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矩形”幼儿园教案
“认识长方形”幼儿园教案1活动目标:
1.理解矩形及其与正方形相比的特点。
2.激发学习图形学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3.体验数学小组游戏的快乐。
4.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孩子每人有1张方形纸和长方形纸,以及各种长方形的物体。
活动流程:
感知矩形——更积极和矩形——并寻找矩形。
活动流程:
感知矩形:它看起来像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非常有用。
比较直角和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里的两张纸上找出自己认识的正方形纸,用折线法比较正方形的四边长和四个角的大小。引导幼儿用折纸法比较这张纸的两面,让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点。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谈论它们的不同之处。相对的两条边是等长的正方形,而相邻的两条边是不等长的长方形。(儿童学会说)
找矩形:门窗都是矩形,还有什么是矩形?(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
我对学习矩形很感兴趣。老师一拿出例子,孩子们就能准确说出它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都可以描述出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都可以清晰的分辨出来。
教学反思:
1,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
“认识长方形”幼儿园教案2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一个长方形(四边四角)的特征。
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焦点:初步感知矩形的特征
活动难度:正确粘贴相应大小的矩形
活动准备:一些与课件房子图形中的空间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香贴。
活动流程:
一,初步了解和感知矩形的特征
1,看课件。老师:今天,一个图形宝宝要来给孩子们表演。想知道是谁吗?(矩形)
在游戏中介绍矩形的特点。
2.孩子们记得我吗?现在让我们玩一个魔术游戏,看看我能变出什么来(然后看课件),并谈谈哪些是矩形。
3.在教室里寻找长方形
4.现在长方形宝宝要表演了。它是做什么的?(转身翻筋斗)
第二,感知不同的矩形
长方形婴儿翻筋斗到长方形家。长方形的家里有哪些长方形?
(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绿的...)这些长方形的宝贝有相同的地方吗?
第三,动手操作
1.现在矩形宝宝听说有一只小动物需要他的帮助。他想和孩子们说再见。
2.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去看看吧。
3.展示房子地图。原来小动物的房子被风吹坏了,有些地方需要补。孩子们,你们愿意帮助小动物吗?(提示孩子选择合适的矩形来填充房子)。
活动结束
“认识矩形”幼儿园教案3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正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
2.引导孩子根据特点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3.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食物,并学会分辨。
二、活动准备
1,数学课件《认识矩形》
2、儿童操作卡
3.一张正方形卡片和一张长方形卡片。
4.矩形泡沫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情况介绍,小熊在墙上挂了很多图片,好漂亮!你看到这些相框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
2.教师带领孩子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1)教师出示长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说出长方形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出示正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说出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
3.老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进行交流和探索。
(1)取出操作卡上的矩形和正方形卡片,识别矩形。
(2)取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泡沫,识别正方形和长方形。
4.教师指导孩子进行实际操作和接触。
结合课件游戏王国,教师引导孩子将图形和物体对应起来。
5、操作练习完成后,结合课件宝贝探索环节,再次引导幼儿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四,活动延伸
老师可以在活动区放方形盒子,将方形卡片放入立方体盒子,将矩形卡片放入长方体盒子。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摘要
正方形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等长,两组长方形的对边等长。
“认识矩形”幼儿园教案4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矩形物体。
2.发音标准,敢于用中文表达你看到的形状。
3.激发孩子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敢于并愿意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意愿。
要准备的活动
1,多个不同尺寸和颜色的圆形纸板。
2.几种不同大小和颜色的长方形卡片。
3.小红花
活动过程
首先,扩展部分
1.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形和长方形的图案。让孩子们说出他们所指的线条。
2.老师把幼儿园带到角落里认识图形。
3.老师让孩子们找朋友做长方形的图片,把相同的图片放在一起,放在纸箱里。
4.为这项活动分组。
5.老师引导孩子在教室里寻找长方形的物体。如黑板、桌面、电视、门窗等。
6、引导孩子说出名句:
长方形桌子,
一块长方形的黑板,
矩形窗口
第二,结尾部分
让孩子用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比较谁画得最好、最像、最漂亮。老师表扬优秀的孩子,并贴上小红花。
教学反思
1,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2.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老师给予的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
“认识矩形”幼儿园教案5一、活动目标:
1,学会用自然测量法测量长方形的边长,感知长方形的特征,找出生活中与长方形相似的物体。
2.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
3.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长的和正方形的纸板各为1(长方形的宽度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同样长度和粗细的红绿棍各为1,其长度为长方形宽度的一半。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和理解正方形。
1,老师出示正方形纸板,问: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看起来像什么?
