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违规补课的老师?

补课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学生、老师、家长、教育部门甚至整个社会,补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违规,这是专门针对老师的,就是老师违反教育部的规定补课。比如在职教师寒暑假、周末、晚上、放学后补课是违法的。那么,有没有不违规的化妆课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只有单位(学校)组织的补课是“合规”的。比如很多高三学生一周要上六天课,所以周六被认为是补课。这种补课是家长和学校迫切需要的,老师也付出了劳动,所以高三补课费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我们估计这种补课叫做“合规”补课。但一旦有人举报,也可能变成“违法”。为了“把大事化小”,学校要么停课,要么退款。总之,只要涉及到钱,似乎都没有违规。

现在所有的补课几乎都是“非法”的,因为没有一个补课活动是免费的、免费的。然而,补课就像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永远也玩不完。即使在你眼皮底下,主管部门也懒得抓,不想抓,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为什么呢?

1.补课是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补课有时候不是老师补,而是家长补,甚至是家长给老师打掩护,逃避上级检查。更有甚者,教育部门的领导还会把孩子送到补习班或者孩子的老师那里补课。目的是让他们“补齐短板”,“不输在起跑线上”。继承风真可惜!这种因市场需求而产生的“被动补课”,真的与“师德”无关。

2.补课就是老师想创收,主观意愿强。

这种“主动补课”是教育部门持续打击的。一经发现,师德考核将一票否决,严重者可能危及饭碗。其实教育部门并不担心老师“课后不谈”(那里有考核)。那是胡说八道。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考试考出好成绩,更何况还有教育局的考核,不考总会丢面子。再说,没有人想砸自己的招牌,更不用说招生补课。也许学校或者家长会让你提前“下课”。所以能补课的老师,教学能力一般不会很差。为什么国家一刀切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主要目的是防止能力一般的老师想尽办法恐吓学生补课。他们担心思想不正,一心追求经济利益。这真的必须被阻止。

3.补课是学生的噩梦,大部分学生都不想补课。

补课是出于自我意识,只有少数尖子生,大部分中低年级学生只是跟着别人学,或者因为父母的傲慢而被迫补课。补课对这些学生来说是一场噩梦。

很多地方禁止老师补课,但有些地方教育部门没有严格限制,老师就洪水般补课。最夸张的是,小学的时候,放学后,班里的同学都在老师那里做作业。补课已经蔚然成风,谁不去找老师补课都会被当成另类。

1,没有制度限制,老师补课是必然的。

在学习上,有些学生确实需要补课,但有些学生根本不用补课,也是补课。

我个人认为老师违规补课,主要是利益驱动。许多教师的收入超过他们的工资。如果不是特别富裕的家庭,一般人恐怕很难拒绝。

利用他的地位,即使是普通的学校老师也能招到很多学生。如果有的老师降低身份调动学生,或者用一点技巧,基本上全班都来了。

还有一些老师也在给孩子补课,但是只招一两个人,或者学习差,确实需要补课。还是应该提拔尖子生。

当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看到有免费辅导学生的。

2.教师违规补课不利于家校关系的运行。

不管我们对老师违规补课有什么看法,如果当地的教育政策不是很严格,恐怕也难逃老师补课,学生被迫补课的局面,除非我们遇到一个好老师。

仍然禁止补课。当然,违规严重的老师往往得不到家长的尊重,使得家校关系的运作变得更差,因为很多家长在被迫补课的同时,一边给老师交学费,一边在背后恨老师。这也是老师获得利益所付出的代价!

对于教师有偿补课,要辩证看待,不能一棍子打死一船人。

所谓有偿补课,即在寒暑假、周末等节假日,由教工、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开展有偿补课等。,对于上课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后不讲课,收取补课费用的现象。

如果老师确实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把自己的学生拖进辅导班收费,确实是违反师德的,应该受到处罚。但是,老师在辅导机构教书,或者教不属于自己班级的学生怎么办?很多地方也会对这样的老师进行处理。

我们要说,老师为什么要冒险去教书?他们不害怕吗?他们不想休息一下吗?

