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杜安·wǔ·吉]

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

编辑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纪年》记载,盛夏太阳在山上时为盛夏,五月为盛夏。它的第一个下午是在阳光下爬山的晴天,所以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又称为“午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1】端午节是中国及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

民间习俗

编辑

民俗活动

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

端午节习俗

庆祝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故事传说众多,不仅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节日名称,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习俗。主要内容如下:“女儿回父母家,挂钟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叶,挂菖蒲和艾草,百病游,戴香囊,备祭碗,赛龙舟,放风筝,竞赛,击球,荡秋千,用苦菜和麦子给孩子洗澡,画雄黄,喝雄黄酒和菖蒲酒,吃五毒。[12]

本来夏天是驱赶瘟疫的季节。从这一天起,不可或缺的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和艾叶、熏苍术和白芷、喝雄黄酒。自春秋战国以来,端午节就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包粽子、划龙舟却是一种普遍的习俗。

各种传统民俗活动:

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穆传》卷五:“乘鸟舟,龙船浮于沼中。”在《九歌·向君》中,学者们也认为“飞龙”是指龙舟。

白龙船

赛龙舟前,请邀龙,祭神。比如广东端午节,端午节前要出水,在南海庙里拜南海神,装上龙头和龙尾,然后准备赛跑。并买一对纸公鸡放在龙舟上,以为可以保船平安(隐约对应古代鸟船)。闽台赴妈祖庙朝拜。各种祭祀仪式,纪念仪式,无非就是烧香烧钱烧鸡,烧饭,烧肉,水果祭品,粽子等等。现在这些迷信的仪式已经不多见了,但以前人们到龙宫祭祀时,气氛非常严肃,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辟邪辟邪,万事如意,还祝福划船安全。用人们的话说,“要吉祥”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美好愿望。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

龙池赛跑

唐、宋、元、明、清历代皇帝都喜欢在水边看龙舟,这也属于游戏之类:

据《旧唐书》记载,穆宗和景宗都有“观赛”的事。

《东京梦中华》第七卷记载了北宋皇帝在临水寺金铭池观看龙舟比赛的习俗。其中有彩车、音乐船、小船、画舫、龙舟、虎头船等。观看和播放音乐,以及40英尺长的龙舟。除了龙舟之外,其他的船也排着队作为娱乐来竞拍。

张松则端的《金迟明中标》描绘了这一场景。

明朝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阁看龙舟,看朝廷弓箭手驰骋射箭。

清代在福海、圆明园举行赛跑,乾隆、嘉庆皇帝都去观看。[4]

划龙舟的时候,有很多唱着玩的龙船歌。比如湖北秭归划龙舟的时候,就有完整的唱腔,歌和歌都是以当地民歌和歌谣融合为基础的。歌声雄壮激昂,就是“赞和”的遗风。再如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的龙船歌,四月份龙舟下水后一直唱到端午节,表演非常广泛。

挂艾草和菖蒲

菖蒲

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是疾病多发期。因此,很多年前,人们经常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它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除疾病,防止蚊子和辟邪。

民间有句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艾蒿、艾蒿。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草入药,艾草有补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作用。艾叶加工成“艾绒”是艾灸治疗的重要药材。菖蒲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狭长的叶子中还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健骨、消滞、杀虫、杀菌的良药。可见古人在一定程度上种植了艾蒿和菖蒲,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苦恼

“手握艾奇,招百福,门下挂剑,斩千恶。”端午节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了一个符咒,可以趋利避害。端午节时,通常将艾草扎成一束后插在门楣上,或在门楣两端各插一根艾草。

艾草代表百福,插在门口代表百福,可以让主人身体健康。艾草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自中国古代以来,它一直是一种药用植物。针灸中的艾灸方法是以艾草为主要成分,烧在穴位上治病。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流传已久,主要是因为它有医疗作用。

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具有很强的排毒祛疫功效。挂烧艾叶可以杀菌,防止瘟疫流行。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多为外用,如艾灸、水煎服等,但处方药较少,如《伤寒论》中的“焦汤艾”。

挂艾叶、菖蒲和榕树枝条

端午节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者石榴、大蒜都是有原因的。通常艾叶、榕树、菖蒲用红纸扎成一束,然后插在或挂在门上。因为菖蒲是天上五蕊之首,象征邪剑,因为生长季节和形状被视为“百阴之气”,叶子呈剑形,可插在门口辟邪。所以方士称之为“水剑”,后来习俗引申为“普剑”,可以斩断万恶。清代顾铁青在《贾青录》中记载“斩蒲为剑,斩彭为鞭,床挂桃梗蒜,皆用以驱鬼”。

