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与受,姜八法,自我交换

在静修期间,想象一个所爱的人正在经历许多苦难,例如疾病、失去、沮丧、痛苦、焦虑、恐惧等等。当你吸气的时候,想象这个人的痛苦就像一团黑色的烟雾进入你的鼻孔,然后深入你的内心。让那份苦在心里停留一会儿,静静的体会;然后当你呼气的时候,把你所有的平静、自由、健康、善良和美德都呼出给那个人。想象一下,这些好的品质就像治疗和解脱的光一样进入那个人的身体,那个人就觉得彻底解放了,解脱了,快乐了。这样连续呼吸几次。想象一下那个人居住的城镇。吸气的时候吸入这个小镇的所有苦难,呼气的时候把自己的健康和快乐吐给每一个居民。然后把可视化的对象扩大到全省、全国、全球、全宇宙。你在每一个地方吸入所有生活的艰辛,然后向他们吐出你的健康、快乐和美好。

人们刚接触这种运动时,反应通常很强烈。把这些黑暗的东西吸入体内?你在开玩笑吗?!如果我因此生病了怎么办?这是多么疯狂和危险的事情啊!“如果我幻视的对象是一个重病患者,他的病在我身上怎么办?”这才是重点。我们这些被称为“无我”的佛教徒,马上就露出了个人的蛛丝马迹。我们在这里只是为了个人的解脱和减轻自己的痛苦而修行,我们被要求去承受别人的痛苦,哪怕只是想象。

自我交换的做法恰恰是切断了自我的自我关注、自我鼓励和自我防御。自我交换可以深刻地去除主客体的二元对立,让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最害怕的:伤害自己。在这个练习中,我们不仅对别人的苦难有同情心,而且心甘情愿地吸入别人的苦难,向他们吐出美好的品质。这才是真正的大乘慈悲解脱之道。这与基督所做的是一样的:承担世人的罪,并因此而转化他们(和你自己)。

其实这个观点很简单:自我和他很容易互换,因为他们是平等的,对真我来说没有区别。相反,如果自我和他不能交换,我们就会阻断对真我的感知,即纯粹的非二元感知。如果我们不愿意承受别人的痛苦,我们就会被自己的痛苦所阻挡。正如威廉·布莱克所说:“当最后的审判到来时,如果我发现我没有被毁灭,我就会被我自己紧紧地俘虏。”

如果一个人长期练习自我交换,奇怪的事情就会开始发生。首先,没有人真的因此生病。虽然很多人以害怕为借口拒绝做这个练习,但是没有人因为练习而生病。相反,你发现你不再逃避痛苦,不管是你的还是别人的。除了不逃避痛苦,你还发现自己有能力转化痛苦,因为你愿意把痛苦吸入自己体内,然后释放出来。你内心真正的改变是因为你不再试图保护自己。然后你会放松自己和别人之间的紧张,你会意识到,是同一个小我在痛苦或者享受成功的滋味。如果宇宙中只有一个* * *在享受成功,为什么要羡慕别人?自我交换的积极价值是:我为他人的美德感到高兴,在非二元感知中,他们与我并无不同。于是,一种伟大的“平等意识”产生了。一方面去除了骄傲和自尊,另一方面切断了恐惧和嫉妒。

自我交流比人类同情的任何其他练习都更深刻。一旦你熟悉了自我交换的做法,每当你感到痛苦、焦虑或沮丧时,吸气时会很自然地想到:“让我把所有的痛苦都吸进去吧。”呼气时释放。结果,你支持你的痛苦,你进入它。面对苦难,你不再退缩,而是可以用它来连接众生的苦难。你拥抱了它,用整个宇宙的血液改造了它。你和你的痛苦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借此机会与其他遭受痛苦的人建立联系。你意识到“发生在我哥哥身上的事也发生在我身上。”通过简单慈悲的自我交换实践,大部分苦难得到了救赎,被赋予了意义,使人与众生血脉相连;人可以跳出“自我”的孤独,进入众生的身体,不再感到孤独。

最重要的是,它帮助人们停止批评疾病或痛苦,无论它们是属于我们还是他人的。自我交换让你不再远离苦难(你的或者别人的);你用一种简单、直接和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去理解它。你不再和袖手旁观编织一些理论,或者试图分析某人的“为什么要创造一种疾病”和“它有什么意义”。这样的理论无助于他人的痛苦。不管你认为你的理论有多大帮助,它只是暗示,“别碰我!”"

