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人呼吁关闭网游。你会支持吗?

先说清楚。我不支持关闭网游。

毋庸置疑,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吸收是很大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导致的悲剧并不是个例。如果要细数网络游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我觉得几个字都数不完。很容易让孩子沉浸其中,耽误学业,脾气暴躁,有意识地去模拟,视力容易下降。

那么,既然能找出这么多负面影响,我为什么不支持关闭网游呢?

原因如下:

1,凡事都有两面性,与其噎着吃,不如正确引导。

某种程度上,网络游戏的设计容易让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神。丰富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引人入胜的环节,让很多成年人深陷其中,其吸收力对于自制力相对较弱的未成年人来说,更是势不可挡。但适度的游戏也能开阔视野,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强沟通和理解。最理想的是姚明和几个名人都是网游的粉丝,我也见过尖子生,他玩游戏玩的很好。他们真的只是在“玩游戏”,而不是“被游戏玩”。

其实如果家长能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适量接触游戏,是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的。如果其中一个孩子在游戏方面很有天赋,可以尽早发现。

2、堵不如疏,一刀切的停下来会让孩子对游戏更着迷。

中国的学生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高中前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后拼命玩。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游戏的同学,上了大学之后就沉浸在游戏中,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以后找工作。客观来说,主要是这些学生缺乏自制力,但他们的行为也是对“童年遗憾”的一种补偿。正因为他们之前没有接触过游戏,所以看到之后更容易陷入其中。换句话说,家长一味地阻止孩子玩游戏,并不能真正让孩子避开游戏的诱惑,反而可能会把孩子推到后面。

3,有很多东西可以吸收孩子,帮助孩子培养自制力,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健康成长。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欢玩游戏没有错。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制力,最终让孩子掌握主动权,能够客观地“玩游戏”,而不是“沉浸在游戏中”。有很多东西很容易沉浸在理想中。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沉浸其中就完全停止这个东西的呈现吧?就算你现在帮孩子挡住一切诱惑,孩子最终还是会长大,会和父母分开。那么父母能做什么呢?

消除接触或粗暴否认是最终目的。家长要以身作则,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例如:

a、家长要制定规则,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玩20分钟就是玩20分钟,一秒钟都不能多。

b、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首先要做到起居适度,娱乐适度,为孩子树立榜样。

c、当孩子严格遵守规则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增加孩子继续坚持的动力。

另外,家长也可以帮助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游戏,做好监控和引导。

阻止孩子接触游戏的做法看似直接,短期内可能有效,但归根结底还是家长懒,不能根部雕出的让孩子以后不沉浸其中。

综上所述,我认为可以制定防止沉浸的措施,比如对游戏进行分级或者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但是不应该简单粗暴的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