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的反思:如何提高自我认同?
前段时间,微博里出现了一个热搜话题——“越是迎合,越是讨厌”。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感同身受,并举出一个又一个孤独无助的例子。
为什么要迎合别人?归根结底是对自己不够自信。
这里需要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自信?在心理学中,与之最接近的是A.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应对特定情境的能力的评价。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你的自我认同程度决定了你的自信程度。越没有安全感的人,越没有自我认同感。相反,越自信的人,自我认同感越高。自信(自我认同感强)的人都是能量高的人。这里的能量指的是绝对值。比如,有一些人很自信,但他/她的状态阴郁,对外界没有热情的回应,让人不敢靠近。他的能量指的是一个负值,但绝对值一定很高。另一方面,有些自信的人热情又有活力,有正能量的价值观,像一个小太阳,总是吸引别人靠近他/她。不管什么样的状态,只要能量的绝对值高,就一定是自我认同高的人。
为什么越是迎合越是被人讨厌?
迎合的行为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了别人,“我特别想要你,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从人性的弱点来看,被迎合的一方无论对外是否表现出“厌恶”,对被迎合的一方一定是“厌恶”的。你越是迎合它,它暴露的越清晰,被讨厌只是必然的结果。
那些“迎合别人,却很讨喜”的例子,要么不是最终的真相,即只看到暂时的表象,不展现最终的“结果”;要么是所谓的迎合行为并不是真正的“迎合”,即表现出迎合行为的一方并不是“缺乏自我认同”,而是有着足够的自我认同,主动向他人输送能量,所以能得到别人喜欢的结果。
02
是什么决定了你的自我认同感?
你可能会说:个人的价值决定了个人自我认同的水平。
这种说法也有对也有错。
根据伯恩斯的新情绪疗法,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你的感觉,也不取决于你的想法或行动。换句话说,人天生就有价值,你感受到的价值源于你对自己的态度。而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你对自己的认可程度。
自然界必然按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价值规律运行,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也老老实实地遵守这一规则,所以才会有* * *价值判断来区分和量化人的价值。作为食物链的一员,没有外在的“价值规律”,很难有人塑造自己的自我价值体系。即使大家都知道,只要改变思维,说服潜意识相信自己的“价值”,就能获得很高的自我认同,但很少有人能做到。越是被外界洗脑,越是难以走出“规则”。毕竟人很难自欺欺人的认为自己是“高价值”,除非客观条件符合外在的高价值认定。
所以,提高自信(自我认同)的常用方法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客观价值,然后深化主观价值。这是“诡计”,就看局里的人能不能识破,跳出来。
还是那句话,决定你自我认同感的是你对自己的态度,而不是你的客观价值。
03
自我认同决定一个人的幸福。
自我认同低的人,无论价值多高,还是很难感受到快乐。伯恩斯的新情绪疗法一针见血地指出,完美主义者无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会快乐。自我认同的缺失是因为自卑,但也不完全是因为自卑。
曾经在豆瓣关注过一个住在荷兰的博主。她分享了一个例子,说在她生活的阿姆斯特丹,有许多在中国被称为“屌丝”的社会年轻人。他们并不富裕,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也不高,但这些人特别自信,生活得也挺幸福。甚至和他们说话的时候,都能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优越感。就算你是社会地位高的人,他们也会看到。
这个例子很震撼。其实很久以前,我也思考过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外国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普遍都更自信,更有活力?
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我相信,他们的快乐不是来自于外在,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富足。外界对自我的“绑架”并不多。他们塑造的自我有着坚韧的内核,所以他们会给自己很高的认可。
喊了这么多年鸡汤口号,恐怕没几个人能真正“爱自己”。
04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感呢?
1)停止自我批评
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人的坏习惯。我们总是爱“自我攻击”。不要等别人用“长枪短炮”攻击你,先攻击自己——“我怎么这么笨!”“我真坏,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天啊!我什么都不是!”“他们是对的,我太坏了。”........
如果你有这种坏习惯,你自然会认为什么都不值得做。
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你的感觉,也不取决于你的想法或行动。有些想法或行为可能是积极的,他们极富创造力、自信和进取心;但是大部分都是中立的。还有一些不理智的想法或行为,只会让你深受其害,与环境格格不入。
当你情绪低落时,你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2)摒弃弱者思维,树立强者思维。
所谓摒弃弱者的思维,树立强者的思维,就是无论做什么,看任何问题,都要从最有利的方向去考虑。
正如伯恩斯的新情绪疗法所说:学会拍自己的马屁。
为什么什么事都要拍马屁?
你可能会想:家人朋友同事才是应该感激我的人!这里有几个错误。第一,即使别人无视你的努力,你也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你不能无视自己,生闷气解决不了问题。另外,就算真的有人夸你,你不信也不会听。因为它需要你的确认和真诚的接受。由于情感上的不信任,有多少发自内心的赞美被你忽略了?如果你不能正面回应别人的赞美,别人最终也会失望。他们懒得帮你纠正你的自嘲习惯,这是肯定的。这样,到最后,你怎么看待你做的事情,你会有什么样的情绪。
如上所述,你的自我认同感来自于你对自己的态度,与外界无关。树立强者思维,就是要用强者的心态对待自己,千万不要随意攻击或批评自己,这样就会陷入“弱者思维”的陷阱。
3)提升自我的外在价值,通过客观价值的提升来提升自我认同。
这虽然是个“诡计”,但也是符合人性和价值规律的“诡计”。
通过自我努力,弥补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成为一个高价值的人。外在价值提高了,人自然就自信了。一旦他们自信了,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会同步提升,对快乐的体验也会大大增强(塔罗牌效应!)。这应该是最实际、最有效、最实用的办法。
但弊端也很明显:自我认同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客观的价值标准和外界评价。一旦你把自己的价值交给外界去评判,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快乐交给了别人。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