藏传佛教把解脱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若干子阶段),即小乘、大乘、金刚乘。

小乘是一个根本的练习,是所有佛教派别的基础和核心训练。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冥想练习或内观方法。在练习冥想的时候,你只需要保持一个舒适的坐姿(莲花或半莲花坐,盘腿与否),对内外世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赤裸裸的关注,不要去评判它、指责它、追踪它、回避它或渴望它,只是简单地无遗漏地观看一切,然后让它来来去去。这个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分裂的自我并不是一个真实而坚实的实体,而只是一系列无常而短暂的感觉。如果一个人明白小我是如此“空虚”,他就会停止认同它,守护它,担心它。这样我们就摆脱了长期的痛苦和不快乐。正如魏所说:你为什么不快乐?因为你想的或者做的99.9%都是为了自己,而那个人是不存在的。

然而,纯粹的觉知或凝视本身仍然有微妙的二元对立。小乘的主要目的在于解脱自我,忽略了他人的解脱,这似乎表明自我的存在还有迹象。小乘强调个体的解放,大乘强调众生的解放。大乘修行最重要的是培养慈悲心。这不是常的理论,而是要通过实践在你的内心真正培养慈悲心。

在这些做法中,最重要的是“同伦”,意思是“自我交换”(也称“授受法”)。一旦一个人在冥想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就应该步入自我交流的实践。这种做法很厉害,很多变。这一直是西藏的秘密做法,直到最近几年才公之于众。该方法如下:

在静修期间,想象一个所爱的人正在经历许多苦难,例如疾病、失去、沮丧、痛苦、焦虑、恐惧等等。当你吸气的时候,想象这个人的痛苦就像一团黑色的烟雾进入你的鼻孔,然后深入你的内心。让那份苦在心里停留一会儿,静静的体会;然后当你呼气的时候,把你所有的平静、自由、健康、善良和美德都呼出给那个人。想象一下,这些好的品质就像治疗和解脱的光一样进入那个人的身体,那个人就觉得彻底解放了,解脱了,快乐了。这样连续呼吸几次。想象一下那个人居住的城镇。吸气的时候吸入这个小镇的所有苦难,呼气的时候把自己的健康和快乐吐给每一个居民。然后把可视化的对象扩大到全省、全国、全球、全宇宙。你在每一个地方吸入所有生活的艰辛,然后向他们吐出你的健康、快乐和美好。

人们刚接触这种运动时,反应通常很强烈。把这些黑暗的东西吸入体内?你在开玩笑吗?!如果我因此生病了怎么办?这是多么疯狂和危险的事情啊!“如果我幻视的对象是一个重病患者,他的病在我身上怎么办?”这才是重点。我们这些被称为“无我”的佛教徒,马上就露出了个人的蛛丝马迹。我们在这里只是为了个人的解脱和减轻自己的痛苦而修行,我们被要求去承受别人的痛苦,哪怕只是想象。

自我交换的做法恰恰是切断了自我的自我关注、自我鼓励和自我防御。自我交换可以深刻地去除主客体的二元对立,让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最害怕的:伤害自己。在这个练习中,我们不仅对别人的苦难有同情心,而且心甘情愿地吸入别人的苦难,向他们吐出美好的品质。这才是真正的大乘慈悲解脱之道。这与基督所做的是一样的:承担世人的罪,并因此而转化他们(和你自己)。

其实这个观点很简单:自我和他很容易互换,因为他们是平等的,对真我来说没有区别。相反,如果自我和他不能交换,我们就会阻断对真我的感知,即纯粹的非二元感知。如果我们不愿意承受别人的痛苦,我们就会被自己的痛苦所阻挡。正如威廉·布莱克所说:“当最后的审判到来时,如果我发现我没有被毁灭,我就会被我自己紧紧地俘虏。”

如果一个人长期练习自我交换,奇怪的事情就会开始发生。首先,没有人真的因此生病。虽然很多人以害怕为借口拒绝做这个练习,但是没有人因为练习而生病。相反,你发现你不再逃避痛苦,不管是你的还是别人的。除了不逃避痛苦,你还发现自己有能力转化痛苦,因为你愿意把痛苦吸入自己体内,然后释放出来。你内心真正的改变是因为你不再试图保护自己。然后你会放松自己和别人之间的紧张,你会意识到,是同一个小我在痛苦或者享受成功的滋味。如果宇宙中只有一个* * *在享受成功,为什么要羡慕别人?自我交换的积极价值是:我为他人的美德感到高兴,在非二元感知中,他们与我并无不同。于是,一种伟大的“平等意识”产生了。一方面去除了骄傲和自尊,另一方面切断了恐惧和嫉妒。

