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穿电影。

文/韩颖

编辑/李欣

目前,元宇宙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似乎接近元宇宙的行业都有可能成为风口上的“猪”。

曾经昙花一现的VR电影又一次赶上了风。

近日,据投资界反映,北京田红旗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田红旗)发生了工商变更。新股东包括小米关联公司汉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其他智能科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据官网显示,人气猴,知名导演张艺谋为联合创始人兼艺术总监,为公司第六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84%。此外,据官网介绍,红七天是一家集“XR内容制作+车辆研发+数字化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落地”为一体的文化科技公司。

不难看出,这是一家与VR技术密切相关的公司。众所周知,VR作为一个前几年爆发的概念,经历了企业的进入、高潮、破产,又陷入了行业的低谷。元宇宙概念的爆炸,让VR行业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毕竟在业内人士看来,VR技术是让元宇宙成为现实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依托VR技术,从吸引张艺谋到获得小米投资,人气猴也向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沉寂七年后,VR电影或许有了重生的机会。

“黑天鹅”事件爆发后,电影行业正在经历一个漫长的冬天。市场更关心重生的VR电影能否落地,给电影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在元宇宙效应下,VR电影撕开了“重生”的口子。

最近小米投资了一家叫红猴子的公司,搅动了沉寂已久的VR电影市场。

据在线洞察,自2015成立以来,田红旗已获得六轮融资,背后投资团队豪华。除了小米,英特尔亚太、建银国际、联想创投都在他们的投资团队之列。事实上,这是继10之后,小米今年第二次投资红天。

做人气猴能吸引到很多资本,要感谢背后的创始团队。连线《洞察》查资料发现,风行七天的很多创始人都有电影、晚会等相关经验。除了知名导演张艺谋作为人气美猴王的联合创始人和艺术总监,我们从人气美猴王官网可以看到,其创始人小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制片人,其联合创始人王乐妍是《鬼吹灯——寻龙诀》、《龙门飞剑》等电影的视觉特效制作人。

在VR相关业务上,风行七天也有很多尝试。在成立的第二年,风行七天发布了VR品牌SoReal,并宣布推出VR线下体验产品,这也成为风行七天在VR行业最大的一次布局。

人气猴创始人齐笑曾对36Kr表示,“索雷尔·焕真”想建“VR环球影城”。每个场馆将以一部电影为主题,融合VR游戏、互动艺术展、科技舞台秀、机器人咖啡等元素,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科技娱乐体验馆。

不久前,红猴与蓝色光标合作,用5G+XR技术重建北京石景山首钢公园,被视为红猴进军元宇宙的首次尝试。据人气猴官网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虚拟现实体验中心。

截至目前,上海迪士尼小镇的SoReal 5G XR超空间,北京首钢“1号高炉”的SoReal 5G XR超空间等等,广西柳州祥云的so real 5G XR超空间,都是热门或正在规划中。

不仅是人气猴,据天眼统计,与VR电影相关的公司有344家,暴风影音旗下的大众电影工作室、VR头镜等公司都已入局。

此外,制作了国内首部8K大型人文纪录片《丝路中国行》的未来传媒,也是一家VR内容开发商,成立之初就获得了百度的投资。此前黑蚁推出的VR网剧《别和色狼闹了》点击量超过2000万,随后制作方黑蚁获得华安资本1000万融资,首轮融资估值过亿。

元宇宙的热情无疑重燃了VR电影的热情。

事实上,业界普遍认为VR/AR是对元宇宙的一个切口,基于VR技术和脑机接口的虚拟世界的连接已经成型。这也意味着VR技术将重回大众视野,借助VR技术火起来的VR电影也将有新的商机。

所谓VR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即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模拟或再现生活中的场景。

而VR电影天生就有VR技术。2018贾张艺谋已经涉足VR电影的内容制作。当时,包括烈山氏在内的三款国产VR视频产品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按照目前VR电影的划分,可以分为交互式VR电影和非交互式VR电影。所谓非交互式VR电影,主要是指全景摄像机提前拍摄的电影,观众可以通过VR头显坐着直接观看。在交互式VR电影中,观众需要站起来,在一个空间中行走,扮演电影中的角色,与他人互动,感觉更沉浸。

“这种VR电影,既像电影,又像电影。它比一部电影有更多的游戏元素和更多的电影场景。”VR游戏R&D公司基因互动CEO谢飞在接受VR价值论采访时表示。

但是互动电影兴起后,游戏和VR电影的定义越来越模糊。目前在VR电影中,没有交互,是纯影视;而过多的互动就成了游戏。如何平衡作品的互动性,是几乎所有创作者都在考虑的问题。

在VR电影和游戏定义模糊的时候,VR电影和VR沉浸式娱乐厅的区分并不明显。“第一代VR导演”邵青曾对36Kr坦言,“很多人把VR当成一种类似游乐园的体验,把一个高纬度、未来、下一代的东西调低了。”

由此看来,VR电影对消费者心智的培养也成为VR电影难以成为现实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不成熟的市场,用不成熟的VR设备制作VR电影更是难上加难。毫无疑问,VR电影要想成为现实,技术是必须跨越的门槛。

以人气猴为例,它在VR技术上做了很多尝试。红猴子和北京移动建立5G实验室;此外,我们还与Intel联合开发了定制化的VR边缘计算渲染服务器,计算效率提升65,438+0.20%,能耗降低40%,成本降低45%,满足VR游戏的高强度计算负载需求。

