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的《兰心大剧院》一波三折,但真的能成为你的菜吗?

请不要剧透,随意看这篇文章!只有电影风格类型会给你提供观影参考。

当地时间9月4日,意大利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电影《蓝心剧场》在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巩俐穿了一件红黑拼接的裙子来秀身材。她时不时摇摇尾巴裙,霸气十足!

立刻登上中国热搜,成为各大媒体的热门话题。

其实早在1992,凭借电影《秋菊的故事》,巩俐就已经在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幕了。算上这次,她主演的电影已经四次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时隔27年,君临威尼斯是否会有所收获,还要看娄烨导演的兰花中心的表现。

兰新大剧院阵容强大,巩俐、赵又廷、小田吉里乔、黄湘丽、王传君、张颂文等主演的电影无疑将列入中国年度期待!

在这次威尼斯电影节的参观中,娄烨导演不遗余力地尽可能地邀请每一位创作人,期待共同分享这一辉煌时刻。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41秋冬,著名女演员颜瑜(巩俐)受邀从香港回到家乡上海,出演《狐步舞上海》。她的真正任务是为盟军收集战时信息。颜瑜用她的生命得到了日军将要袭击美国珍珠港的情报,但她没有如实发送。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宣战。

故事的历史背景,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应该是众所周知的,而这段历史长河中盛传的幕后故事也成为了本片的灵感来源。与此同时,影片在中国定档于65438年2月7日,这一天也是珍珠港事件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纪念日。

从故事梗概不难看出,该片是标准的谍战片类型,一波三折,伴随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同时对人性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是一部雅俗共赏,兼顾文艺票房的商业片,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夸张的说,兰新大剧院的观影门槛其实很高。

黑白手持摄影

首先,娄烨导演对这部电影审美风格的定位是一般观众无法接受的。

《兰新大剧院》是一部纯粹的黑白电影,从头到尾没有配乐,也没有展出漂亮的服饰和建筑,画风非常“简单”。

这使得整部电影始终处于一种“冷”和“灰暗”之中。黑白风格,再加上大量手持摄影的使用,会让一些观众感到不适。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黑白电影,大部分观众都能接受。因为在这部片子里,黑白非常分明。

但在蓝欣,娄烨故意模糊了这一点。

换句话说,他并不想追求摄影的极致之美,而是通过这种模糊的形式,淡化了谍战片最依赖的逻辑细节,增加了故事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娄烨自己也提到,希望在美国的黑色电影和法国的电影中找到自己的中间地带和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我觉得他想在这方面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但不得不说,这种尝试风险极大。

娄烨是一个执着追求艺术的人。从他的《风雨中的一朵云》可以看出,他对类型片的把控非常成熟。

但是兰新大剧院的反类型片成分很多。所以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看起来很难,但是很有必要。这是他自己的追求。

这部片子的摄影师是曾健,曾经拍过按摩。在按摩中,为了体现盲人的特点,很多镜头都是故意模糊的,但在兰新大剧院,这种方法更为极端,很多镜头直接丢失,亮度较低。

一些影迷应该还记得年初《权力的游戏8》最后几集的黑暗,让很多《权力的游戏》粉丝吐槽。

所以,在国内大部分影院屏幕亮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恐怕还需要一些技术处理,否则观众在个人镜头中看不到任何东西。

于是娄烨选择了这种黑白手持摄影,不仅是为了尝试,更是为了满足内容和形式的需要。

一是因为影片表现了时代特征,二是因为里面的人物身份模糊,所以这些人物都是这样拍摄的,从而强化了他们的身份。

他之所以不用影像来突出那个时代的氛围背景,只用字幕来说明时间,是因为摄影更注重的是环境中人与人物的关系,而不是整个环境。

叙事风格简单空白。

与形式相对应,影片在叙事上也运用了大量的极简主义和留白。只有把前后的细节拼凑起来,才能明白一个人物经历了什么。

只要你不关注一行,就可能看不懂这条线索。这是看这部电影的另一个门槛,需要密切关注。

影片中有很多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立场的人,事件的方方面面混杂在一起,很有信息量。娄烨用间接的方式表达不同的人和事。

虽然它有着真实宏大的历史背景,为国内观众广为人知,但由于里面的主要人物都是虚构的,你只能通过非常复杂的情节来猜测他的立场,这可能是你第一次看的时候的一个障碍。

相信有些观众在理解上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如果足够重视,不遗漏影片中的细节,其实会发现娄烨很顺利地穿插了很多线索。

而如果你真的能看懂,你会发现电影的云浪会唤起你的大脑,带来更多的回味。当然,影片结尾的战斗环节也不输于成熟的商业大片,可能会给观众带来一点惊喜。

至于演员的表现,这个阵容的实力不言而喻。特别推荐打白。作为一名戏剧演员,她从未出现在大银幕上。

在影片中,她扮演了巩俐的粉丝和众多反对者,可以说不亚于很多大牌,对故事的很多情节的塑造和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她和巩俐是极度的镜像。作为配角,她继续为巩俐出演,成为理解巩俐在一些选择和动机上的作用的关键。

人物的真实身份和地位无法确定,影片也不清晰,给人一种神秘而富有想象力的个性。这需要成熟且处理得当的演技。娄烨给了她这个角色,应该说是大开眼界。

包括她和巩俐之间略带暧昧和想象的场景,以及和王传君的对手戏,都让人眼前一亮。

总之,娄烨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一个小故事,达到了角色人性化的目的。

最后的结局,你可以说,是有可能的,因为主角是女的。如果换个身份,结局大概也会变。但你也看到了,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把她推到了命运的角落。

艺术和商业之间的选择。

巧合的是,刁亦男的《南站党》和《兰心大剧院》同时备案,两部电影上映日期相差一天。

作为观众来说,可能比较幸运的是,这两部电影都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中元素鲜明的作者电影,能够同时上映,令人大开眼界。

但也可能是残酷的。两部电影的观众选择和票房竞争,现在还真不好说。

兰新大剧院不会是一部所有人都会为之激动的电影。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去消化、理解、沟通、讨论。

喜欢的人一定会喜欢。如果能得到娄烨的艺术表现和风格,也算是娄烨的又一部佳作。

但是,要想被大多数普通观众接受,恐怕还是有难度的。

可以回顾一下娄烨之前的经典作品。《推拿》票房突破13万,《暴风云》止步6400多万。《兰新大剧院》会有新的突破吗?很难说。

因为大众对极端艺术电影风格的接受度不是很高。

今年楼爷上映了两部,《兰心大剧院》可能比《风云》好不了多少。

黑白摄影就是很多地方人们看不清楚的那种黑白,还有历史背景。会对观影造成障碍,对观众来说比刻画当代生活的暴风云更大。

如何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做出选择,是电影节的获奖话题,也是回国后考虑票房的话题,让影迷和普通观众玩得开心。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两年三大电影节选择类型片的比例,你会发现类型片进入主竞赛单元的比例在增加,而之前的类型片在这些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中并不多见,这是一个新的趋势。

所以中国电影真正融入世界电影,进入世界电影的主流世界,这是好事,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