自我交流比人类同情的任何其他练习都更深刻。一旦你熟悉了自我交换的做法,每当你感到痛苦、焦虑或沮丧时,吸气时会很自然地想到:“让我把所有的痛苦都吸进去吧。”呼气时释放。结果,你支持你的痛苦,你进入它。面对苦难,你不再退缩,而是可以用它来连接众生的苦难。你拥抱了它,用整个宇宙的血液改造了它。你和你的痛苦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借此机会与其他遭受痛苦的人建立联系。你意识到“发生在我哥哥身上的事也发生在我身上。”通过简单慈悲的自我交换实践,大部分苦难得到了救赎,被赋予了意义,使人与众生血脉相连;人可以跳出“自我”的孤独,进入众生的身体,不再感到孤独。

最重要的是,它帮助人们停止批评疾病或痛苦,无论它们是属于我们还是他人的。自我交换让你不再远离苦难(你的或者别人的);你用一种简单、直接和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去理解它。你不再和袖手旁观编织一些理论,或者试图分析某人的“为什么要创造一种疾病”和“它有什么意义”。这样的理论无助于他人的痛苦。不管你认为你的理论有多大帮助,它只是暗示,“别碰我!”"

建立了大乘的慈悲心,某种程度上理解了自我交换的本质,接下来要学的就是金刚乘的解脱。金刚乘是基于一个不妥协的原则:宇宙中只有佛性。如果一个行者继续摆脱他的二元对立,他会逐渐发现,高与低、圣都是完全佛教的表现。整个宇宙是一个游戏三摩地,是空的,明彻的,清晰的,自发的。当然,我们不是为了游戏而开发意识,因为只有意识。金刚乘的修行是觉知、能量、光的游戏三昧,体现了常青哲学的智慧:宇宙是神圣的游戏,众生是神圣的。

金刚乘有三个主要的秘密续集。第一部分是“外秘”。你想象神在你面前或头顶,用治疗能量或光沐浴你,给你祝福和智慧。这是威尔伯的第七个意识层次:精神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们开始与上帝建立内在的交流。

第二部分是“内心的秘密”。你把自己想象成神,并不断背诵神的咒语。这就是所谓的第八个意识层次:微妙的光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们与上帝成为一体。

第三部分是“隐”,此时你和本尊都融入了纯粹的空性,这就是所谓的自性阶段。在这个阶段,行者不再需要冥想、持咒或专注于冥想。你只需要意识到自己是佛一样的,从来没有解脱过。既然一切众生早已完全信佛,那就不存在“成佛”这一说了。十方只有佛性或者神性,你只需要活在自己内心的本性里就可以了。所有出现的现象都只是你原有感觉的点缀。一切所显示的或不显示的,即是否空无,都显示了游戏在你独特觉知中的三摩地。

既然摩西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那我们就来看看解决的办法。在问题34中,我们谈到了与他人交换姓名,并学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就像我们关注自己的需求一样。也就是说,如果你叫约翰,我叫迈克;我想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所以我只需要把我的名字贴在你身上,你的名字贴在我身上。从这里开始,我会继续偏向迈克,照顾迈克的需求,但现在你是迈克,所以你会比以前得到我更多的关注。

这种感同身受的方式归功于我们前面介绍的一位大师:13世纪前的Shantideva大师,他把这种方法称为“自我交换”。他还教导说,在做这个练习之前,我们可以准备做一个叫做“自我平等”的练习。这意味着我们试图以民主的态度对待他人;我们承认他们在工作中的团队互动中有做自己的权利;就像我们在和伴侣交往时希望做自己一样。

————————————————————————

我会笑,我们在问题14里谈过。用心倾听别人的声音真的不容易,因为他们通常都是在说自己想要什么,而我们似乎更关注自己想要什么。刚才,伊丽莎白不自觉地带出了冥想的两个主要障碍。首先是分心。当我们想专注于一件事(朋友的烦恼)时,我们会想到其他的事(日常用品)。第二种是昏昏沉沉,变得无精打采或昏昏欲睡,注意力完全不集中。治愈这两个障碍的最好方法是一种叫做dakshenjewa的训练。让我们看看是否能让伊丽莎白试一试。

