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运动会

▲图片拍摄于遂宁老家。

这是蓝茵玫瑰更新的第377个图文。

◆ ?◆?◆

蓝色玫瑰图案

1

这是我的童年吗?

在一条满是绿色的乡间小路上,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正快乐地跑着。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路的尽头就是家。

傍晚天快黑的时候,在外面玩的鸡鸭陆续回来了,炉子上的烟开始慢慢上升。在妈妈做好饭之前,小女孩已经跑到邻居家和朋友们玩游戏了。当然,她也会看电视,尽管她已经忘记了长大后电视里放的是什么。

突然,房间里一片漆黑,停电了,电视失去了音响。月光下,人们开始拿着小板凳和手电筒,来到村里的一块空地上,谈论他们的家庭。你回去的时候,别忘了在村子西边的小店里买些蜡烛。

随着人群的散去,村子渐渐安静下来,偶尔有几只狗在夜色中吠叫。随着几声乌鸦叫,村子开始在晨雾中醒来。当小女孩还在睡觉的时候,她的妈妈正忙着打扫医院和外面,她的爸爸一直在地里干活。

睡懒觉的小女孩没来得及喝妈妈煮的南瓜粥。她只是匆匆卷起一个煎饼,拎起书包,朝学校走去。她一直觉得妈妈做的煎饼太厚,没有邻居做的好吃,可是长大了,想吃妈妈自己烤的煎饼的时候,妈妈年纪大了,烤不动了。

这是我熟悉的童年。或许,也是你的童年。

▲图片拍摄于遂宁老家。

2

什么是家乡?有人说,家乡是一个小时候想逃离,长大后想回去,却回不去的地方。

也许是因为离家太久,我们总是对乡村想得太多,但回去后发现自己对它并不熟悉。

小时候只有几个老人守着充满欢声笑语的房子。有几户人家门前杂草丛生,屋顶的瓦片已经脱落。

过年期间短暂的兴奋,就像一个开关按钮。结束后,他们回到各自的“城市”生活。甚至在没有疫情的时候,回家的时候,对儿时的伙伴更加陌生和熟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文化,让我们渐行渐远。

是的,我们很了解对方,但我们无话可说。

▲图片拍摄于华联村田家。

有时候觉得很幸运,我现在生活的第二故乡有自己的特产资源,有山有水,空心化没有家乡严重。

对于这几年的创业,公公婆婆和田先生都很支持。他们支持我的想法和决定。出去学习,要么是田老师送我,要么是我婆婆开车送我去。现在我有驾照但是我不会开车。

创业其实就是利用特殊的资源(春茶,秋蟹等。)自己家自己村自己的想办法宣传销售一些农产品,也没那么伟大。

有时候,我觉得很无力。虽然我有感情,但是我没有能力做更多。

我有自己的小家庭。我是女儿,是媳妇,是妻子,是母亲。我顾不上更多,就算有再大的梦想,也只是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小心翼翼的尝试。

▲近年拍摄的村庄

有时候又觉得难过。

我们常常感叹钢筋水泥城市的冷漠,却不知道现在的农村早已在以农业为主的差序格局中,从“熟人社会”变成了“半熟人社会”,而且比例还在逐渐缩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出去打工比在土地上拼命挖更直接快捷。土地几乎不能给我们体面的生活,也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归宿。小时候,农忙时节,邻居帮忙,在打谷场聚会的场景再也无法呈现。告别了以田地为主的村庄后,人们缺少了聚在一起,一起玩乐的理由和机会。

即使我们都呆在家里,我们也很少出去。村里的80后可能不知道90后和90后。当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第一个想到上学的地方是镇上还是县城。不再是传统的小学先在村里读,初中到镇上,高中到县城。有些条件的人也会选择在县城买房。所以村里很多孩子都不认识。大部分人的活动只是在周围的几个家庭。

就像这次我和绿茶空间组织的农村电商培训活动,田老师带着我和村里20多岁的外甥女团在村里跑来跑去,讲培训信息,找有兴趣学习的年轻人报名登记信息。我们发现很多年轻人不在家,也有年轻人因为疫情留在家里。如果不是这次培训活动,田老师可能不会遇到几年不见的老同学。

▲图为华联村田家,线上培训活动报名。

我们长大了,家乡却在变老。即使是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更大的南方,也挡不住年轻人的离开。

我看到苏南大部分村庄都开始垃圾分类了。有了现代化的公共厕所,漂亮的墙画,活动广场,乡村开始注重绿化美化。苏北老家村前被污染的河水也开始处理,村里也开始配备垃圾桶,路边有简易公厕。

然而,在年轻一代对学习、毕业和工作的规划中,仍然很少有农村的痕迹。作为一个热爱农村,嫁到高淳,生活在农村的人,我多么希望村里有更多的年轻人站出来,团结起来,想想为农村做点什么,而不是一个外地媳妇独自奋斗记录。尝过苦,经历过苦,听过冷的话,但心里还是有一团小火。

何雪峰教授在《还乡》中说:“建设农村首先不是为了实现城市中产阶级的乡村梦,而是为那些仍想获得收入,从农村和农业撤退的农民提供最后的选择。对最弱势的农民群体进行乡村建设,不给城市中产阶级提供乡愁,应该是乡愁建设的基本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所有关心农民这个中国最大的群体的人,所有热爱和关心这个国家,看到它史无前例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力所能及的农村建设。”

所以,我还是不会放弃努力,用有限的力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我没有能力把村里所有的特产都卖出去,但是我可以教他们如何利用最便捷的网络来推广自己。就算没有特产卖,学会宣传,让更多人关注农村,也是有意义的。

无论这个国家如何变化,它仍然是外国旅行者心中的“天堂”。乡村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地,而是我们最后的退路。疫情期间,这种感觉更加真切。不能出门的时候,我们还是有自己的院子,在自己的小菜园里种菜。

无论农村如何变迁,那里的一方水土依然是我们记忆中温暖的源泉。如果每个人都发出一束光,乡村终将被照亮。

▲图为华联村田家,线上培训活动报名。

▲在线培训

「结束」

如果你喜欢Rose,请分享转发~”

本期作者:蓝茵玫瑰,本名童。左手抓螃蟹,右手写字,用心去发现和记录生活的美好。生于苏北,在苏南,辞职回乡扎根乡村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