2.你怎么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等长?除了用眼睛看还能知道什么?(将正方形贴在黑板上,演示用棍子测量正方形的边长)
(2)测量矩形。
1.老师出示长方形卡片,问:这是什么图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有哪些相似之处?
(老师在长方形卡片的背面贴上一个磁钉,在黑板上展示长方形,并在黑板上演示长方形的特点,与正方形卡片进行对比。长方形有四个和正方形一样大的角,但是它的四条边不一样长。)
2.展示红色和绿色的棍子,演示并验证两根棍子长度相同。
3.孩子要测量长方形的边长吗?老师演示测量长方形的边:将红棒的一端对准边,棒和边要靠在一起。接下来,把绿棒靠近红棒,不能有重叠,不能有空隙。第三部分,把前面的空棍子拿出来放在绿棍子后面,记得画几根棍子。
4.长方形的长边上有多少根棍子?能用数字表示的有多少?
5.让一个孩子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测量长方形短边的长度,并引导其他孩子观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6.现在你知道长方形是什么样子了吗?四个角大小相同,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同,相邻的两条边长度不同。这样的图形叫做矩形。
(3)寻找矩形物体。
1.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教室。什么物体是长方形的?(比如墙壁、桌子、窗户等。).)
2.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长方形的物体。请孩子回家在外面玩的时候观察一下。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
“认识矩形”幼儿园教案6一、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
二、活动准备:
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两个长方形(一个一边有四种颜色,另一个一边有相同的颜色);每个孩子一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长方形的宽度和正方形的边长一样)。
3.有两个“小客人”: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份。
三。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对图形比较的兴趣。
2、能发现周围环境中的长方形物体。
3、认识矩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矩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
四、教学过程:
(一)开头:
活动导入:猜测。
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好朋友。它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四条边的长度相同,四个角的大小相同。孩子们,猜猜是谁?(孩子回答)
(2)基础部分:
1.播放课件,展示正方形,加深孩子对正方形的认识。
老师:请闭上眼睛,老师会把它请出来的!(展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拍手)。
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方。我有四条边,它们一样长。我有四个同样大小的角。
老师:孩子,正方形说它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通过测量和折叠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展示一个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用一张和它的边一样长的纸来测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的长度相等。通过折叠,他们知道有四个角,而且四个角的大小是一样的。(引导幼儿谈论广场的特点)幼儿一起拍手谈论特点。
老师总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的长度相等,四个角的大小相等。
3.展示长方形玩偶,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老师:方娃娃也请了好朋友。你认为是谁?(长方形)你觉得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儿童讲述)通过折叠让儿童知道有四个角,四个角大小相同。通过测量和折叠,我们知道一个长方形有四条边,边长相等。(引导幼儿说出一个长方形的特征。)小朋友一起拍手说出特点。
老师总结:有4个长方形。
四个角一样大,有四条边,对边一样长。
4、儿童操作,加深理解。
老师:老师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折一下,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不同?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先引导孩子说话,再总结:相似之处:都有四个角,彼此一样大,都有四个边。区别:正方形的四条边等长,长方形的对边等长。
6、游戏巩固:给小客人送吃的。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饼干。
7、联想搜索:启发孩子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长方形。
(3)结论部分:
请孩子们向外寻找一个看起来像长方形的东西。