“伊丽莎白,考虑一下,”我说。“首先,各种种子的关键是给别人提供我们也想要的东西。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找出他们真正想要的,然后我们必须先听,仔细听。

“当你第一次尝试使用种子的原理时,你会先带那个人去咖啡店,听听他们的需求。你会发现,当你听别人的烦恼时,你自然会感到明显的抵触。西藏人有治疗这种反抗感的诀窍。”

“那是什么?”她问。

“就当是打游戏吧。想和你讨论老公的女同事叫什么名字?”

“玛丽。”

“那好吧,玛丽。你看,我们总是对自己比对别人更感兴趣。这几乎是不可改变的习惯,没必要去尝试。”

“但首先你和玛丽交换他们的名字,然后你继续注意倾听伊丽莎白的需求。”

“改名字?”

“是的,交换名字。现在伊丽莎白是玛丽,玛丽是伊丽莎白。之后,你只需要专注于伊丽莎白的需求。这会让你更容易坐下来,认真倾听职场朋友的烦恼。”

“那...这就有点奇怪了。”伊丽莎白扬起眉毛说道。

“奇怪,但是很有用。”我说:“试试看。”

“嗯...如果我专注于...听伊丽莎白和她在餐厅告诉我的所有烦恼,然后我会种下让杰里米突然想陪我去上瑜伽课的种子?”

—————————————————————————————————

“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一件苦差事。你坐在桌子的一端,试图听对方在说什么。与其让思绪在他们的字里行间游走,不如试着把思绪紧紧锁定在每一个音节上。

“你的思绪可能会飘到口袋里的手机上,或者在想晚饭要吃什么,或者关注跟你说话的人身后窗外正在发生的事情。”

“但这是人之常情。”嘉莉回答:“有什么秘密可以控制它吗?”

我点点头:“可以,把你的一小部分意识拿出来,设置在你的主意识后面,然后观察你怎么听。”当你的主意识飘走的时候,你的小意识就会拉响警报,然后你就会把注意力拉回来。这样做可能会让你精疲力尽,就像试图拴一条不想被驯服的大狗一样。

“然而,最终你会学会倾听和认真倾听:你的专注力如此之强,你甚至能通过别人的话语感受到他们脑子里确切的想法。你开始有同样的感觉,这意味着你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比以前更加细心。”

感谢大家给我这个分享的机会,让我能够回顾过去,学习新的东西,回顾《金刚不坏之身》一书中“自我交流”这一章,其中包括三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叫做“降八法”:意思是我们不再关注自己,开始关心他人。你要观察每一件事,关注每一个让周围人开心的细节。这个练习必然会提高你的人际交往能力。你要做的就是静静的观察,在你现有的能力范围内,把你看起来最喜欢的东西给你周围的人。那么这个举动的影响必然会扩散开来,周围的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第二步是“身体交换”:这一步比仅仅观察周围人的喜好更深入,也更困难。如果你保持这种思维方式,不断把意识投入到别人的身体里,知道自己期待的是什么样的帮助,那么你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只会在非常罕见和特殊的时刻喷薄而出;但是你保持这种思维方式的时间越长,你就会越频繁的产生这种感觉。

第三步是“套索”:假装你手里有一个牛仔用的大套索,然后扔在地上把你俩围住——套索会把你俩围住。想象你们两个已经成为一体。通过这一步,我们让“自我交换”的实践进入了更彻底的层面:你是别人,别人也是你——你们是同一个人,你们成了一对连体婴。

在练习“自我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了解别人。以我和我妈的关系为例。我一直以为我妈是个固执的人,没想到是自己造成的。但是在学习和练习了“自我交流”之后,我慢慢开始在和我妈的聊天中观察和了解她的一些想法,才知道自己被现状带入了一个误区。

比如前段时间,我希望她老人家早上去公园做运动,亲近大自然,就像和那些大妈们闲聊一样,但我总看到我妈做不到。此刻,我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进一步了解,才知道不是我妈不想去公园做运动,是她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