但晋代方志中有“哀为虎,或剪彩为虎,叶附哀,妻争剪之。将来更是菖蒲,或人形,或肖剑形,名曰普建,以驱邪除鬼。”

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流传已久,主要是因为它有入药的作用。如宗谷《荆楚纪年》记载“鸡未啼时,采艾草者,状如人,取之,以艾灸收之,甚有功效。”这一天,爱彩变成人形,挂在门上,可以施放毒气。" [13]

端午节吃粽子

粽子——金字塔形的饺子,由糯米包裹在竹叶或芦苇叶中制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称“粟米”、“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叶子包裹成角状,称为“角粟”;用竹筒包装的大米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于水中含有碱,小米被树叶包裹成四边形,煮熟,就成了广东酸水粽子。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饺子的原料除了糯米,还加入了益智仁,煮出来的饺子叫“益智粽子”。据周人所写的《岳阳风土志》记载:“习惯用树叶把小米包起来,煮熟,煮透。五月五日到夏季至日,一个是粽子,一个是小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子。米饭混合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代有一种“蜜饯粽子”,就是把水果放进粽子里。诗人苏东坡有诗“粽子里见杨梅”。这时也出现了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和木制车马的广告,说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时尚的。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从树叶变成了树叶。后来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又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枣、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兰花沐浴仪式

直到现在,每年五月初,中国家家户户都要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多。从馅的角度来说,北方有很多小枣的北京枣子饺子;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并传播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14]

木兰汤

中午用兰花汤洗澡是《大戴礼》中记载的古老习俗。但本文中的兰花不是兰花,而是飞机草或菊科草本植物,有香味,可煮可浴。《九歌·云中》也有“沐浴兰花汤会让你芬芳”这句话。《荆楚纪年》:“五月五日,谓之兰浴节。”《五杂记》记载,明朝人中午用五色草洗澡,是因为“没有兰花汤”。后来一般都是炒香蒲,艾草等草药洗澡。

在广东,我们使用苦味的草药或花,如艾草、香蒲、凤仙花和木兰。在湖南、广西等地,柏叶、银莲花根、艾草、蒲草、桃叶等用来泡澡。不管男女老少,全家都洗。这种习俗至今仍然存在。据说能治皮肤病,还能辟邪。[15]

放风筝

端午节的日本鲤鱼旗

在中国南方,孩子们在端午节放风筝,这被称为“消灾”。

裴斗娘

在过去,有五种妇女头饰。多见于江南。有些地区也叫健康人。这个东西起源于远古行走,是Ai人的一种不同形态。《贾青录》引《唐宋遗事》云:“谁在大江南北,五日得一等奖之制,殊为巧妙。艾叶全部压制出售,或绣上仙、佛、和、武、虫、鱼、兽、八宝花等形状。绉蛛,美凤林,茧虎绒陀,草坪蜥蜴,螳螂蝉蝎,葫芦瓜,色彩逼真。上面盖着一个宝,绣球无数,铃铛几百个形状,或者串在一起。名字叫豆娘,无敌。”

螺栓五色丝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行的五种颜色“蓝、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节,孩子们要在手腕和脚踝上系上五颜六色的丝线来保护他们的健康。所以,端午节的凌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踝、脖子上系上五色线。绑线时,禁止小孩说话。五色线不能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进河里。

据说小孩穿五色线可以避免蛇和蝎子的伤害;扔到河里就是让河水冲走瘟疫和疾病,让孩子平安健康。[17]

采茶和制作凉茶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喜欢在端午节时采摘嫩叶和蒸野菜叶来泡茶。在广东潮州,人们去山野郊区采集草药和煮凉茶。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画额头

端午节用雄黄涂抹小孩额头的习俗,云可以驱除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一种是借雄黄驱毒,一种是借虎额(“王”如虎,虎为百兽之王,因换成虎)镇邪。清夫差敦冲《燕京年谱》:“自农历正月初一起,取雄黄洒酒,敷于小儿衣领及鼻耳,以避毒。”除了额头、鼻子、耳朵,其他地方也可以涂,用意相同。山西河曲县志记载:“端午饮雄黄酒,敷小儿额、手、足...能延长病情。”

躲端午节

指的是带新婚或出嫁的女儿回家过节,简称“躲一下午”或“躲五天”。习惯上以五月、五月五日为邪月、邪日,凡事需要避邪,因为端午节有带女人回家避邪的习俗。这种习俗似乎形成于宋代。陆游《封睢》诗中有一句“羊腔酒担接女,鼓龙舟送与神争”。《嘉靖隆庆志》也记载有云:“嫁女召归过节”。又《栾州志》:“女子新娘子迎月归,谓之“躲端午”。[18]

