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
事实上,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起源得相当早。在第一台商用计算机出现的几年前,计算机的先驱约翰·冯·诺依曼在他的论文《复杂自动机的理论与组织》中已经勾勒出了病毒程序的蓝图。但在当时,大多数计算机专家都无法想象会有这样一个自我复制的程序。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纳(John Brunner)写了一本名为《冲击波骑士》(Shock Wave Rider)的书,首次描述了信息社会中计算机作为善恶斗争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的畅销书之一。
1977年夏天,托马斯。J.Ryan的科幻小说《P-1的青春期》成为美国畅销书。在这本书里,作者描述了一种可以在电脑里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终控制了7000个。几年后,虚拟科幻世界里的事情终于开始成为电脑用户的噩梦。
几乎与此同时,在美国著名的ATT·贝尔实验室,三个年轻人下班后玩了一个无聊的游戏:他们编写可以吃掉别人程序的程序来互相战斗。这款名为“核心战争”的游戏进一步体现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概念。
1983 165438+10月3日,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编写了一个在UNIX系统下会导致系统崩溃的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没有引起一些教授的重视和认可。科恩在论文中发表了这些程序来证明他的理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科恩的程序形成了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的概念。
然而,这个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真的被称为“病毒”,两年后它出现在《科学美国人》的一个月刊上。一位名叫A.K.Dewdney的专栏作家在讨论“核心战争”和Apple II电脑(毫无疑问,当时流行的是Apple II电脑,而在那个时候,我们熟悉的PC干脆就消失了)时,开始把这个程序称为病毒。从此,我们终于为这种传染性或破坏性的程序起了一个名字“病毒”。
第一个真正的计算机病毒
到1987,第一个计算机病毒——C-BRAIN终于诞生了(这似乎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一般来说,业界公认这是真正的特征完整的计算机病毒的始祖。这个病毒程序是由一对巴基斯坦兄弟Basit和Amjad编写的。他们在当地经营一家销售个人电脑的商店。因为本地软件盗版盛行,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自己的软件被随意盗版。只要有人窃取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攻击,吃掉盗版者硬盘上的剩余空间。
这种病毒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只是后来有有心人以C脑为蓝本制造了一些畸形病毒。其他新的病毒创作也出现了,不仅是个人,还有许多创意团体(如NuKE、Phalcon/Skism、VDV)。各种杀毒、防毒、杀毒软件和专业公司也纷纷出现。一时间,各种病毒制造和杀毒程序不断推陈出新,犹如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