据了解,风行七天集团也与中科院科技培训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成立XR学院。同时,齐笑在接受36Kr采访时表示,VR作为一种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已经应用于电影行业,所以人气猴请来了科幻电影《《阿凡达》》的视觉特效总监,花了一年的时间研发这项技术。

更重要的是,盈利才是VR电影的最终目的。如果最终无法盈利,那么VR电影注定无法成为现实。众所周知,影视行业的商业化有所谓的“二八定律”,即20%靠商业化和衍生,80%靠版权。

但这似乎并不适用于VR电影。邵青曾对36Kr承认,2017年,他计划的盈利模式是让VR电影像传统电影一样登陆影院,分享票房。具体来说,观众购买VR影院的门票,就像领取3D眼镜一样,体验后再归还设备。换句话说,“通过短期租赁获得观影体验”。但事实可能是,VR电影微薄的票房份额并不能覆盖投入成本。

整体来看,消费者心智尚未成型、初级阶段的技术设备、商业模式难找等问题都阻碍了VR电影的落地。

不可否认的是,红猴、黑蚁等公司在技术层面已经表明了VR电影的可能性。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来自21个国家的37部VR叙事作品入围VR单元。

值得一提的是,元宇宙的流行也可能给VR电影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超宇宙想要落地,VR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随着大量资金和人才涌入元宇宙,VR技术的升级也是必然趋势。随着技术的升级,VR电影可以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内容质量。

另一方面,超宇宙的出现也为VR电影打开了更大的市场。而更广阔的市场意味着更广阔的受众,进而会提高盈利能力,这也是VR电影能够实现长期盈利并成为现实的重要原因。同时,资本的进入也将为VR电影成为现实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

如今,在元宇宙的影响下,在资本和政策的加持下,在观众对视听互动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VR电影或许会迎来新的机遇。

VR电影的这一次“回潮”,恰逢电影行业寒冬的到来。

疫情之下,电影行业在一次次倒闭和重启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很多重要的电影档期里,电影行业的整体表现都不如以前。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总票房超过4.6亿元,远低于2019年的7.85亿元。总票房43.87亿元的国庆档电影,超过了去年同期的39.67亿元,却不如2065438+2009同期的44.66亿元。还有很多电影人担心这是疫情下的“昙花一现”。

自救和调整成为疫情下电影行业的关键词。如今,电影行业需要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来“自救”。VR电影可能会以元宇宙的势头成为电影行业的焦点。

具体来说,如果VR电影成功落地,观众可以通过穿戴设备在家观看VR电影。这样既降低了疫情交叉感染的风险,又为电影行业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模式下,VR电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个市场消费习惯的养成。当很多观众还分不清游戏、沉浸式娱乐厅和VR电影的区别时,让他们像看传统电影一样看VR电影就不容易了。

同时,市面上的VR设备良莠不齐,容易影响消费者对VR电影的印象,进而影响VR电影产业的消费。《互联洞见》在北京多家影院上映。部分影院仅在影院大厅设立VR自助服务站,多以VR游戏体验为主。邵青曾对36Kr指出,即使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有资质的VR影院数量也非常少。

将电影行业延伸到长视频领域,一些玩家也试图通过VR电影来挽回长期的亏损,爱奇艺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自2016布局VR业务以来,爱奇艺不仅将VR技术融入内容制作,还推出了VR硬件设备。综艺衍生内容《偶像练习生VR恋爱的故事》和VR电影《神探蒲松龄VR》都是爱奇艺在VR领域的尝试。此外,腾讯在2015投资数字娱乐公司Force Animation后,开始开发与Oculus Rift配合使用的虚拟现实电影。另一个流媒体平台优酷推出了VR平台,改编了VR眼镜。

现实是现在的VR电影,VR游戏等。都没有在这些长视频平台上引起多大的水花,更别说挽回损失的长视频平台了。

同时,VR电影能否被观众长期购买也是未知数。这一点在3D电影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窥见一斑。

2010年,继《《阿凡达》》在中国大陆票房13亿之后,中国的电影产业迎来了3D电影的“春天”。一时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霍比特人》等3D电影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但十几年后的今天,今年65438+10月6月上映的3D版《沙丘》遇到了观众的抵制。“2D创作语言不适合3D”“156分钟长待机头晕导致不适”等负面评论不绝于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以明显看出由于技术、设备、片长等问题。,3D电影从井喷走向了观众不买账的怪圈。

要明白,3D电影的发展瓶颈也是未来VR电影需要关注的问题。首先从硬件的角度来说,头戴式硬件方面,在目前的技术下,VR呈现的画面的分辨率和解析度影响着观众的体验。VR眼睛戴久了,难免会有头晕等反应。其次,VR电影本身在制作上,内容质量粗糙,剧情过于简单,可能难以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

换句话说,从目前的技术角度来看,VR电影要给观众带来稳定而长久的沉浸式体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VR电影可能会成为未来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生存是VR行业发展的关键,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指向商业化。

目前硬件设备价格高昂,优秀内容稀缺的情况下,VR硬件的用户数量和内容带来的流量不足以让内容生产者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

技术投入和设备成本高,盈利困难,VR电影还没有出现...各种因素加在一起,就不难理解VR电影没有起色了。

关于VR电影的概念,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统一,大量的内容创作者还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或许VR电影要等到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出现,才会有明确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