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怎么死的?

我知道就这些。.....

除了约翰·洛克菲勒之外,大多数早期的美国富人都是偶然成功的。他并不多才多艺,但却异常冷静、精明、有远见。他以独特的勇气和手段,一步步从零开始建立起自己庞大的石油帝国。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野心勃勃唯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称赞他是一个慷慨的慈善家。无论如何,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和石油大亨,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控制了整个美国的石油资源,创造了信托企业制度,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39年7月8日,约翰·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哈德逊河边的小镇杨家。他的父母性格完全不同: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言一行都皈依圣经,在家庭教育上勤俭朴素,严格要求;但我父亲是个讲究实际的花花公子。他自信、爱冒险、善于交际、任性且以自我为中心。作为长子,洛克菲勒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务实的经商之道,从母亲那里学到了一丝不苟、节俭守信、一丝不苟的优点,这对他日后的成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父亲的名字叫威廉,人称“大比尔”。他是伐木工人,是四处游荡的马贩子,是兜售所谓“见奇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的巫医。除此之外,他还卖地,买卖皮毛,卖盐,卖杂货,是个几乎无所不为的知识渊博的人。

父亲外出做生意几个月,家里孩子的教育主要由母亲承担。然而,偶尔回家的父亲和母亲一样雄心勃勃。只要他有时间,他就教约翰如何写商业信函,如何准确快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记账。他深知社会的现实和世界的无情,所以他经常采取一些特殊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变得坚强和聪明。

比尔很注意在游戏中创造机会启发约翰和他的哥哥,从而培养他们预防事故的意识。当约翰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让小约翰从高椅子上跳到他的怀里。有一次他父亲没有用胳膊把他抱起来,他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他爸爸很认真的对他说:“记住,永远不要完全相信任何人。连最亲的人都不要信!”这件事给约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以后的业务中,他始终保持冷静和警觉的头脑,从而避免了许多错误。

然而,约翰并没有接受父亲血液里流淌的所有东西。他完全没有父亲的花花公子本性,而是继承了母亲节俭的美德。他把这种信念当作“业务训练”,一生坚守“不节约,就穷”的原则。由此,他也得出自己的结论:“只有数字才算数。”

14岁时,约翰·洛克菲勒就读于克利夫兰中央中学。放学后,他经常在码头上闲逛,看商人做生意。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同学,他们边走边聊。同学问:“约翰,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年轻的洛克菲勒毫不犹豫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拥有65438+百万美元的人,我会成功的。”谁能料到,几十年后,这个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亨,会拥有6543.8+0亿美元的财富,是他儿时梦想的6543.8+万倍!

1855高中毕业后,约翰·洛克菲勒决定放弃大学,从商谋生。为了找工作,他在克利夫兰街头跑了几个星期,下定决心要找一份有前途的职业。他眼光很高。他后来回忆说:“我去过铁路公司、银行、批发商那里找工作,但没有去过小商店。我要做一件大事。”

当年9月26日,他成了一家粮食企业的会计文员。从那以后,这一天就成了他个人日历上的喜庆纪念日,他把它作为自己的第二个生日来庆祝。“就是在那里,我开始学习做生意,周薪4美元。”他回忆道。

他努力学习,很快就对数字有了很好的判断力。除了记账外,他还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有一次,一家商行买了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发现高价的大理石有瑕疵,商行老板郁闷又无奈。此时,头脑灵活的洛克菲勒建议将责任推给负责发货的三家运输公司,要求三家公司分别赔偿损失。这个绝妙的主意使公司获得了比以前多一倍的补偿,公司从中得到了一笔横财。洛克菲勒天生的商业才能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他很快得到了加薪。他工作的第一年挣了300美元。

第三年,他的年薪提高到600美元。但是他知道他对这家公司的贡献远不止这些,所以他要求加薪800美元,被拒绝了。洛克菲勒断然决定离开公司,走自己的路。

1858年,年仅19岁的洛克菲勒向父亲借了1000美元,加上自己的积蓄800美元,与比他大10岁的克拉克联手,成立了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这是洛克菲勒的第一家公司。由于经营顺利,我们第一年做了45000美元的生意,净利润4000美元。第二年末,净利润654.38美元+20万,洛克菲勒拿到6000美元。

洛克菲勒做生意总是信心满满,雄心勃勃;同时,他信守诺言,尽力赢得别人的信任。克拉克赞赏洛克菲勒一丝不苟的工作。他描述当年的情况说:“他有条不紊到了极点,注重细节,人还不错。如果有一分钱应该给我们,他会拿走的。如果他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

这时候宾夕法尼亚已经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的人像当初的淘金热一样涌向产油区。一时间,宾夕法尼亚的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产量迅速攀升。

