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导演的《长城》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开场白
看完长城,心情只能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至于有些人的恐怖和血腥,我觉得还好。可能长城的血腥和我害怕的不一样吧!说到血,我觉得釜山行更可怕。但是,在第一次与饕餮的战斗中,我还是能感受到这种对抗的残酷。
很多人说长城有很浓的外国大片色彩,甚至在镜头的表现上。事实上,《长城》的编剧是外国人,大家有这种感觉很正常,有中国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也是张艺谋的定位。
其实张艺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外国大片在中国和西方真的很难变现。仅仅是剧本上,他就投入了整整一年,最后《谍影重重》的编剧落幕了。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中西方想要表达的东西有时会有差异,所以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些东西是需要坚持和妥协的。所以看了几遍《长城》,可能会发现中西方对电影的解读和观念有很多不同。
但毕竟以长城为主要拍摄背景的电影,必然会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比如皇军的各种武器,战斗中各种机关的操作等等。
总的来说,长城是中西合璧,但也有碰撞。众所周知,外国电影很少把团结提升到很高的层次,这也和他们的理念有关。并不是他们认为团结不重要,而是他们认为决定性的力量在于最强大的作用,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英雄主义。
关于故事的背景
长城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四次抗饕餮之战。
第一场就打响了饕餮之战,想必震撼了不少观众,把我们带入了长城的世界观。许多俯瞰图和特写镜头的拍摄,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也为我们呈现了抗击饕餮的壮烈场面。就目前中国的电影产业而言,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这至少是中国电影的又一次崛起。
第二场饕餮,也是威廉观念开始转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斗非常重要,对中西方主角关系的信任建立,以及后续的反饕餮对策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三个场景是饕餮反抗背后的阴谋。这场抗战之后,中国和西方之间开始出现信任的裂痕。
与饕餮的第四次决战,人类与越来越聪明的饕餮之间的斗智斗勇,让作为观众的我直冒冷汗。甚至在第一场比赛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饕餮们在与人类进行了漫长的战斗后,开始玩起了人类的把戏,并且出现了将受伤的队友人性化的场景。所以最可怕的敌人应该是生命力超强,繁殖速度快,有能力吸收对手招数却只有动物本能的生物。
这四部《饕餮之战》可以说是非常流畅和过瘾,特效的制作也非常精良,这也是这类电影的一个基本要求。
关于角色
1、?景甜
在我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认为田静只是一个小角色。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我意识到田静这个角色在电影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本该是中国这边的主角,其他的中国大咖都沦为配角。田静作为影片中的一个英语人物,在中西思想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对抗,威廉的思想转变是由田静这个角色推动的。这个角色一旦表现不好,基本上整部电影就毁了。这么大的制作为什么要委托给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这个我们不知道。但按照张艺谋的说法,这是和美队一起经过严格审查选出来的女主角。
导演张艺谋说:《田静》的上映一直是他的一个烦恼。张艺谋的“心病”在于,在两个好莱坞演员眼里,他不确定田静的英语是否达标。在我看来,英语就够了,但是对这个角色的诠释还是太轻了。田静在电影中的英语水平足以匹配她的角色。首先,她是中国人。她没去过西方,不可能说得像外国人那么流利,所以对于角色本身来说,语言其实是够用的,不会太差,但也不会太多。
田静的演技也受到了批评。甚至有人说张艺谋最大的错误就是找了田静来演这个角色。这句话很残忍,但我觉得可以理解。田静的演技实在无法支撑她在影片中的重要角色。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只是服务于情绪,没有艺术感的表现。可能有人会说,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个要求太高了。如果她的角色只是配角,感情表现可能就够了,但偏偏她是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对这个角色的要求会更高。不仅是演员自身对角色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导演对这个角色的塑造和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双向失职。