“认识长方形”幼儿园教案7教材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目前水平,通过贴近生活的方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在了解正方形特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矩形的特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发现矩形的特点。有助于拓展孩子的阅历和视野。形成同伴合作、群体探索、发现和创造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可以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能迁移已有的学习正方形的经验,利用对折法探究矩形的主要特征。
3.形成同伴合作、群体探索、发现和创造的意识。
活动准备:
1,1大网格图。
2、儿童每人1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
3.团队制作网格图需要的材料:不同大小和颜色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胶带、剪刀等。
活动流程:
1,引导幼儿使用折叠的方法,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探索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复习正方形的主要特征:先对角折叠,再对角折叠,四条边被感知为等长;通过对角折叠,然后对角折叠,四个角被感知为相同的大小。要知道正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四条边的长度相同,四个角的大小也相同。
2)利用迁移折叠正方形的方法,探索矩形的特点:通过对角折叠,相邻的两条边不等长,通过边折叠,相对的两条边等长;通过折叠边缘,然后折叠边缘,四个角被感知为相同的大小。
总结:长方形有四个角和四条边。每组对边长度相同,四个角大小相同。
2.展示大格子图,引导幼儿玩“跳格子”游戏,正确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1)请幼儿观察大格子图,判断哪个是正方形,哪个是长方形,并说明原因。
2)孩子们分组玩跳棋游戏。
玩法:遇到正方形用一只脚跳,遇到长方形用两只脚跳,看哪组跳得对又快。
3.引导幼儿分组设计一个网格图,可以转移已有的学习矩形的经验,大胆创造。
1)引导幼儿分组合作,使用老师提供的方形纸,在地面上拼成、组合或设计。
网格图,然后用胶带粘上。
2)介绍这一组的设计,说说格子图用了哪些图形,分别有多少。
活动扩展:
引导孩子谈论他们平日里看到的长方形的东西,比如窗户和书。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图形。
地区活动:装扮你的新家
活动目标:
喜欢利用各种废旧材料,通过剪、贴、画等方法,创造性地制作简单的装饰品来美化教室
活动材料:
一张锥形彩纸,10彩色纸条,不干胶图片,一根红色线绳,一卷红色绉纸,双面胶,各种废旧材料,天然材料。
活动流程:
1.让孩子们找到并谈论班上哪里可以穿得更漂亮。
2.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剪、贴、画,创造性地制作装饰品来装扮教室,如制作花串、旋转伞、康乃馨等。
户外活动:小型伞兵
活动目标:
1,练习从20~25 cm的高度起跳,轻轻落地,保持平衡,发展弹跳能力。
2.感受小伞兵勇敢无畏的精神,形成良好的指挥素质。
活动材料:
每人准备1条方巾,把相邻的两个角连接起来,戴在头上当降落伞。每人1把小椅子,放在两边。
活动流程:
把椅子放在两边,孩子们分两队站在椅子上。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在听指令的同时轻轻跳跃,保持平衡。
游戏开始,老师说:“现在我们将飞机飞向天空,进行一次正式的演习。每架飞机都准备好了。我们走吧!孩子在机场自由飞翔,飞机飞入云端(原地旋转),飞机飞出云端,回到机舱入口(椅子)准备跳伞,从椅子上跳下来,游戏重复。
“认识矩形”幼儿园教案8活动内容认识矩形
关键领域数学
相关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识别和比较,引导幼儿感知矩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孩子学会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3.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知矩形的特性。
2.难点:会根据图形特征分类。
要准备的活动
1,几个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首先,展示几何图形,让孩子识别。
老师:“孩子们,黑板上的数字是什么?”(圆形、方形)
第二,图形分类。
老师:“黑板上有这么多图形。谁来把同样的数字放在一起,数一数有多少?”
第三,认识长方形。
1,老师的手指是长方形的,“这是什么图形?哪里和正方形一样,哪里不一样?(都是四边四角;正方形的每条边都一样长,而长方形的每条边都不一样。)"
2.老师可以在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孩子观察它们的区别。
第四,通过折叠验证:
要知道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等长,左右两边等长。"
1,老师:“现在,请比较长方形的长边。比较短边是不是一样长?”
2.总结: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等长,左右两边也等长。所有的四个角都一样大。
第五,儿童操作。
1.请拿一张绘图纸,把它剪成长方形。
2.给矩形上色。看图片。请给长方形涂上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