克利夫兰的商人也对这项新业务感到非常兴奋。他们推选洛克菲勒这位有前途的年轻经纪人亲自调查宾夕法尼亚州的原油产地,以便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洛克菲勒来到了产油区,眼前的一切让他震惊:高耸的井架、凌乱的船舱、奇形怪状的打井设备、储油罐随处可见,一片狼藉。这种情况让洛克菲勒有些沮丧。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他看到了盲目开采背后的潜在危机。

冷静的洛克菲勒并没有急着回去向克利夫兰的商界汇报调查结果,而是留在产油区的美国酒店做进一步的实地调查。他每天看报纸上的市场行情,静静的听着焦急健谈的石油商人的叙述,认真的做着详细的笔记。而他自己就像金子一样珍贵,永远不会泄露自己的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后,他回到了克利夫兰。他劝商人不要投资原油生产,因为那里有72口油井,日产量为1135桶,对石油的需求有限,所以石油市场必然下跌,这是盲目开采的必然结果。他警告说,如果你想创造事业,你必须学会等待,而耐心是取胜的前提。

果然如洛克菲勒所料,“先驱赚不到钱。”疯狂钻油的结果是油价连连下跌,每桶原油从原来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石油先驱被一个接一个地打败了。

三年后,当原油一次次暴跌时,洛克菲勒认为是时候投资石油了,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与克拉克投资4000美元,与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斯合伙开办了一家炼油厂。安德鲁斯用一种新技术提炼煤油,使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迅速发展。

此时的洛克菲勒虽然才二十出头,但做生意已经相当有经验了。他很欣赏那些马拉松选手夺冠的策略,就是让别人领先,抓住机会给他惊喜,后来居上是最明智的。耐心等待,冷静观察一段时间后,他决定放手。但他的合作者克拉克在这一刻犹豫不决,不敢冒险。两人在石油业务决策上产生严重分歧,最终不得不分道扬镳。

两人都知道石油前途光明,在拍卖公司产权时都不会放弃自己原来经纪公司在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权。互相竞价的场面非常激烈。两人起价500美元,出价最高的人将购买股权。洛克菲勒已经下定决心投资石油生意,所以每次都不惜出价高于克拉克。当价格标签达到5万美元时,他们都意识到价格已经大大超过了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是价格还在上涨,6万美元,7万美元...当克拉克有气无力地喊出72000美元时,洛克菲勒板着脸出价“72500美元”。克拉克难过地说:“我不会再涨价了,约翰。这个股权就是你的了。”然后他走开了。

26岁的洛克菲勒最终获胜。他后来回忆起这个决定性的时刻说:“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大的决定。”此后,他将公司名称改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他的石油事业。

洛克菲勒迅速扩大了他的炼油设备,将石油日产量提高到500桶,年销售额超过了一百万美元。洛克菲勒的公司成为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公司。丑小鸭最后变成了白天鹅。

当时的石油行业,秩序还很混乱,生产过剩,质量低劣,价格混乱...激烈的竞争已经出现,洛克菲勒的公司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船,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

高瞻远瞩的洛克菲勒意识到,他必须扩大自己的业务,这样这艘航船才能抵御风浪的冲击。他果断说服弟弟威廉加盟,成立了第二家炼油公司,并派他去纽约经营石油进出口贸易,以便尽快打开欧洲市场。威廉动身去纽约之前,兄弟俩交心畅谈,雄心勃勃地许下誓言:“我们要扩张,再扩张。我们拥有的资金越多,我们的发展资本就越丰富。我们将主宰世界!”

虽然洛克菲勒当时对自己要创建的“超级帝国”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但他对企业和个人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在克利夫兰总部,指挥全局,应对一切挑战。

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扩大市场,首要的是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削减成本,降低价格。他从银行贷款,建了一个新的“标准”炼油厂,生产标准煤油,很受人们欢迎。

从一开始,他就把注意力转向了国际市场。他在纽约开设了一个办事处,向东海岸和海外销售公司的产品。他尽可能削减成本,比如自制油桶,还买了一家化工公司制造炼油用硫酸。为了避免支付铁路运输费用,他还买了油轮和输油管。年轻时储蓄的习惯被洛克菲勒用在了生产上,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洛克菲勒热衷于公司的合并。他联合了两个资金雄厚、声誉卓著的投资伙伴。三年后,也就是1870 10年10月10年,一家资本为100万美元的新公司成立了,它的名字叫标准石油公司。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约翰·洛克菲勒收购1/34顶级公司股权时年仅30岁。

