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来回持球和实心球的技巧,新手!!
(3级)内容介绍(小学5-6年级)
体育课程教材研究所研发中心
本书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许多实验学校自2003年9月进入实验区以来,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了使正在进行的教学实验工作更加符合新体育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整合了实验区学校在新教材试行中的经验和建议,对新教材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帮助五六年级的老师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对新教材有所感悟,有所把握,有所创新。
《教师用书》共十一章,根据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方面,学生的体育实践学习内容;
其次,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的内容;
第三,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建议;
第四,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建议。
现简要介绍四个方面。
一方面,学生的体育实践学习内容。
学生体育实践学习的内容在(3)级教师用书的十二章中占了七章,由第二章到第八章组成。这部分内容是三级(3)教师用书的主要部分。请参见下表:
以上七章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调教学内容的游戏性、活动性、选择性和例证性。为了体现这些特点,在这部分内容中采用了生动、形象、活泼的练习动作、组织形式和学习方法,教师用书提供的很多插图(包括活动场景图、动作过程示意图、技术示意图)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很有趣。选用的教材内容都是示范性的,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同时,在每章的教材中,也有相关教材的“教学案例”,为教师创造性地选择和组合教材拓宽了思路。这套新教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仍以“田径”、“体操”、“球类”命名,体现了“教师用书”在全新的课程理念中传承了体育文化属性。
下面分别介绍这七个章节。
第二章基本体操教学内容介绍
1.基本体操教学目标
水平(3)基础体操教材由队列与队形、徒手操、轻武器操三部分组成。
基本体操对培养学生正确姿势,纠正不良姿势,促进机能发展,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合作动作能力,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意识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水平(3)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
(1)学习简单的基本体操动作,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验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3)促进身体协调对称发展,提高健康水平;
(4)提高学生集体活动的意识和行为,体验个体与群体之间合作交流的感觉。
2.基本体操的特点
三级基本体操教学内容在二级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和难度,特点是:队列队形练习中的左、右、回转身动作自然、流畅、活泼,不要求按照队列规则的旋转方法和节奏进行练习。行军中的分列式、合列式、分列式、合列式的练习,是在一组纵队行进中,将队形由多变变少或由少变多的练习。长长的前言(口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协调集体行动的能力。
徒手操,也就是第二套“小学生广播操”,是国家专门为全国小学生创造的。这套练习有着不同于普通徒手练习的特点,比如练习次数多(12),每次练习的节拍多(每次练习4到8拍);变化多(每拍要做一个以上的动作,左右肢体的动作不是绝对对称的,只有在4拍或8拍的重复中动作才是相同的)。整套练习节奏鲜明,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可以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全套练习的动作,还要启发学生理解和表达健身、益智、健美的功能,以及活泼、开朗、朝气蓬勃的丰富内涵。
棍操是在徒手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轻武器操。通过改变握拍的位置和动作,增加动作的幅度和强度,从而增强肌肉的伸展性、关节和肩带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同时对纠正不良姿势有特殊作用。这套棍操结构简单,节奏鲜明,易学易练。学生可以自己看图练习。
3.基本体操教学内容
(1)队列与队形——①右转(左转);②回头;(3)列队行进,平行行走;(4)行军过程中,队与队一起走。
(2)徒手操和轻武器操——①徒手操:小学生广播体操;②轻武器体操:棍体操(共八节)。
4.基本体操的教学方法
(1)基础体操内容丰富,练习的形式和方法各不相同。教与学要根据教材特点、目标要求、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
(2)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应多采用探究、自学自练、合作交流、伙伴练习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练习。
(3)在基本体操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加强指导,并适时进行示范和点评。必要时,教师可以改变动作结构、内容组合、运动量、组织形式或采用游戏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4)队列和队形练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作节奏感和整体协调性。既要掌握队列、队形的运动方法,又要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
(5)教材中徒手操选用原第二套小学生广播体操,教师可根据需要选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新小学生广播体操进行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编辑广播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在教授棍术练习时,教师要建立收发器械的常规要求,以达到安全、有序、快速的效果。
第三章田径教学内容介绍
1.田径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五六年级田径教学内容是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教材。虽然取名为“田径”,与田径项目名称一致,但其教学内容仍是一些相对简单的跑、跳、投动作,没有太细致的技术和太严格的方法。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多样性、游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学习目标的全面实现。通过田径教学,我们应该达到以下五个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运动的意识和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
(2)掌握跑、跳、投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姿势,学习田径的简单技术和技能。
(3)发展敏捷性、协调性、速度、耐力和力量,促进身体机能的正常发展。
(4)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5)培养群体意识,增强责任感,提高合作和竞争能力,体验田径运动的乐趣。
2.田径教学内容的特点
(1)小学五、六年级的田径教学内容是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跑、跳、投练习和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境性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田径运动的正确方法和合理动作。
(2)所选的田径教学内容,无论是分解动作还是连贯动作,个人练习还是集体合作练习,都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如“小设计师”、“抢占奔跑空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生活。
(3)教学内容淡化了比赛,增加了游戏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教育性等内涵,如“青蛙过河”、“向解放军学习,争做神投手”、“庆祝申奥成功”等。这些教学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实生活,不仅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跑、跳、投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将课堂延伸到了社会,使田径教学内容更具活力。
3.田径教材的教学内容
(1)运行
(1)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快速起跑跑;追着跑;接力跑;《征服堡垒》游戏;障碍赛;不等距离跑步)
②发展耐力跑能力的练习(包括:自然地形跑;定期跑步;以固定距离跑步)
(2)跳跃