陪唱名旅

绞股蓝

我讨厌在端午节时戴饰品。又称维生线、维生线、延寿线、长寿线、百索、邵兵、五彩线等。,名称不同,形状和功能基本相同。端午节时,用五色丝绸制成,或挂在门口,或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系在孩子的胳膊上,或挂在床帘、摇篮等地方。据说可以避灾祛病,保佑安康,延年益寿。

这种节日有五种形状:简单的五色丝线组合成一根绳子,绑在手臂上;将金锡饰品装饰在五颜六色的绳子上,挂在脖子上;五颜六色的绳子折成方形胜利装饰在胸前;五颜六色的绳结被人像佩戴;用彩色丝线绣画太阳、月亮、星星、黑兽等物,向长辈致敬。这种习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写《风俗失传》:“午后以彩帛缚臂,避鬼避兵,使人不至得病。一个是长命鬼火,一个是兵士。”后来两人渐渐习惯了,直到近了现代。清福查顿的《燕京岁月》记载了当时的风俗:“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那些在闺房里乖巧的人,就会用彩线做成老虎、粽子、葫芦、樱桃、桑葚,挂在发簪的头上或者系在小孩子的背上。”其中唐宋时期,朝廷给大臣的是省物之类的东西。唐代宗兴元元年,朝廷曾赐一百把绳斧。《宋史·礼记十五》:“前一日,赐金线以官延寿,赐彩线以官。逢年过节穿。”

佩戴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包、香囊、香袋(3件)

佩戴香包,也称香囊、香袋、钱包等。,是用五色丝线或破布制成的。其内装有香料(由中草药制成,如白芷、川芎、曹勤、三棱、山奈、甘松、山奈),戴在胸前,气味芳香。陈仕良《岁时广记》引用《岁时杂记》说“端午以红白两色,如一袋,彩线贯穿,状如一花。”而另一种“贻贝粉铃”:“第五日,贻贝粉放于帛中,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这些随身包里的东西几经变迁,从吸汗的蚌粉、辟邪的护身符、铜钱和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

佩戴香包是相当讲究的。为了防病健身,老人一般喜欢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莲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花等造型,象征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相亲相爱、家庭和睦。孩子喜欢鸟兽,比如老虎、豹子;电线杆上的猴子,斗鸡抓兔子等。年轻人最讲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热恋中的恋人,深情的姑娘会在很久以前精心制作一两个各具特色的香包,在节前送给爱人。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围男男女女的议论,纷纷称赞小伙子对象的别出心裁。

忌五毒

五种毒液

端午节在古人眼中是毒日,是邪日。这种思想在民间信仰中流传下来,所以有各种求平安、解灾的习俗。其实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干燥,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容易传播;另外,蛇和昆虫容易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这就形成了这个习惯。

采集草药

这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夏郑潇》载:“此日贮药以除毒气。”《杂药集》卷二十二引用《荆楚岁时杂药集》佚文:“五月五日,争杂药可治百病。”在魏末《齐姚敏书》的杂注中,有五月捉蟾的记载,也用于制药。后来,许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抓蟾蜍的习俗。比如江苏,中午收割蟾蜍,刺破其泡沫制成中药蟾酥。杭州人也给孩子吃蛤蟆,说夏天能降火不生疮。并于5日将墨锭放入蛤蟆口中,吊起晾干,便成蛤蟆锭,敷于脓肿处即可消散。这种捉蟾药的习俗,源于汉代“蟾争兵”的传说。再比如湖北监利端午节“采药”的习俗,也是采药。采药是因为端午节前后草药的茎叶成熟,药性好,这一习俗就在这一天形成了。[15]

喝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雄黄酒

喝蒲酒,雄黄朱砂酒,喷酒。《荆楚纪事》:“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边,地下有淡红色的根,叶子形状像剑和穗。”。根茎可入药或入药)或刻或切丝凉酒。“蒲酒清香爽口。后来酒里加了雄黄和朱砂。谢明赵哲的《五杂醉》:“饮菖蒲酒也...和雄黄一起喝。“冯明荥经《广义月令》:“初五,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故无毒蛇之虞(古书所提毒蛇)。给墙壁和门窗洒水,避免毒虫。“这种习俗流传很广。

至今,如在广西宾阳,端午节时有成包的药材出售,有雄黄、朱雷、侧柏、桃仁、蒲叶、艾叶等。人们用酒浸泡,然后在墙角、门窗、床下等处蘸酒。,然后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脐上涂上酒,驱赶毒虫,求得孩子的安全。此外,有些地区还用雄黄酒粉在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让孩子身上带有老虎辟邪的印记。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这些活动仍然是科学合理的。雄黄用水和酒混合可以在室内消毒杀菌,喝普洒也是相当有益的。[15]

