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太史慈:威名昭远塞,弓马镇雄师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的时候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拥刘反曹。而孙家大体上也是反曹的,只不过经常处于隔岸观火的态度。因此刘备方的主要人物去世,常常有诗相传,曹操这边,基本只有曹操、郭嘉、荀彧几个人值得留诗感叹,东吴这边,值得写诗赞扬的,除了孙权,只有两个人,就是甘宁和太史慈。太史慈去世的时候,便有这样一首慷慨悲壮的诗。
太史慈是以一个义气深重的少年英雄的形象出现的。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少年时,就弓马娴熟,尤其以箭术为奇。北海郡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赏他,经常派人接济照顾他的母亲,他的母亲非常感激孔融,常常对儿子说,要好好报答孔融大人。那时候黄巾作乱,黄巾首领管亥带十万大军围困北海,孔融无力阻挡,想要一个人出城求援。这时候,太史慈挺身而出,杀出重围去刘备那里搬来救兵,帮助孔融解了北海之围。由此可见,太史慈是一个义薄云天、又知恩图报的人。正如他的字一样,字子义,如同他的人一样对待自己担负的使命毫无推卸,就算面对重重包围、洒下热血也要完成。
可惜的是孔融地小兵少,难以发挥太史慈的才能,于是后来他又投奔了扬州牧刘繇,那些日子里太史慈并没有得到重用,刘繇是个喜欢评点人物,说长道短的人,却恰恰也是个有眼无珠之辈,竟然看不出太史慈是个难得的人才,只让太史慈负责殿后,任用的不过是张英这些无名鼠辈,还固执地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
许子将就是许邵,就是那个发布月旦评的人。当时的人很看出身,所以得有一个权威人物对当时的杰出人物做出评点,得到这些名人的评价会对自己名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们掌握着当时的舆论导向,就跟现在的媒体一样。可叹英雄岂能只问出身?往往出身贫寒,在逆境中历练的人才能磨练人的心智,才会有不断上升的动力,使得一个人成长起来。
后来孙策逃离了袁术的掌握,在江东打出了一片天地,然而他还要面对刘繇这样一个敌人,刘繇还是不派太史慈作为主力,但是太史慈年少气盛:不相信我的能力,我偏要自己招兵买马,看看传说中的江东孙郎有多厉害!
于是在神亭这个地方,一场终极对抗上演了,两位少年英豪凭着初生牛犊的锐气在山林间比拼着真正的实力,他们从马上打到马下,从山上滚下山坡,你扯断了我的武器,我打下你的头盔,两个人打的难分难解,这一场较量无关两军交战,只是两个英雄个人之间的对话!后来孙策开玩笑的问太史慈:“假如我不幸成了阁下的俘虏,阁下会怎么处置我?“太史慈笑着指天回答:“未可知也,只有天知道!”两人相视大笑。他们可真可谓不打不相识,是真正的彼此钦佩。
这也正是后来孙策与太史慈惺惺相惜的原因,只有像孙伯符这样的好汉才是太史慈真正值得效劳的主公。而太史慈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就在此时吧! 随孙策平乌程,征严白虎,势如破竹,无人可当,前手推泰山,后手拉满月,将敌将反定在城楼之上,敌人可谓是闻风丧胆,他真可谓之间罕见之良将!
关于太史慈的武力,大家一直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是一个技术性人才。太史慈武艺高强,又以善射著称。凡被射者,应弦而倒,箭无虚发。除了武艺高强以外,他还被孙策看重的一点是他值得信赖,绝不会背信弃义。孙策派他去安抚刘繇所弃士众万余人,有人说他必定一去不复回。是的,孙策待他如兄弟,他怎可能违背誓言,抛弃旧义?
可叹这样一位盖世英豪,天不假年,《三国演义》中描写,他败给了合肥守将张辽,而他实际上在赤壁之战的前两年就病逝了,年仅四十一岁。仰慕他的人们不会忘记,在他戎马倥偬的一生行将结束的时候,他那充满遗憾而难以释怀的遗愿:“丈夫生世,当代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死乎!”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