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区游戏观察记录表

亲子游戏是父母(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母和有血缘关系的继父母、养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活动,以亲子情感为基础,是亲子沟通的重要形式。幼儿园班级区域游戏观察记录怎么写?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资料,仅供大家参考!

观察目的:

玩偶角色的分布

观察对象:

第三组五个孩子在玩“玩偶之家”

、姜、、、、程传杰

观察时间:

20xx年3月14

8: 30-8: 50区域活动时间

观察位置:

一班教室——“娃娃之家”区

观察记录:

今天是第三组在娃娃屋玩耍的孩子。玩偶之家有五张角色卡,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孩子们进入该区域后,有一阵子争吵的声音。“我想当妈妈,但我不想当奶奶。”原来和姜在争着当妈妈,其他三个孩子则摆出角色卡,大眼睛看着两个孩子。我一靠近,孩子们马上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

我蹲下身子问和江,“你们为什么都想当妈妈?”小萌先答:“因为平时最喜欢妈妈,所以觉得做妈妈更好玩。”江也说:“我也喜欢当妈妈,但当奶奶可不好玩。”

想起我们刚学的一首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对玩偶之家的宝宝说:“那我们来背一下我们刚学的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孩子们马上大声朗读儿歌。看完儿歌,我马上问:“为什么是幸福的家?”家里有哪些人?一旁的“爷爷”王紫嫣说:“有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爸爸”谢玉也补充道:“还有孩子呢!”我接着说,“没错!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开心,因为我们有一个大家庭,大家在一起相亲相爱!”小萌点点头,说道,“我想是的。”孩子们都点点头,我接着说,“在我们家,每个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了。孩子应该擅长每一个角色。我们试着做不同的角色,好吗?“孩子们都说好。我扭头看着三个戴好角色卡的孩子说:“爷爷,爸爸,孩子都很棒。他们渴望选择自己的角色。”我又看了看和江说道,“老师,提个建议吧。今天,将是母亲,江将是祖母。下一场比赛来了,我们就互换角色,看谁能当好妈妈或者外婆。"?可以吗?”经过调整和劝说,终于成了“妈妈”,江成了“奶奶”。一开始“奶奶”撅着嘴,但过了一会儿,“奶奶”开心地投入到角色中。

分析:

1.孩子们到了娃娃家,就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比如三个孩子各自分配了角色,穿上了角色卡。)

2.我们经常在家里问孩子最喜欢谁。大多数孩子回答了他们的母亲。虽然小班的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他们的妈妈温柔、漂亮、能干。相比之下,奶奶在他们心中略逊于妈妈。于是在选择“妈妈”和“奶奶”的角色时,就会出现上面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在争夺“妈妈”这个角色。

3.我本来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独立的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角色,所以我让“娃娃屋”的孩子自己选择角色卡。其实孩子对角色扮演有很强的兴趣,但是有些孩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角色会争论不休,这也和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措施: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对孩子家庭观念的培养,认识所有的家庭成员是非常重要的。

2.如果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老师要及时出现,用友好的语言和恰当的方法引导孩子。比如两个孩子都在争夺“妈妈”这个角色,我及时用唱儿歌的方式制止了争吵。并提问,加深孩子对家庭角色的理解。

3.老师还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分配角色,不能硬性规定孩子扮演什么角色。我建议两个孩子协商一下,分配谁当“妈妈”。虽然孩子们一开始有点不开心,但是当他们参与到游戏中时,他们可以立即忘记自己的不开心,这也是小班儿童的心理特点。

4.小班的孩子在选择自己角色的规则意识上是薄弱的。当孩子无法协商角色的选择时,教师应酌情参与指导,制定角色轮换的规则,并以图片的形式记录孩子角色的轨迹,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时,要向孩子要游戏,让孩子学会珍惜自己的机会,同时要表扬能独立协商分配角色、谦虚的孩子。帮助孩子逐渐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遵守规则。加强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5.在评价过程中,采用情景再现法,让全班同学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将规则内化,逐渐培养他们自觉自愿遵守轮换规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