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猴子爬山”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的人民教师,经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编写教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怎么写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以下是我在中班整理的《猴子爬山》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猴子爬山”第1课目的:

1,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增加孩子对折纸的兴趣。

2、孩子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3、学折纸:猴子爬山。

活动准备:

1,猴子爬山的折纸例子。

2、一个手工制作的材料,一把剪刀。

活动流程:

1.老师读童谣,操作折纸范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猴子,真可爱,郭华山下来爬山,爬啊爬,爬完山就笑。

老师:小猴子爬山好玩吗?你想要这样的玩具吗?孩子想着小猴子是怎么爬山的。

2.引导幼儿分析制作方法。

3、老师讲解了演示折纸的步骤:

(1)方形纸,反面折叠。

(2)一个角向下折,另一个角向表面折。

(3)手插入中层摊开成圆锥形,腰部向内压成方形。

(4)切掉顶角,画一个猴头。两边下角沿虚线折叠,露出中间层。

(5)用猴头夹住中间层的小三角形。

(6)双手拉中间层的下角,上下角轻轻一拉,猴子就能爬上山了。

4.把材料发下去,让孩子自由地自己制作,老师会巡回辅导。

5.作业结束后,互相欣赏对方的作业。

第二课“猴子爬山”中班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学习如何看双三角。

2.培养孩子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方形纸,剪刀。

2、童书画面《猴子爬山》。

活动流程:

一、引入活动,引起孩子的兴趣。

老师表演了猴子爬山:老师表演了什么?好玩吗?这是一只猴子在爬山。你想折一个吗?

二、引导孩子学会看图形折叠双三角。

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做的。请先看图,学习折叠双三角形。

图1正方形纸,对角折叠。图2:将两个角中的一个向上折,另一个角折向对面。图3将手插入中间层,向两边拉,形成双三角形。图4:切掉一个上角,在切掉的角上画一个猴子的脸,夹在双三角的中间,抽动中间层的两边,猴子就会爬到山顶。

第三,说明要求,孩子操作,老师指导。

老师在参观过程中提醒孩子们:先看屏幕上的图标,看看第一步和第二步是怎么做的,第三步是怎么做的。折叠前看清楚每一步。折叠后轻轻拉成双三角。

第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制作过程。

2.集体玩“猴子爬山”游戏,体验闯关成功的快乐。

第三课“猴子爬山”中班游戏目标:

孩子可以根据指令改变手指动作,锻炼小手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准备:

小猴子图片

游戏流程:

首先,激发兴趣

1,谁在这里?(展示小猴子的图片)

2.伸出手和小猴子玩游戏。让我们看看谁找到的朋友最多,好吗?

第二,游戏性

小猴子爬山坡(孩子伸出小手,用食指和中指玩小猴子,从小脚背爬上山坡。)

爬到膝盖上等着(手指停在孩子膝盖上,轻轻挠。)

爬到腰部扭动(双手叉腰,扭动身体。)

爬到肩膀停下来(手指停在孩子膝盖上,轻轻挠。)

爬到耳朵边听五哥爬上山(手指暂停在孩子耳朵上轻轻拉耳朵) )

爬到头顶,转身(手指放在孩子头顶上走路)。)

轰隆隆地往下(从孩子头顶从上往下挠)

游戏重复进行。

第三,观察和引导的重点。

1,孩子是否能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孩子能否积极参与集体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