还有一件事。我总是买大豆蛋白粉给她老人家吃,让他补充营养。但是前段时间发现她不吃,我就有点生气了。后来才知道,因为她脚痛,原因是嘌呤高,又因为大豆蛋白中嘌呤高,不适合她老人家。这些都是我在/p >中没有好好利用“自我交流”造成的。还好我妈理解我的用心,真的很感激有这个好人。

我接受并理解了这些条件后,就不再买大豆蛋白粉,给她买了另一种营养品(我妈喜欢)。之后妈妈在公园里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运动,每天坚持锻炼(即使下雨也会在家练习)。正如格西小姐所说,“成为一种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自我交换”,我深深体会到“给别人的,一定是别人需要的”。

补充:

盛田昭夫说,索尼的初衷之一是在客户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之前,为他们提供产品或功能。关注人们,仔细观察他们的需求,甚至在他们考虑之前,为他们提供真正有帮助的东西。我称之为雅姆巴规则。

多年来,我一直跟随我的主要上师堪布切·格谢·洛桑·塔尔钦,也当过厨师、洗碗工、司机、洗衣工、家庭佣工和园丁。在我帮助建立了钻石公司之后,我大部分时间都不在我的导师身边,所以我必须找人来承担这些职责。我很幸运找到了詹帕·朗格里克。

他是一个开朗、安静、非常虔诚的年轻藏族僧人。他非常优雅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安排大量的人去拜访和上师交谈。确保每个想见上师的人都能做到,同时确保上师不会太辛苦。寺庙的厨房成了我们的等候室。一定要给他们备好茶,招待好他们,因为有时候等待的时间会比较长。

正是在这期间,江巴教我寺里的和尚是怎么训练招待客人的。这在西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雪域,客为王,我家就是你家。

蒋八说:“人上门之前,桌子上要摆好一盘盘好吃的。在桌子的另一端放一盘饼干,在这里放一碗水果,也许在桌子的另一端放一盘西藏甜甜圈。

“这里放一壶水,那里放一个装果汁的玻璃瓶,这里放一个装茶叶的保温瓶,那里放一壶咖啡,还有放满整张桌子的杯子。

“敲门是关键。首先,打开门,向客人问好,然后退后一步,邀请他们进入厨房。记得在他们进来时仔细观察他们的眼睛。

“当你问候客人时,他们会与你进行眼神交流,然后他们的目光会转移到房间,然后停留在餐桌上。此时此刻,你真的需要注意了。

“我们把各种零食放在桌子的每个角落,以区分客人的目光停留在哪里。当客人看到他们想吃的东西,也许是西藏甜甜圈,他们的眼睛会在那里停留一分钟。

观察人们的眼睛,

了解他们的需求

“这时候你应该请他们坐下,直接拿起一碟西藏甜甜圈端给他们,问‘等的时候要不要来点?’,并帮他们倒上一杯目光锁定的饮料。

“注意他们的甜甜圈,注意他们的杯子,和他们说话时继续观察他们的眼睛,了解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来仁波切的原因。当杯子里剩下三分之一的饮料时,主动倒满。

“时刻观察他们的眼睛,预测他们的需求。这是待客之道的精髓。”

你看,和搭档一样。你问题的本质是他们不能敏锐的捕捉到你的需求。也许他们带了一只会掉毛的猫,困住了你;也许他们半夜带了一群朋友回来,吵个没完;可能是他们把吃过的菜堆在水槽里,杯盘狼藉。重点是,如果你想让对方敏锐地抓住你的需求,那么你首先要加强自己对他人需求的敏感度。

所以,从现在开始,看着别人的眼睛,猜测他们可能想要或需要什么。实际一点,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选择肥沃的土壤来种植这些种子。你可以选择你的父母或者是你生活中帮助过你很多的人,然后每天花一点时间想想他们的需求,想想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三思,因为这样会种下更多的种子。每天定时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安顿下来。就拿我来说吧,我喜欢边吃早餐边制定计划。在你有了计划之后,别忘了在一天结束之前冥想咖啡,这会让你的种子长得超级快。

与其和室友当面协商、讨论、争论或提醒,不如从这一系列事情的真正原因入手。——种子开始:种子让我们看到笔或者看到一堆乱七八糟的杯盘。当你学会观察和照顾周围人的细微需求,大家都会开心,你会发现你的室友好像突然变成了一个更体贴的人。

猫可能有一天会被送到她表姐家,而你不会提起。那个表哥的孩子很爱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