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争抢玩具
(此图来自网络)
儿童争抢行为的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对幼儿在园生活的观察和对多位教师的访谈发现,争抢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中均有发生,其原因与幼儿的性格、心理特点和环境氛围密切相关。
(a)为了获得货物
抢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满足个人喜好,一种是因为商品短缺。
幼儿喜欢某些物品时,往往会不顾周围人的感受,据为己有,从而产生竞争。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伴交往策略,无法实现他人的观点,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和协商。只有通过争夺商品所有权,他们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孩子数量太多,物资不够的时候,也容易争抢。无论在游戏、体育还是学习活动中,一旦老师提供的活动资料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就很容易出现争夺一个物品的情况。有时候奋斗不是孩子的主观意志,而是完成工作或游戏所必须的。
(二)表达自己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脾气急躁、表达欲强、能力突出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或承担操作任务时也会争抢,这在中大班的孩子中较为常见,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孩子的表达欲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提升,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老师肯定孩子的行为时,孩子就会受到鼓励,于是通过“竞争”获得了表现自己、挽回“荣誉”的机会。教师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表达欲,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孩子适当表达。
(3)解决问题
会有解决问题的竞争吗?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最初的小组合作中。中大班的孩子刚开始以团队的形式体验任务,当组内成员意见不一致时,就会出现思想斗争。所谓“意识斗争”,就是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希望别人能支持和相信自己,采用自己的方法。由此产生的矛盾如果不能妥善协调,不仅会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默契,也不利于交往过程中谦逊得体的培养。
(4)模仿同龄人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模仿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处于成长阶段,具有好奇心强、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的特点。比如“我也是……”行为的发生在语言上体现了其模仿性,而儿童行为的模仿性更多:当一个孩子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时,即使不是他喜欢的,其他孩子也会受到同龄人的影响,视其为珍宝,从而引发广泛的竞争(所有)
(5)帮助他人
在中大班孩子一天的活动中,老师会邀请孩子帮助完成一些任务,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工作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在运动中请小朋友搬运器材,在日常活动中请小朋友做值日生,帮老师一起摆桌椅餐具。孩子们总是乐于参与这些活动,并乐于帮助他人。有时候几个孩子要搬运同一个物品,不经意间就会发生争斗。这不是故意的,而是选择的方法不合适。
二、处理不同竞争行为原因的方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班孩子争抢商品。
午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1班的孩子们玩着自家带来的玩具。大军看到玩具筐里是思思带来的电动娃娃,就拿起来玩。思思看见了,马上跑过去把娃娃拿回来,大声说:“这是我的!””君君说,“我先玩一会儿!" "思思说:"不!我带来了这个。你不能玩!”.....两个孩子手里的玩具被抢走,老师不得不出面干预。
& gt& gt& gt& gt& gt& gt老师的处理方式:
对玩具的主人有几种引导语:
(1)你的玩具真有趣。要不要其他朋友一起玩,让他们知道有多好玩?(鼓励孩子大胆交流。)
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你的新玩具吗?(激发孩子的分享意识。)
(3)如果你把你的玩具送给其他朋友,他们以后也会把他们好玩的玩具送给你!引导孩子理解交换的意义。)
玩具的竞争对手可以这样引导:
(1)这个玩具不是你的。想玩应该怎么说?启发孩子使用礼貌语言。)
(2)拿走别人的玩具,别人没有玩具怎么办?(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3)等她玩完了你可以让她借给你!(提醒孩子耐心等待。)
案例二:物品数量不足时,导致竞争。
在构造游戏时,老师提供了几盒积木让孩子们拼起来。亮亮想做一个生日蛋糕,但是他缺少五根长的木头来做蜡烛。他看到同桌的乐乐手里有几块长的,想都没想就拿了过去。乐乐抓着积木不放,他们吵了起来...
& gt& gt& gt& gt& gt& gt老师的处理方式:
(1)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素材。
(2)鼓励孩子尝试使用替代品。比如用平块代替长块做蜡烛。
(3)引导幼儿相互配合完成组装。你可以先问乐乐她在做什么,或者你可以让亮亮邀请乐乐一起做一个蛋糕。
案例3:自我表达的斗争
在一次研究水的浮力的科学教育活动中,老师问:“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会沉?”很多小朋友都抢着回答,活动室顿时热闹起来。当老师示意举手回答时,所有的孩子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有的孩子甚至离开座位,冲到老师面前要答案。
这样一个探索性的题目,无疑激起了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当他发现自己可以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就更加渴望表现出来。
& gt& gt& gt& gt& gt& gt老师的处理方式:
在保护孩子表达欲望的同时,引导孩子寻找表达的机会。
(1)帮助孩子理解倾听的意义。你可以对孩子说:也许有些答案你不知道。来听听别人的回答吧!
(2)表扬孩子的积极行为,安慰孩子:“别急,请回答下一个!”尽量给每个举手的孩子平等的表演机会。
案例4:解题竞赛
在1班,孩子们在一个竞赛小组中一起制作一个拼图。杨洋想把它拼在一起,然后贴在地板上,而丁丁拿起一块来贴。杨洋必须撕掉粘贴的东西,并告诉丁丁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去做。结果,两分钟过去了,这一组的一块拼图还没有完成。
& gt& gt& gt& gt& gt& gt老师的处理方式:
(1)缓解孩子的焦虑,鼓励孩子互相学习。可以让孩子先思考哪种方式更快。
(2)引导孩子一起努力,支持孩子试错。对于不服气的孩子,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实验,帮助他们感受到合作可以提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案例五:模仿同伴行为导致竞争。
一种新的材料投入到区域活动中,很多小朋友在游戏过程中争相尝试,一些平时不喜欢这种游戏的小朋友也挤在其中。
& gt& gt& gt& gt& gt& gt老师的处理方式:
(1)找一个不竞争的孩子做榜样,引导其他孩子向他学习。
(2)让孩子分析自己模仿的动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真实意图和需求。
案例6:帮助他人引发竞争。
在练习中,老师让孩子们自己移动一个垫子。结果六个孩子一起冲向垫子,那个并不重的垫子却因为几个孩子往不同方向拉而卡在了原地,无法前进。
& gt& gt& gt& gt& gt& gt老师的处理方式:
既不能抹杀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和热爱劳动的积极心理,又能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让孩子在应该是值日生的那一天完成工作,遵守值日规则。
(2)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先引导他们稍微思考一下怎么分工再帮忙,这样既轻松又高效。比如一个可以两个人抬的垫子,不需要五六个人一起抬,就不会有竞争。
可见,正常情况下的争抢是应该停止和调整的,而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争抢则有助于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习得。比如对解决问题、表达自己、帮助他人的争夺,完全是“事出有因”,老师可以借此机会帮助孩子掌握更恰当的行为。因此,教师不应将不同前提背景下的竞争行为一概而论。他们必须从儿童个体出发,了解事件的始末,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从而提高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