古语有云:“喝了雄黄酒,百病皆消。”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汞,有毒。常见的雄黄酒是在白酒或自制黄酒中加入少量雄黄调制而成,没有纯饮。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毒的功效,中药也用于治疗皮肤病。在古代没有碘酒等消毒剂的时候,用雄黄浸泡可以解毒止痒。对于未满饮酒年龄的儿童,大人将雄黄酒涂抹在额头、耳朵、耳朵、手、脚、心脏等部位,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

端午节下雨

端阳无雨是好年景。大白天下雨,鬼旺人苦。五月五日哨响,人染毒,五岁无灾。下雨的时候鬼曝药,好多人生病。

18岁查房的民俗。俗话说端午节下雨,不吉利;反之,则好。这种普遍的看法很久以前就存在了。陈《岁时广记》引用《纪要》说:“五月五日,人染毒,十八岁无灾。下雨的时候鬼曝药,好多人生病。福建的这句谚语。”许月卿《李时周端午》也注:“临川人说,天中下雨,鬼兴人祸。清代赵怀玉诗歌的自我注释也引用了“端阳无雨是好年”的谚语。[18]

钟馗。

钟馗。

舞钟馗,扰钟馗:自晋代以来,舞钟馗,扰钟馗,福镇宅,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钟门挂画:最早的钟门挂画据说是圣人吴道子所画。

据北宋沈括《孟茜布比谈》记载,唐明帝病了近一个月,忽然梦见两个鬼。小鬼偷走了玉帝和杨贵妃的紫色香囊,逃之夭夭。大鬼抓住了小恶魔,挖出了他的眼睛,然后打碎它,吐出来。“我是钟馗,”大鬼说。“我连武功都做不好的人。我向陛下发誓,我要消除这个世界的邪恶。”唐朝皇帝一觉醒来,病好了,就把画师吴道子叫来,叫他根据梦里的情景,画一幅大门捉鬼的画。道士写了一支笔,成了功臣。唐朝皇帝看了之后,和他的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逐渐进入民间,多在五月端午,或端午前后几天作画。清代,长江以南的江浙地区的大多数居民在农历五月在大门或大厅悬挂钟馗的照片,以驱除邪恶,吸引好运。

豆草

清代听表群婴儿素描轴

汉代以前,没有斗草戏(《历代通俗事考》,商)。其起源无考,一般认为与中医的出现有关。远古的祖先挣扎求生,生活单调。在空闲时间,他们通过与昆虫、草和野兽战斗来自娱自乐。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后,每年端午节都聚集在郊外采药,插艾门以解暑毒疫,成为一种习俗。收获后往往会举行比赛,以对抗的形式互相报出花和草的名字。大多胜出,既有植物知识的趣味,也有文学知识的趣味;孩子用叶柄互相勾,互相掐,互相拽。断了就输了,然后换一片叶子打。白居易《看儿戏》诗说:“作尘或打草,终日乐。”

《原》说:“始于汉武”。据梁朝人宗彝在《荆楚纪年》中所写的一个故事,“五月五日,四人踏百草,有斗草之景。”《岁月的回忆》:“在端午,造屋贮药,打百草,裹五丝。”

南北朝时称为“踩百草”,唐代称为“斗草”或“斗百草”。《刘斌嘉华》云:“唐中宗时,安乐公主五日战百草。”到了宋代,扩展到平日随时作战。历代文人的作品中对此有很多描写。

其他习俗

打马球

打马球:端午节有射箭的场面。《史礼》曰:“因辽风俗,金五日种于地数寸,其皮剥而白。先一人先策马飞奔,再以无羽横簇箭策马飞奔。最好是用手折断柳树放松一下。捡不起来的是其次。每一枪都要击鼓助阵。”到了明朝,鸟被储存在葫芦里,被射杀。打马球也是端午节的玩法之一。马球就是骑着马,拿着棍子打,古代叫鞠躬。《三国演义》曹植名都中有一句“连篇打句容”。在唐代的长安,有一个宽阔的体育场,唐玄宗和景宗等皇帝都喜欢马球。张淮王子墓中的《马球图》描绘了唐代马球运动的兴盛:画中20多匹马在高速飞奔,马尾辫被扎起。玩家们披着披肩,穿着靴子,手持棍棒,一个个互相击打。

逛天坛:另外,北京还有逛天坛的习俗。《帝都风光略》卷二:“五月五日午前,团日入天坛避毒。下午过后,走在祭坛的墙下。江城没有丝节俗,但也是角粟。没有赛车的习俗,也是游戏。”还有钟馗比武,一个人扮成钟馗,挥舞着宝剑,面前拿着一根纸球棒,做出“来不及喝酒”的样子;跟随全套礼仪礼服,走过赶集驱魔。此外,端午节还有马戏和抢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