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逻辑G9的优缺点。。

我们一直都很钟爱Logitech(罗技)的游戏鼠标,但新推出的G9激光鼠标让我们感觉非常遗憾。没错,它采用了不少新技术,与其他高端游戏鼠标旗鼓相当,甚至更胜一筹,至少从数据上看是这样。我们确实很欣赏Logitech(罗技)的用心,但G9有太多不足,难以超越G5在我们心中的地位,G9高达99美元(约733元人民币)的定价更是如此。

G9激光鼠标第一次明显背离了Logitech(罗技)至少在过去四年以来在游戏或性能之上的鼠标中采用的设计理念。大家熟知的圆鼓鼓的鼠标造型在它身上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细细的鼠标本体和装配在本体上的两块不同外壳。双外壳设计让用户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更换G9的外壳。市面上没有哪款鼠标能如此彻底地随意变换手感,但我们还是希望它能够单手装卸外壳。因为卡扣键周围有塑料包围着,所以外壳必须双手并用才能取下来。

可换式外壳在游戏鼠标中是个新概念,但G9经过全新设计的配重系统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G5的影子,变化不大。G9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配重盘是从鼠标尾部抽出来的,而不像G5那样把配重盘放在鼠标底部。Logitech(罗技)认为这个新设计和平行四边形的配重块能让用户感觉像在给手枪上弹匣似的。但事实没有看上去那么好,甚至还挺麻烦,因为现在它的外壳会挡住配重盘的出口,更换配重块的步骤多了几步,加上鼠标外壳要用双手才能拆卸,更加让人心烦。

说句公道话,等配重块和外壳都选好称手的以后,你也就不会经常拆卸它们了,从长远来看,恼人的装卸和调试操作也就不会再带来太大问题。鼠标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按键布局。

G9的两个主键还不错(主键的设计本来就不容易搞砸嘛),但两颗拇指键、滚轮乃至专门调节灵敏度的两颗按键都不大对劲。拇指键和DPI键都是细细的长条状,手指得放准了才按得中。不仅仅是评测工程师觉得这个设计有问题,CNET评测室里不少同事也都对这个设计很不满意。

我们很高兴看到Logitech(罗技)游戏鼠标也采用了和Logitech(罗技) MX Revolution一样的无阻尼滚轮,但它在游戏鼠标上的实用性不如在其他应用中那么高,因为它不能从无阻尼滚动模式迅速切换为传统的步进式滚动。估计这是因为这种滚轮原本设计是把滚轮向下按就能切换滚动模式的,而在游戏鼠标上,按下滚轮起到的却是鼠标中键的作用。在G9身上,滚轮保留了中键的功能,要在无阻尼和步进式滚动模式之间切换,就得按一下鼠标底部的按键才行。这样就不能迅速切换模式了。没错,无阻尼滚动模式最能提高查看长篇文档的效率,而大部分游戏又不需要滚轮有这么高的滚动速度,这是个矛盾,但我们认为Logitech(罗技)应该可以找到更完美的解决办法的。

和大部分游戏鼠标一样,G9装备了可编程的激光传感器,但它3200dpi的上限是前所未见的。在高分辨率显示器上快速移动指针,有2000dpi已经绰绰有余,3200dpi让我们感觉有点过于疯狂。Logitech(罗技)的软件可以调节灵敏度和采样率(激光采样的精确度,会影响识别性能),G9的采样率现在已经达到了1000MHz。Logitech(罗技)还在鼠标上加入了在五种灵敏度预设值之间切换的按键(鼠标身上还有个颜色可调的LED指示灯),但令人欣慰的是,在驱动软件里可以为DPI键设上其他按键命令。这些按键可能不是特别好用,但至少聊胜于无,要知道就连Microsoft(微软) Sidewinder也没有这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