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的内容

教育教学随笔1

经过一个多月的教学工作,我对英语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记得年轻的时候,我只是觉得当老师只需要上好课就行了。所以我小时候经常评论老师的课,认为他不好,不应该,有时候上课好像还会反抗老师。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觉得自己好不好。

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教师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一个孩子除了睡觉,其实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如何让他们喜欢上你的课,如何对孩子的父母负责,这很重要。德国教育家史迪威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技能,而在于启发、唤醒和鼓舞。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把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快乐的事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所以,作为一个新老师,我总觉得压力越来越大。每天脑子里总会出现如何教好学生的画面。比如今天,一个学生上课开小差。我拦住他后,他认真去上课了。虽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认真,但至少我没有看到他动来动去,没有打扰上课。

下课后,我和他谈心,结果发现他今天早上和他爸爸闹矛盾了。然后我反思:其实了解学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想教好,不妨走进学生的世界,可能事半功倍。

教育教学随笔2

今天我给孩子们演示了五角星怎么折,孩子们上课听得很专心。演示结束后,我请大家试一试,打个折。但王洁莹一拿到卷子就哭了:“老师,我做不到。”然后我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

我走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觉得你刚才听得很认真。胆子大一点,试试看,老师会帮忙的。”她做到了,但还是不愿意像其他孩子一样独立思考,总想依靠老师的帮助。

孩子的专注力、进取思维、动手能力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待的。这些都是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有了这些好习惯,才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益。

作为幼儿园,最基础的教学,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教师在关注孩子差异的同时,也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引导,慢慢地朝着好习惯的方向发展。

教育教学随笔3

在运动会期间,我和孩子们一起玩“网鱼”。打扮成小鱼的孩子们快乐地在我身边游来游去。但是我发现只有娇娇坐在我的位置上看着我和我的孩子们玩耍。

娇娇是我们班一个特殊的孩子。她胆小怕事,做事慢热,不信任人,总拿什么东西当依附。看得出来她也想参加我们的游戏,只是不敢参加。虽然我一直鼓励她打游戏,她还是不愿意。怎么做?我想再等她一会儿,看看她的表现。

我一边和孩子玩游戏,一边关注他们。唱“上下一会儿,像个快乐的孩子”的时候,我故意走到她身边,靠近她,抱着她,对她笑。孩子们也模仿我的动作,互相拥抱。娇娇被我们的大气所感染。反复游戏之后,在我的邀请下,她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和我们一起玩。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一个拥抱和一个微笑是让他们接受他人的最好方式。况且和老师的接触也就短短几个星期。她不想参加活动,所以我没有强迫她。因为孩子适应的快,适应的慢。让她有一个调整的过程。最后我用自然贴心的动作感动了她,让她参与到游戏中,让她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看着她的进步,我也感到无比欣慰。

教育教学随笔4

每学期开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园,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是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刚入园又爱哭又爱闹的孩子,老师不可能不耐烦。新生需要适应陌生的环境。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向他们展示环境和身边的孩子,尽早了解孩子的性格和爱好。

先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一席之地,有乐趣,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哭闹的孩子情绪会很快稳定下来,然后慢慢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作为一名幼师,要用鼓励和表扬来激励每一个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及时拥抱亲吻孩子,或者送孩子一个小礼物,让孩子从老师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和和蔼。同时要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比如:孩子的食欲和挑食情况;孩子的排便习惯;睡眠模式等等。

小班的老师不仅要多与孩子沟通,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表现,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通过沟通,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老师是值得信赖的。通过交流,老师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更好地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师。

我想,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一定要从自己的点点滴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做好每一件事,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更加周到细致的关爱,让每一个孩子成长得更加聪明可爱健康。

教育教学随笔5

幼儿园的老师用小星星、小物品奖励孩子是常有的事,这不仅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良性的激励竞争,促进孩子的上进心。作为一名幼师,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但是,一段慵懒的时光,让我对这样的奖励有了另一种理解。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例行的一周总结奖励活动。我本来想在这上面花点时间。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只彩色纸做的兔子,让他们开心。折了两只兔子,被别的事情耽误了,后来起不来了,继续折。我该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一个主意。我为什么不犯一个错误,做两只兔子和其他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星星作为奖品,让孩子自己评价,怎么奖励?

结果孩子们异常活跃,异常兴奋,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都有发言权。每次我举起一个奖,他们就告诉我这个奖应该颁给谁,为什么要颁给他。全班通过后,我把奖给了孩子,然后其他孩子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希望获奖的孩子下周努力进步。

我尝到了一次甜头,在以后的奖励活动中,我把奖励权给了孩子们。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的思维有了显著的飞跃,对各种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敢于大胆地表达出来,口语表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知道自己的缺点。

回想当初,在奖励的各种所谓外部利益的保护下,我不自觉地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把奖励的自主权自然垄断在自己身上,以老师的眼光和意识为标准来衡量幼儿的表现,以至于忽略了活动本身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容易让幼儿产生想法。

老师的标准是对的。老师说谁好谁就是好孩子,可以奖个小星星,慢慢形成更依赖老师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思想。这不是违背了我们的教育宗旨吗?多可怕啊!幸运的是,现在我终于清醒过来,走出了误区,更可喜的是,我们班的孩子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都有了自觉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