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手机的时候在看什么?

最近突然感觉眼睛有些不适,怕畏光,怕疲劳,怕近视加深。意识到不对劲后非常害怕,怕眼睛瞎了。毕竟戴着15的眼镜,这还是第一次。

其实我也知道,眼睛之所以出毛病,完全是因为近段时间用眼过度。平时看手机、电脑、电视、书都很费眼,但我有一大半时间都在用手机,以至于手机成了比女朋友更亲密的“密友”。

我用手机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刷朋友圈。Aauto更快的夸我,就像一个大写的“我看过了”,很有皇帝批奏章的气势。早中午饭三顿,标准的自拍是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筷子,直直的看着前方,手机变成了下一顿,吃着鲍鱼海参浑然不觉美味。工作过程中,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必然会导致三秒钟内手机的快速拿起,然后是猛烈的刷刷。至于刷了什么,谁用过谁知道。休息时间就不用说了,低着头,很努力,比高考的时候还专注。到了睡觉时间,我舒服地躺下,又开始看手机,了解朋友的动向,最新资讯,新闻热点。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直到心满意足才能安心入睡。

每天和手机相处,以至于忘记了什么时候钱包里一分钱都没有,到处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过分依赖科技也不好。这个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在此之前,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人际关系冷漠、沉迷游戏等事情早已成为舆论焦点。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手机使用如此频繁,那么我们看手机的时候在看什么呢?

个人认为,手机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

基本功能:是手机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包括打电话、发短信、定闹钟、听歌、上网。

娱乐功能:用微信刷朋友圈,这是一个从早到晚都能做的工作,看完还觉得意犹未尽;打游戏,以前流行的王者荣耀,现在流行的旅行青蛙,都是男女通吃,总是锁住大家的眼睛;看电影,爱奇艺、腾讯等app实现了你随时随地想看就看的愿望;观看直播,短视频,如汽车快,Tik Tok,火山视频等。,都是些轻快幽默的,让你停不下来的刷。

购物功能:淘宝是个神奇的地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各种购物平台如雨后春笋,利用各种节日狂欢让大家开心买单。当然,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你也可以成为百万微信商家中的一员,也可以在buy buy里买卖。

支付功能:支付宝被誉为中国四大新发明之一,开启了日常交易的新方式。除了各大商场,就连街边卖菜的大妈都可以用支付宝和微信扫码支付。如果没有,那就真的OUT了。

资讯功能:阅读各类微信官方账号、新闻、自媒体等。相当于用手机看报纸。

学习功能:看书,学习网络课程等。

我个人时间的前三大功能是娱乐、购物和资讯,其中娱乐远远超过了另外两类,所以用手机经常让我觉得自己把时间消耗掉了,不知道意义在哪里,娱乐远远超过了实用。;

2004年,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一本名为《娱乐至死》的书。作者在书中指出,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公共话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越来越多地以娱乐的形式出现,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愿意成为娱乐的附庸。

其实在中国也是一样的。娱乐圈极其发达,综艺节目越来越多,流量明星大受追捧,新兴游戏停不下来。自媒体的兴起,平头百姓也有机会成为娱乐的焦点,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观看和制作,削弱了手机实现远距离沟通的最基本功能。

娱乐占了太多注意力,人的意志力有点弱。一不小心就会患上“手机瘾”,经常会有莫名的焦虑感,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伤害。

想象一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你晚上在干什么。那时候手机是奢侈品,电视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晚饭后,大人们会成群结队地在空地上摇着扇子纳凉,孩子们则追逐萤火虫,跑来跑去玩耍,或者津津有味地听着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事。因为吸引蚊子,我要被咬几次,但是孩子们总是很开心,很爱这个固定的节目。

为了身心健康,尽量放下手机,只保留基本功能。多看花草虫鸟,多和亲友聊天,多参加户外活动,多闻书香多思考,成为原来的自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