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核心中的核心
前面我们聊到了结构化思维中的三个核心,而这三个核心中的核心就是分类。看到这里或许你嘴角微微上扬,然后轻轻哼了一声。就这货也算核心中的核心?所谓大道至简,其实核心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生活中随处可见分类
你到了超市,你可以看到超市里各种分类,生鲜区,鞋帽区,饮料区……然后你到了生活用品区,准备买纸巾,结果看到了抽纸,其中有盒抽(纸装在盒子里),有软抽(塑料装的),软抽里有三包装的,六包的,有婴儿专用,还有感冒专用,你看到了手帕纸,有两层的,三层的,四层的;有十二包装的,十包装的,六包装的;有卡通的,有时尚的,有味道的,没有味道的……你看到了卷纸,各种克数的,各种粒数的,应有尽有。
你到肯德基看到套餐,有单人的,双人的,全家的……
你读大学,一本,二本的……重点,非重点。
你的电脑文件夹,也是各种分类……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无处不在的分类。
那为毛线我们这么喜欢分类呢?
1.我们天生就知道分类
现在孩子没有出生或刚出生就已经被很多卖奶粉的商家锁定了?他们都希望婴儿的第一口奶粉就是自己的品牌,为毛线?因为当孩子记住了第一口奶粉的味道就留在记忆深处了。
而当你换了其他奶的时候,他们会闹,因为他知道,这和他之前喝的不是同一类。
慢慢长大后,他们玩玩具,也知道稍微分类,车,厨具……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大脑能过自动地将具有某些***同特点的事物进行归类。
我们一起来感受下面这张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估计很多人会觉得这就是三个圆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其实真有三个圆吗?只是我们自己脑补的罢了。
再回头想想,我们时常很无聊玩的一个游戏,连连看,是不是也是把同一类的连在一起消除掉呢?这其实也是分类。
所以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喜欢分类,顺便思考下,大脑喜欢分类,你给别人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你会事先进行分类么?
1.分类,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和记忆
你准备出门买报纸,出门前,你和妈妈有以下对话:
请问,这个孩子记得住么?答案是很难,除非他记忆非常好,或者他用笔记本记下来。我们稍微进行分类一下:
这样是不是他只需要记住果蔬蛋奶就够了呢?可惜妈妈并没有事前给他分类下。
我们再来体验下分类的魅力。
把西瓜,柠檬,和樱桃按大小进行排列,于是你很淡定地说,小意思,西瓜比柠檬大,柠檬比樱桃大。
好,我们再把难度加大,下面会出现七种水果,请你将它们按大小进行排序(看一遍之后,请把七种水果遮住,就像别人跟你说一样,只说一遍)。
如果你真的按要求来做,你会发现,好坑爹啊,七种都记不住,更别说神马按大小分类。
同样的道理,你一张口就跟领导汇报了十几条建议,老板一脸茫然,你愤愤不平地说,老板老了,记不住了。如果是你一样记不住,更不用说分析采纳你的意见。
而当你用分类后,你会发现,你可以控制在三个方面,然后每个方面又有三个方面。这就是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分类后可以更好地呈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的公司架构,大卖场分区域,播放视频进行分类……
讲了那么多,怎么分类?就掌握一个原则MECE原则
简单地说就不重复,不遗漏。举个栗子,方便理解:
比如对人进行分类:
我们再一起思考个问题:
如果你不进行分类,可能马上就是说把货卸掉一些,把车胎气放掉一些,脾气火爆一点的,就直接说,直接冲过去,那如果我们用结构化思维进行分类呢?
首先思考,过和不过,然后分别把各自的影响因素列出来,接着对每个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绕路,可以采用多种路线;换交通工具,飞机,各种汽车等;过隧道,针对货物可以采取重新摆放;对于货车可以放气等;对于隧道可以把路挖深等。当然,牛逼一点的直接冲过去再说。
这样的思考方式是不是非常清晰了呢?
第三部分,每一层级的分类标准只有一个
很多时候我们分类会产生重复,一个重要的因素你在同一层级用了好几个分类标准,那肯定会进行交叉,而分类的主要按,时间,重要程度以及结构顺序进行分类。详情参考下图:
结后语:关于分类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由于篇幅有限就不能全部讲清,但生活我们随处可以进行练习。比如喝加多宝的时候,思考为何它最初的口号是“上火了和王老吉”后来改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呢?”比如你每天用的化妆品,是不是也进行着各种分类呢?如果你要跟领导进行很多点的汇报,是不是也可以分类下呢?……
生活处处皆可见,生活也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