科学的管理、精细的管理和优质的产品为标准石油公司赢得了声誉,具有坚实的竞争力。洛克菲勒1865刚进入石油行业的时候,克利夫兰有55家炼油厂。到187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立时,只有26人幸存。1872年末,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这26家炼油厂中的21。

洛克菲勒强调效率,讨厌浪费能源、成本和利润的不必要的竞争。他痛恨现在盛行的一次次降价,直到把竞争对手赶出行业,然后随意涨价的竞争模式。他向竞争对手提供现金或标准公司的股票,以换取他们炼油厂的所有权,结果大多数人同意将工厂卖给标准公司。可以说,他是理解合并价值的先驱。在合并公司的同时,洛克菲勒还招募了一批有能力的人,成为他的得力助手。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个价值远远超过所有被并购的公司。”

洛克菲勒通过兼并的方式买下了全国各地的炼油厂。到1879年底,标准公司作为法人,成立仅9年就控制了全国炼油行业90%的份额。到1880,美国生产的95%的石油都是由标准石油公司提炼的。自美国历史以来,还没有哪家企业如此彻底地垄断了市场。

随着洛克菲勒石油帝国的发展,其庞大的规模所带来的不可控危险也越来越严重。洛克菲勒显然看到了这一弊病,并予以重视。

就在这时,洛克菲勒在一份公开出版物上发现了一篇文章,文章写道:“小商人的时代已经结束,大企业的时代正在到来。”他觉得这与他的垄断思想不谋而合,于是对文章高度评价,并聘请文章作者多德担任法律顾问,月薪高达500美元。

多德是一名年轻的律师。走红后,他想尽办法为洛克菲勒的公司寻找法律漏洞。有一天,他在仔细研究《英国法案》中的信托制度时,突然灵机一动,提出了垄断组织“信托”的概念。

所谓“信任”,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企业不再各自为政,而是以高度联盟的形式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企业集团。这种形式比原来的“卡特尔”垄断性强得多,即独立企业为了掌握市场,在生产和销售上形成统一战线的方式。

在多德“信托”理论的指导下,洛克菲勒于1882年10月20日召开了“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大会,并组成了一个9人的“受托人委员会”,掌管着标准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全部股票。洛克菲勒自然成了委员会的主席。随后,理事会发放了70万份信托通讯录,洛克菲勒等四人单独拥有超过46万份,占总数的2/3。就这样,洛克菲勒如愿以偿,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合资企业——托拉斯。在这种信任结构下,洛克菲勒兼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全国炼油行业80%的份额和输油管道业务的90%。

托拉斯迅速遍布美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占据了美国经济的90%。显然,洛克菲勒成功地创造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垄断时代。

65438+20世纪80年代,标准石油公司进一步将海外市场拓展到西欧和中国。美国的技术使得标准石油公司的产品优于欧洲人,因此标准石油公司赢得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煤油市场。在中国,标准公司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它分发了数以百万计的廉价油灯,使中国人民能够从标准公司购买并点燃煤油。它被称为“点燃亚洲之光”。就这样,标准公司一步步把石油市场从欧洲扩展到亚洲,再扩展到全世界。

1884年,洛克菲勒将标准公司总部从克里夫兰迁至纽约百老汇街26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约翰·洛克菲勒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石油大王”。标准石油公司几经更名,最后命名为美孚石油公司。

1896年,洛克菲勒离开纽约总部,秘密搬到博坎铁克庄园。他退休了。这一年他才57岁,正值壮年。你为什么急着回来?有人说他有负罪感。洛克菲勒成功的背后,确实有很多同行倒闭破产,饱受他的丛林垄断之苦。据说他患有严重的消化功能障碍。40年来,他要的是钱而不是命,以至于不得不积劳成疾退休。这是什么?恐怕谁也说不准。

洛克菲勒退休后又活了41年。退休后,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上。自65438+90年代以来,他每年的捐款超过1万美元。1913成立洛克菲勒基金会,负责捐款。他的捐款总额达5亿美元。有些人对此表示尊重和感谢,但也有人说这是为了弥补他自己深深的罪孽,出于愧疚。一名公理会牧师谴责洛克菲勒的6.5438亿+美元捐款是“脏钱”,拒绝接受。

在谣言的影响下,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信托公司也被迫解体,被分解成38家新公司,至今仍是美国工业的巨头。

1937年5月23日,98岁的洛克斐勒在他奥蒙德海滩的别墅中去世。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事业。洛克菲勒家族已经成为美国十大超级富豪之一,也是当今美国最知名的家族之一。他的孙子纳尔逊·洛克菲勒曾是美国副总统,而他的另一个孙子大卫·洛克菲勒是一位著名的银行家。洛克菲勒家族现在有多少财富,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