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学运算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
首先,教材的选择要体现教育目标,要有目的性。
材料本身的结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所定义的活动,往往决定了孩子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体验,能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因此,材料应包含教育目标,这有利于幼儿获得关键经验。
1.从教育价值出发,将教育意图和要求融入到教材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使其服务于教育价值,发挥最大的效果。比如根据小班分类教学提供的材料“图形宝宝找妈妈”“不同颜色的棍子找家”。根据中班“10以内数数,10以内认数”放入了数字象棋和数字接龙玩具,根据中班“引导幼儿探索和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的目标放入了七巧板和五块拼图。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珠子按照“按照一个简单的规律排序”的目标摆放。按照“尝试按照一个维度分类,按照一个简单的规律排序”的扑克牌,在我们不断的运算和调整中,都被放入了各个年龄层的计算区域,而这些素材都隐含着各个年龄阶段的数学教育目标。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玩耍和操作获得关键体验。
2、从孩子的整体发展出发,体现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有序组织的系统。从纵向看,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从横向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操作技能目标。数学运算活动要考虑儿童的层次水平,即考虑儿童独立活动的水平。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自主活动的能力处于不同的水平。为了让孩子真正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在操作活动之前详细制定开放活动的目标。开放性目标的制定应根据本班级儿童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又要考虑儿童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对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持开放态度,满足儿童不同层次自主发展的心理需求。比如我园老师自制的《小蝌蚪找妈妈算象棋》,在有趣、熟悉的故事情节中蕴含了枯燥的数学概念,孩子们非常愿意接受和尝试。使用一个故事场景可以包含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目标。在认知目标方面,可以利用小班正确区分“1”和“很多”,学会一致地数5以内的物体,说出总数,按数拿东西(5以内)。中移位可以用来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正确计数10以内的物体。可以利用大班学习10以内的数的构成和分解,了解它们的包含、交换和互补,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体验加减乘除关系的实现。在操作技能方面,可以达到学会按要求拿取、放置和操作活动材料,学会基本的数学操作技能,能够听清楚操作活动的规则,按照规则开展活动并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学会有序放置和整理活动材料等目标。在情感和态度目标方面:有助于在数学活动中大胆回答问题,喜欢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学会友好地与同伴玩数学游戏,并通过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同伴关系等目标的实现。随着目标的逐步完善,对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利于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这也是目标开放性的具体体现。
第二,材料的设计要尊重孩子的认知特点,要科学。
材料不仅是帮助幼儿系统建构数学知识、诱导幼儿积极探究学习的工具,也是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提供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例如,小班儿童在认知过程中容易模仿,学习目的性差,任务感弱,往往只对活动的工具和工具的使用感兴趣。但在大班里,他们的学习目标得到了增强,能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重视学习结果和评价。小班和大班的认知特点不同,同样的材料效果也完全不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班教师使用印章和物理练习的作文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同样的素材搬到小类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提供小鱼印章后,小班老师让孩子们在一条小鱼的背面印上一条小鱼,1加1就是2。孩子们非常兴奋地把印章印在纸上。他们把小鱼印在脸上和手上。老师很困惑,认为孩子是故意调皮。经过集体教研和反思,分析这是材料不当造成的。所以在传递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材料的选择要满足不同发育水平孩子的需求。
材料是儿童主动建构知识的载体。在投放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还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纲要明确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素材,为每个孩子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的探索提供条件。由于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层次的丰富性,活动材料的编写也应体现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层次结构要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选择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为儿童提供不同的功能和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儿童积极操作和探索,从而有效地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1,同样的材质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孩子的发展是有阶段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运动、心理发展差距很大。因此,作业材料要适合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从本班幼儿原有经验和实际水平出发选择内容,适当提供材料,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比如你在玩计算扑克,小班可以选择扑克中的数字1-5,选择2-3个颜色和图形,让孩子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颜色或图形)来数点并分类。中班可以选择10以内的数字,6-7的颜色和图形,认识和理解10以内的数字,学习两个相邻数字的算术关系,巩固分类排序的练习。在大课堂上,你可以选择所有的数字、颜色和图形,进行计数、分类、加减等活动。
2.同龄班级应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操作需求。
儿童的发展水平不统一,同龄儿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某些孩子来说容易操作的材料,可能会让其他孩子觉得很难甚至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教师应该从孩子的发展水平及其“最近发展区”的角度出发,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设计具有不同功能和难度的操作活动材料,让他们从不同的起点选择材料,根据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发展速度,逐步达到目标要求。比如:排序活动,我们给一些孩子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材料;同时还可以为另一部分孩子提供两种可变材料,并配有可变特征的标记,让他们根据标记进行排序;在完成一个材料的分类后,允许孩子更换不同级别的材料进行活动。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又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
第四,素材要丰富多样。
丰富多样的操作素材是孩子尝试的物质基础,可以激发孩子主动探索的热情,帮助孩子完成学习过程。
1.围绕教育目标提供多样化的材料。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多变的刺激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为儿童提供和选择材料时,应从教育目标和儿童发展所涉及的各方面的需求出发,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促进儿童发展。所以老师放进去的材料尽量多样化,给孩子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会在一个角落里集中思考几分钟,迅速完成自己的活动目标。然后,他们会四处看看,无所事事。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材料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还应考虑围绕同一目标提供多种材料,避免重复和相似的材料,从而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围绕着“邻数”这个目标,中班的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素材,比如送小鸡回家、给猪穿衣服、有趣的玩偶、快乐的马戏团、帮丛聪找朋友等等。就像在“匹配”操作练习中,我们提供的材料包括大小匹配和形状匹配;还有多种材质,比如量配。可以说,要想让孩子真正与材料互动,激发探究兴趣,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材料供孩子操作,这样才能让孩子对数学的探究保持新鲜,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得到积极的发展。
2、作业材料的数量应能满足所有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
在材料的传递上,更注重品种和数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满足孩子自由选择的需求,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和更换操作材料。例如:
通过在教研活动中的观察,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有时会因为同伴操作材料的新奇感和趣味性而相互攀比,从而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老师在放进去的时候适当增加同样材料的量,以满足同样有操作欲望的孩子的需求,保证孩子操作的顺畅。
总之,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在运算活动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持续的探究过程,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进而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机,使幼儿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从而培养幼儿独立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促进幼儿对数的概念和经验的有效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