根本原因是教师工资还很低,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工资很低。

补课永远无法避免,也无法禁止。只要有高考的指挥棒,补课就永远存在,只要有攀比意识,补课就永远存在,只要有竞争,补课就永远存在。

所以还是要从根本上提高老师的待遇,让有偿补课的现象逐渐消失。

社会上有很多补习班,大部分都是非正式的。我知道的一些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社会补习班,都是刚高中毕业的,都可以给高中生补课。在职教师参加社会机构补课,在不影响工作、不利用在职身份招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异地补课。目前很多学校都不太擅长延迟上课。因此,放开和规范教师补课是积极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说老师违规,那为什么社会上的人都遵守规则?当然,解决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取缔所有补课,既能减轻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又能保证教育的公平性。但现实是很难做到这一点。教育的公平与均衡何时才能实现?所以,老师应该规范补课,而不是完全禁止。

老师敢违规补课,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利益驱动。补课有收入,收入高。有的老师贪钱不顾后果,铤而走险违规补课。第二,人情不容易推卸。寒暑假时间长,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玩疯玩野。他们想找个老师约束一下孩子,于是一次次找熟悉的老师给孩子补课,有的甚至苦苦哀求,老师也帮不了他们补课。第三,周围环境的影响。看到其他老师违规补课,我也跃跃欲试,抱有“法不治本”的侥幸心理。

我是关注教育的Kachka Society,很高兴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

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这种现象:一是它存在的必要性,二是它是否合理。

首先,老师补课最大的原因是需求。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孩子在毕业班的时候,作为家长,必然会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焦虑。为了孩子以后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走上更高的平台,我们会尽力为孩子争取机会和资源。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每次看到社会上打老师的补课,都有一种躺枪感。我们都知道补课的热门科目和热门板块,所以也借此机会邀请网上有补课的网友,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亲戚孩子在本市重点高中读高二。从初中开始,夫妻俩为了孩子的成绩,把所有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更高的层次上,“三迁孟母”算不了什么。高中的时候我打听过班里老师的背景,关系也需要老师指导我的作业。当然现在学校明令禁止,一般老师也不会接受这样的要求。不过,即便如此,亲戚们还是会打感情牌,哪怕能在课间引导出某个话题,就很满足了。在中国,高考是一切学习的指挥棒,这种情况无法改变。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得高考者得天下。所以说,学习中抢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补课灭绝了。那么,谁来弥补呢?家长心知肚明,一个资深的公立学校老师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两个字,放心。所以,需求催生市场。如果全面禁止,恐怕首先恐慌的是家长。

那么,老师补课合理吗?那要看评估哪个群体了。孩子能受益,这部分家长一定不能否认其合理性。辅导机构和没有受益的学生家长都不是。如果侵犯了利益,就必须认定其不合理。再加上社会舆论,教育主管部门一听说老师补课就像敌人一样,贴上违法的标签,坚决放出去。前不久有个笑话,一个老师被家长举报了。原因是什么?原因是老师在家辅导孩子。多么可笑,等等,难道厨师不能在家做饭,医生不能给家人开药,理发师不能理发,司机不能开车送家人,清洁工不能在家扫地?

我虽然是老师,但无意给老师补课。如果允许一个老师补课,我不是热门学科。说实话,我也会羡慕热门学科热门板块的老师。我只是有一个好奇的问题,为什么医生可以去外地坐诊,老师却不能去其他机构工作。同样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群众反映的差异怎么会这么大?

作为一名教师,我看到的老师违规补课的事情比较多。总体原因是教师工资比较低,教师家里有老人小孩要养,生活压力比较大。由于这些原因,一些老师违规设立补习班。

但随着国家政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工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会和一线城市的金融、互联网等高薪行业平起平坐。教师至少要有能力应对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比如父母健康、孩子生活、教育等费用的保障。

我相信如果给老师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大部分老师不会冒着被警告甚至开除的风险违规开补习班补课,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最后再说一遍。只有当老师没有烦恼时,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学生和他们的教育中去。

既然是违法的,当然应该禁止!我觉得问题是补课是否违法。第一,个人认为家长有需求,找老师补课,老师不在工作。你有需求,我有技能。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为什么违法?!第二,有一种情况真的很可恶,就是上课不教学生,班主任带头,让学生集体报名补课。收完所有的钱后,这个班的老师被安排上课,并支付高额的班级津贴。说是学生自愿报名,但是学生要报,因为主课老师故意不在课堂上教授重要知识,而是在报名补课的时候保留。这种情况明显是强制性的,有赚钱的目的。这是真货。而且是明目张胆,家长和学生都深受其害。关键是校长们默许了这种情况,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会收钱(可悲,但是家长没有办法去想几个小钱和孩子的未来,仅此而已...)他们和老师狼狈为奸,一个要升学率,一个要升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