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赞美我的朋友”对话活动的设计思路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家庭中两三个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面对孩子多的问题,父母总是在家里打打闹闹,却又有点不知所措,无可奈何。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家长和我反馈同一个问题:“家里的小的不懂事,大的不懂放。他们总是在家里跟弟弟(妹妹)较劲,不让弟弟(妹妹)有什么事。”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上课的时候经常听到小朋友抱怨:“XX刚才推了我,XX漱口的时候把水弄到镜子上了,XX把我盖的楼撞倒了……”
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不理解的时期,心理发展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思维以自我为中心。当他们遇到不能满足自己心意的事情,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欣赏时,会选择抱怨来引起父母/老师的注意。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的正确方式,掌握与人和谐沟通的艺术呢?
这学期,我们班三位老师以孩子们最亲密的朋友为出发点,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设计了一系列名为“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
营造真实的互动场景,让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尝试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学会多听别人的意见,愿意主动与朋友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开展丰富的教育和游戏活动,帮助孩子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尝试用表扬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第二,谈话内容的选择
通过和孩子的交谈,我们也知道孩子是有经验的:他们在幼儿园都有自己的朋友,知道朋友是愿意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的人。
但是他们并不熟悉和了解朋友的喜好和优点,也从来没有对朋友说过赞美的话。
为了帮助孩子更熟悉和了解周围的朋友,学会用赞美的话与人交流,结交更多的朋友。我们在主题活动——“赞美我的朋友”下开展了本次分活动。
活动一开始,我们就创设有趣的声音情境,调动孩子的听觉感官,通过听不同的声音,帮助孩子熟悉自己的朋友。
通过观看朋友和我的感人瞬间,可以帮助孩子从情感和生活中的小事更好地了解朋友。帮助他们提取重要的谈话信息,鼓励孩子和朋友讨论一个话题,发现朋友的优点,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和优美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最后,老师和孩子一起做总结。把孩子说的好方法、好听的句子、单词总结出来,形成一个小绘本故事,放在书区。并鼓励孩子不断补充和丰富故事内容,记录故事绘画。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老师还会设计分层次的问题,引导孩子学会认真倾听与朋友的交谈,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朋友,引导孩子用更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孩子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接下来我就说说我活动的设计思路:
第三,对话活动的设计
对话活动“赞美我的朋友”(中产阶级)
(1)活动目标
1.结合自己对朋友的理解,围绕“夸我朋友”这个话题展开,保持正题。
2.在会话活动中,使用以下句型
3.引导孩子学会认真倾听与朋友的对话,愿意倾听和借鉴他人的观点。
(二)活动的重点和难度
重点:引导孩子围绕一个话题说话,用相对完整的句型表达自己的想法。
困难:能认真倾听同龄人的想法,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大胆表达。
(3)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幻灯片、录音、视频、记录表格、儿童照片以及“我和朋友的故事”短片
体验准备:
熟悉班友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声和爱好;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词汇(简单形容词)经验。
(4)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吸引孩子的兴趣
1.播放米妙苗家的音频,鼓励孩子大胆猜测,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学习。
教师导读:小朋友,这是谁的声音?你是怎么听到的?你熟悉谁的声音?请学习。
2.引出神秘的音箱,帮助孩子熟悉班里的朋友。
(1)教师导读:米奇和他的朋友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我们去看看吧!
(2)老师依次打开动物手中的音箱。请听孩子们说。他是谁?你是怎么区分的?围绕这个句子:我的朋友听起来像什么...(小朋友猜完后,老师打开音箱,我们来看看是谁的视频,验证一下小朋友刚才的猜测)
3.老师总结:每个孩子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似乎我们对朋友很熟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下面的游戏吧!
二、引入谈话活动,播放ppt,和孩子一起回忆生活中美好的片段。
1.请用照片赞一下你的朋友。
老师问:照片里是谁?他在做什么?你认为他做得好吗?你能结合这张照片赞美他吗?
2.老师引导孩子用“你…你…”的句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老师用图画把孩子们说的话记录在表格里。
4.教师总结:
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很强壮,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有的孩子有自己的特长,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有的孩子喜欢关心别人,能给大家送去温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你是否也发现了朋友身上的优点?让我们一起分组讨论。
儿歌规则:
说话的时候要有礼貌,别人说话要认真听。
你说完,我来说,不要插嘴,遵守规则?
有想法,敢说,爱表达,更快乐。
第三,围绕话题分组谈论。
1.当孩子们在分组交谈时,老师可以滚动播放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的照片,帮助孩子们记住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激发他们赞美朋友的欲望。
2.老师把一些照片放在桌面上,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孩子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朋友的外在特征和特长。
3.老师可以用照片和问题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孩子维持谈话的话题。
4.鼓励孩子把自己说的话记录下来,避免忘记。
教师指南:请尽量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如果孩子不会画画,老师可以用语言、手势等方式进行启发和引导)
5.分组分享
教师肯定他们的想法,并使用……的句型来鼓励孩子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
第四,总结拓展
(1)教师总结对话,评价对话的表现。
(2)教师扩展对话
总结孩子讲的好方法、好听的句子、单词,形成一个小绘本故事,放在书区鼓励孩子不断补充和丰富故事内容来记录故事画。
我和朋友分享这个教案的时候,她问了我这个问题:你觉得大家会对这个语言活动有什么异议吗?觉得这是社交活动?
面对她的问题,我也深思了:这个活动来源于中产阶级孩子真实的沟通问题,中产阶级的社会目标已经提到:给孩子创造沟通的机会,体验沟通的快乐。如何帮助孩子自然度过这个时期,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或许,我们会设立角色区,给孩子交流的空间和机会;将开展主题活动,结合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学习如何与人沟通。
这一节的语言活动是主题下的一个分支点,不是孤立的活动,它在主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的教学活动设计围绕语言领域的目标展开。孩子可以通过活动看到别人的优点,并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让他们不仅仅停留在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