的字)、夏(像绅士模样走路的人,古“中国”人即华夏族人,见《?说“夏”》2015-6-26,/blog-612874-900639.html?)等。还有两个字也是现在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个是爱,另一个是忧。它们的下面都有这个“拖后腿”的“夊”。有人为把它们简化成了爱和忧而很有些牢骚。其实,爱和忧这两个字的本义都是走路的样子,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爱(love)和忧愁(worry)无关。爱和忧表示爱(love)和忧(worry)都是古人的假借字,实际上就是写一个同音的别字?。

虽然在字里不容易看出来组分是反文攵与折文夂或夊的差别,有一个区别其实是明显的,那就是它们的位置:

反文攵都出现在字的右边;

作为与“后面”有关的夂,一般都在字的上方;

与“慢慢走”有关的夊,则往往出现在字的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