我不认为田静能像章子怡、巩俐、周冬雨等张艺谋电影中的其他女主角一样,成功走上《长城》的演艺道路,因为说实话,《长城》中田静自身的角色特点并不是特别鲜明。
2、?鹿晗;白羊座
鹿晗这次在《长城》中的角色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这个角色可能比较不屑。不过在我看来,鹿晗的角色可塑性很大,可以创造的空间也很大。在外国电影中,这样的角色演得好就会在观众面前大放异彩。但由于鹿晗的演艺生涯太年轻,对演员这个职业没有深刻的自我认识,对这个角色也没有完全理解。否则这个角色可以仅次于主角。
为什么鹿晗没有完全理解角色?很简单,最后一幕,我在自己身上点燃火药的那一刻,我在鹿晗眼里什么都没看到。显然,这个角色此时此刻一定有自己的理解。
但是,退一步讲,对于一个新演员来说,他们的不足也和导演有关。张艺谋似乎并不想多刻画这个小角色,因为这个角色有利的镜头很少,只有一两个不尽如人意。我深信,只要我们善加利用,鹿晗绝对可以更好地扮演这个角色。所以张艺谋真的要对那句“没有烂演员,只有烂导演”负责。我们中国的导演太执着于主角情结,倾向于轻小角色的塑造。殊不知,小角色作用大。他们一方面可以把握观众的呼吸和影片的节奏,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个角色来表达主角身上那些不可言说的或者对比鲜明的东西。
3、?外国演员
外国演员的表演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它可能不是一场艺术表演,但人物和内心的挣扎已经可以反映出来。我们这些看过外国电影的人,其实对他们的表演非常熟悉。虽然不算高超,但是无可挑剔。他们耍了他们,但是这次找黑粉之旅让他们明白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团结和信任。但是,后来他开始感受到这种力量带来的震撼,他开始尝试去相信。
比如威廉看到那些跳下城墙和饕餮搏斗的守卫,仅仅依靠拉城墙上绳子的人的信任,他就觉得无法接受,所以他说我不会跳。甚至到最后,他也无法理解所有禁军的唯一对象是一个十几岁的皇帝。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就像纪录片《圆明园》里外国人看到的清兵,一拥而上,死在枪口下。他们不明白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疯狂。
4、?关于其他角色
对不起,一切都如我所料。这只是一种形式。他们的存在几乎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是充任皇军的王牌,以至于皇军的首领都不值得一见。即使这些角色被换掉,也不会感觉到对影片质量有什么不同。我记得黄轩只有一两句台词,特写里好像没有。
其实《长城》和很多好莱坞大片相比,角色并不多,但是我们会发现很多角色只是在剧中石沉大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比如好莱坞大片《《指环王》》,角色很多,但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塑造它的力量,只是轻重的问题,只是提醒观众这个角色的特点。我觉得这就是中国剧本和外国剧本的区别。一旦牵扯的人物太多,我们往往控制不了这种局面,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
音乐
不得不说一下长城的配乐。这个配乐也是精心制作的。非常宏大,既有史诗般的效果,又有一些中国色彩。其中的音乐《未知的秩序》充满了中国古代写的文字,却又带着西方史诗音乐的感觉哼唱,却不会让人有不协调的感觉。拉明这次是乐谱的主人?曾经为《魔兽争霸》和《火与冰:权力的游戏》做音乐的Djawadi。在音乐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长城的姿态。
摘要
所以综上所述,长城对人物的塑造还是不那么擅长的,最终只是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至于人物,还是刻画的不够深入,导致角色阵容的浪费。不过剧组有钱,我们观众也愿意接受。我们只是觉得一部剧不应该有太多没用的花瓶,这样会让整部剧看起来更饱满。现在的情况是,就角色而言,中国主角的刻画不到位,很多花瓶演员走过场,导致整部电影人物特征单薄。
先说故事中的一个瑕疵。没有错。这次的《长城》以特效和震撼场面为主。事实证明,口碑也不错。剧情发展一气呵成,非常精彩,配乐也非常华丽。不过,我觉得还是少了点软的。也许张艺谋导演觉得没必要,但我觉得总有软的东西,让观众看完这部精彩的戏能有一点理解。比如最后胜利的一角,中西主角对视(不是那种男女之爱)。或者一个慢镜头变化来反映胜利甚至死亡的场景。
看到很多影评人对长城本身的评价并不是很高,100打了70分,和《死者与少年的浪漫》一样。但不管影评人和观众怎么说,张艺谋拍出了第一部接近好莱坞大片的中国电影,足以让张艺谋导演赞不绝口,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可喜可贺的。对于我们的文化拍成好莱坞史诗大片会有什么样的视觉效果,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就像张艺谋说的,他创造了这样一个想法,未来可能会出现王艺谋、陈艺谋、吴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