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古诗赏析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春暮》古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暮》古诗赏析1

  原文:

 蝶恋花·春暮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译文:

 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逝去的气息。夜里飘来零零落落的几点雨滴,月亮在云朵的环绕下,散发着朦胧的光泽。

 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对她千万般思念,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绪。

  注释:

 ①蝶恋花,词牌名,分上下两阕,***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此词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有题作“春暮”。

 ②遥夜:长夜。亭皋:水边的平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闲:吴本《二主词》误作“闭”。信:吴讷本、吕远本、侯文灿本《南唐二主词》作“倒”。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云:“倒步不可解,必信步之误。”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云:“旧钞本作信。”

 ③风约住:下了几点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风管束住似的。

 ④杏:《尊前集》、《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作“杏”。《欧阳文忠近体乐府》注:“一作杏。”依依:《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草堂诗余》、《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毛订《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均作“依稀”。《欧阳文忠近体乐府》罗泌校语云:“一作无言。”暗度:不知不觉中过去。春暗度:《尊前集》作“风暗度”。《欧阳文忠近体乐府》、《花庵词选》、《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香暗度”。

 ⑤谁:《乐府雅词》作“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罗泌校语云:“谁,一作人。”在:《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作“上”。《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注:“一作在。”

 ⑥一寸:指心,喻其小。绪:连绵不断的情丝。“千万绪”有千丝万缕的意思。

 ⑦安排:安置,安放。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词,写的是作者在夜间出外散步时的所见所闻和引起的一系列感慨。

 词的开头就点明了散步的时间和地点:水边平地,刚过清明的暮春之际。作者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春光将逝而感伤,因而在夜间不愿就寝,索性出门跑到水边空旷之地独自徘徊。“数点”两句是他的耳闻目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被吹来的春风拦住而听不见了。“约”字炼得极为出色。天上的月亮因积有云层而艨胧不明,一个“淡”字用得形象而生动。“云来去”三字不但形象鲜明,而且把约住雨声的风的作用也表露出来了。这两句,上句是耳闻,下句则是目见,行笔错落有致。

 下片起句却是从嗅觉得来。刚过清明,正是桃花杏花盛开之际,值此月夜,轻风送来花香,沁人心脾。由于是朦胧月色,红的桃花白的杏花自然看不分明,只是“依稀”可见,而花香也只能感觉是暗中送到。作者在这里用的是白描手法,却极真实。下面“秋千”两句,曾影响了以后的苏东坡。苏轼也用《蝶恋花》调,其下片就从李词脱胎而来。苏词云:“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唐宋年间流行秋千游戏,富贵人家多设置秋千取乐。此时作者闲步水边,风声、月色、花香触动情怀、引起遐想之际,忽然听到近处有妇女在打秋千,传来一阵阵轻声笑语。作秋千戏者说些什么话虽听不真切,但不断飘来的莺鸣燕啭,对他来说却是一番刺激。从结尾两句,可知作者因意中人不在身边,以致经常使他魂牵梦萦。今夜出来漫步,也可能出于排遣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一寸”指心之所在。,一颗心总是思念对方,牵动情怀千头万绪,因而感到人间虽然广阔无边能容纳万物,可是竟没有一个可以安排自己的愁绪的地方。一副彷徨无告之态可掬。作者其所以因春暮而感伤,月夜出来在水边踯躅,从词的终拍两句可以找到答案。

 这首词是典型的婉约词,是当时词风影响下的.产物。虽无积极意义,但写景鲜明。写情真切,以景人情,情景交融,极其自然。而词中不用典故,语言浅近,读起来委婉动人。所以,此词在艺术表现上有它的特色。

《春暮》古诗赏析2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处处蛙。

 注释

 荫:有的版本写作“阴”或“茵”。

 冉冉:形容蓝色植物在阳光下闪闪透亮的样子。

 天涯:犹天边,极远的地方,此处指大地。

 无声处:指黄莺不再叫时春一光已老。

 翻译

 春天过去了,门外的繁花纷纷凋谢,可是已经没有人再去关心他们了;浓绿的树荫和青草好像也会游走似的,无声无息地绿遍了海角天涯。山林里黄莺儿的叫一声已随着春天的远去而销声沉寂了,只有草丛和稻田里的兔子呱呱叫个不停。

 赏析

 曹幽(1170—1249)字西士,又字潜夫,号东畎(quǎn),南宋瑞安曹村人。嘉泰二年(1202)致仕,授迪功郎隆兴府安福县县丞。此后为仕四十余年,沉沉浮浮,留给历史的一直是一位为官清正、正直敢言的爱国诗人。

 这首诗所蕴含的,是一种季节花事消歇后的感叹,在孤寂中,一种因时序更替导致的淡淡忧伤。这是此诗最值得一读的地方。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涯”,这是就视觉角度描写春暮时节的景色。这两句的含义是说,春花在门外纷纷飘落,已经再没有人去关心他它了;那浓绿的浓荫、青青的碧草已经绿遍了海角天涯。诗人没有直接说春天如何如何残败,而是以“绿荫冉冉遍天涯”反衬春天已远,因为只有春末夏初才会“绿荫冉冉遍天涯”。另外,“浓荫”已经绿透了“天涯”,谁就会在意门前红颜已老的“落花”呢。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是就听觉角度来写春末夏初时的心里体会的。这两句的含义是说,黄莺知道春天已过,都离开了山林,没有了往昔清脆动听的唱歌,只有萋萋芳草地和湖泊里四处都是鲸鱼那浑厚的叫一声。莺儿去了,带走了秋天,带走了欢快,带走了委婉,在诗人心中留下了一抹无形的浅浅的怅惘。然而,无论是“靑草”,还是“池塘”,随处都可以看到浑厚的交响,提示他们夜晚即将来到了人间,这又给人一种思考:这是春天的更替,这是自然的规律。

 《春暮》是一首描写初春景物的小诗。花儿谢了,取而代之的是万木葱茏,芳草如茵;莺歌歇了,响彻耳畔的是“青草池塘”的到处蛙鸣。通过两两相对的隐喻描写,把暮春初夏时节的那个繁盛和热闹的景色表现得生动、清新、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