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可以这样打。

每次接手一年级,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家长催我:李老师,我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拼音没学好。你要多教他,给他补课。

其实亲爱的家长们,拼音是帮助孩子认识更多新单词的识字工具。考试时,无论是读拼音还是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还是查字典,都是为识字服务的。

既然是工具,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它所有的功能,用法,甚至每一个细节才能使用?举个例子,我们刚买了一把螺丝刀,在使用之前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它的一切?学习和使用拼音也是如此。难道一定要让孩子提拼音就像怕狼怕虎一样吗?既然拼音是一种工具,我们就可以先了解它的基本功能,然后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正确自如地使用它。学习拼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拼写。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拼写训练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拿着课本反复朗读,而是利用身边孩子熟悉的资源,把冰冷的课本变成身边具体的东西。这些与孩子息息相关的内容,不用动员就会激发孩子所有的兴趣,充满学习欲望!

一、名称训练法。

学拼音的时候,我们先学六个单元音。这种安排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我们学习了第一个声母之后学习音节拼写。学习六个单元音时,每个人都必须通过四声,否则学习音节时,声调会成为孩子的绊脚石,很难做到循序渐进。

学完B,P,M,F四个声母后,我把每个孩子的名字都发了出来,不是汉字,是拼音。每个孩子首先必须正确拼写自己的名字。如果你不会拼写,你可以问老师或小组长。然后,我开始寻找我名字中的B、P、M、F这四个首字母,找到的孩子举手发言。比如发现任何一个首字母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我的名字里有首字母B,bo,薛洪波的bo。其他孩子跟在他们后面读:博。薛洪波的博客。其他孩子也在名字里寻找刚刚学过的声母,等等。孩子们对这种学习方法很感兴趣。因为这样的音节就在身边,是活生生的案例,学起来有感觉,拼起来有熟悉的味道。

第二,写信找朋友。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非常喜欢玩游戏,尤其是“找朋友”这个游戏,他们每天都很喜欢玩。同样,我们可以让孩子玩这样的游戏,只限于我们学过的字母,否则孩子不会拼写,失去了玩的乐趣。首先把声母发给孩子,告诉取声母的孩子:你就是声母,拼写的时候只能站在音节前面。然后把带声调的元音发给孩子,让孩子明白元音站在声母后面。了解游戏规则,游戏才能开始。

第一种玩法是元音不动。声母主动找朋友,找一个元音,站在元音前面,大声说出元音:我是声母M,你是元音u,我们一起读“木头”,树木的木头。拼写时,元音必须带声调读,声母不能带声调读。

第二种玩法是声母不动,韵母跑去找朋友。当元音找到了朋友,先仔细拼写。如果觉得不对或者不能正确判断,就去问老师或者小组长。能正确拼写,并大声说:你是声母l,我是韵母I,我们一起读李,梨树之梨。

第三种玩法是声母和韵母站着不动,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拼音节。

经过反复训练,孩子就会知道哪些字母可以拼在一起,哪些字母不能拼在一起。如果拼错了,别的小朋友会大声说:错了,错了,交不到朋友!错误的孩子必须找到另一个朋友。这个游戏很有趣,孩子们不会觉得无聊。如果班上人太多,可以选一组玩,下节课让第二组玩这个游戏。

第三,拼音转盘。

在学完所有的声母、韵母之后,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复习,确保每个人都能把声母、韵母、音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求学生对拼写熟练,拼写的熟练要在平时的训练中达到,这就要求我们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拼音转盘。这个语音转盘由两个圆圈组成,第一个大圆圈的边缘写有23个声母,内部的小圆圈写有24个韵母。(没有声调)把里面的小圆圈转一下,这样声母和韵母就可以在一条线上,小朋友就可以拼写了。老师随机加声调,学生用声调拼音节。在练习拼写时,他们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哪些声母和韵母不能拼在一起。

第四,借助课外书学习拼音。

这个环节可以在学习拼音的任何阶段进行。如果你刚学了一个单元音或声母,让孩子在课外书里找,找到他们认识的字母,读音节,认生词。向老师和其他学生寻求帮助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拼写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学不会的时候也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因为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让孩子大量阅读,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慢慢训练自己的熟练度。相信孩子,相信我们的努力总会有一个幸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