①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多种方式跳绳;跳竹竿:“协调跳”游戏;摸跳高)
②跳高(包括:跳跃练习;助跑起跳,摆动直腿坐在跳箱上;冲跳高)
③跳远(包括立定跳远;“青蛙跳荷叶”游戏;跑几步,单脚跳,双脚落地;快速跳转)
(3)投掷
①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包括:滚动;扔;扔;演员阵容;推;左撇子)
(2)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跑几步,肩扛自然投掷;原地自然跑几步,甩过肩膀;投掷实心球等。)
(3)发展射击能力的实践(包括:固定靶射击;活动目标对齐)
4.田径教学方法
(1)重视学生的体验。在一些相对简单的动作的教学中,老师只需要提示动作的要领、方法和要求,不要对动作的细节要求太高或太细。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锻炼内容,亲自参与动作演练,感受活动过程,积极探索锻炼方法和比赛战术,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
(2)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教师要运用多样化、游戏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各种功能,达到全面锻炼和愉悦的目的。比如学习“抢占奔跑空间”这个游戏时,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完成;“杀老鼠”游戏可以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场地完成。
(3)不断改变练习方式。在教学组织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练习的方式和方法,如调整练习的距离、高度、速度和重量,改变前进路线、摆放器械、分组形式、合作组合等,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4)为个性发展和小组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教材中有许多发展学生个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练习,如“个人抢占空间”、“集体抢占空间”、“障碍赛跑”、“三人追逐”、“四人合作跳跃”、“火车提速”等。这些活动是完成课程目标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个性和群体意识、群体行为的培养,如自我展示、顽强意志、互助精神、集体精神等。
(5)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特别是对于很多已经进入青春期的高年级女生,更要注重安排适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实践中的各种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同学关系都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6)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小设计师”将单一的往返跑步与创意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自己设计跑步图形;又如“荷叶上的青蛙跳”,将脚的连续跳跃与青蛙的跳跃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想象生动地模仿青蛙的轻落地动作,从而帮助他们掌握跳远落地的缓冲动作。
(7)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材中的教学案例大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发现和实践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是真正课堂学习的主角,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难度,自主掌握学习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搭建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不是代替他人。
第四章介绍了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
1.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目标
水平(3)《教师技能与器械体操》教材内容分为技能、支撑跳跃、低单杠、实用攀登四项。这些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实用性强,条目较多,乐器的高度和宽度变化很大。有些动作让身体倒立,跳跃,飞翔或者在杠上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甚至有一定的危险性。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条件下锻炼,首先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其次,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小组的帮助,克服了不适、紧张等各种心理障碍,不仅掌握了技术动作,还改善了学习情绪,增强了意志品质,获得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守集体活动的实践程序和规范,这也为学生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再次,当学习取得成功和进步时,学生在体验自我价值时会产生展示自我的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技巧和器械体操的教学目标如下:
(1)初步掌握技巧和器械体操的内容,在单个动作的基础上学会做组合动作。
(2)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其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增强其肢体肌肉力量,改善身体机能。
(3)培养学生学习的参与感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体验运动中的心理感受,克服胆怯、畏难等心理障碍。
(4)增强保护意识、帮助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小组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5)培养勇敢、坚韧、果断、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2.技巧和器械体操的特点
(1)五六年级不仅是小学最高年级,还要为即将到来的初中做各种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五、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容和难度,是三、四年级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和重组。同时,五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在一些具体名称上更接近初中一年级,体现了小学技能与器械体操教学与初中体操教学内容相衔接的特点。
(2)随着文化知识学习和社会经验的逐渐增加,五、六年级学生对动作的掌握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粗糙学习,而开始追求对动作内在联系的掌握,表现为教学内容的技术性因素有所增加。这些技术要求虽然简单,但是反映了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的一种倾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传授技术的“度”,既不能过分追求技术细节,脱离小学教学实际,也不能否定技术动作的规范,使学习缺乏深度。
(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六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中各项目的力量要求都有所提高。比如单项和组合动作的难度和强度都比三四年级有所增加。同时要注意男生和女生的差异。进入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的男女生生理和心理差异逐渐明显。在一些难度较大的教材中,对男女生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划分,让男生更死板,女生更灵活,使得学习内容更适合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4)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五、六年级的技能与器械体操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动作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比如从高处跳下、从低处跳下、攀爬翻越各种障碍物、发生意外或失去重心时的应急措施等。这些贴近生活的模拟练习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
3.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
(1)技能
①各种滚转翻滚动作(包括:发展滚转能力的练习——用脚踝前后滚转、用球前后滚转、用物体前后滚转、头直左右滚转、头直左右滚转、头弯左右滚转、膝弯左右滚转、腿弯左右滚转等。);发展前滚翻能力的练习——双手抱膝前滚翻、双脚持球前滚翻、双手单手持球前滚翻、双手持球前滚翻、前滚翻时低头前滚翻、单肩支撑从高处前滚翻、连续前滚翻、从高处跳下后前滚翻、模拟绊倒后前滚翻、前滚翻。练习发展后滚翻能力双手握住脚踝的后滚翻、双腿夹紧的后滚翻、直线的后滚翻、“波浪”式的后滚翻、从高处跳下后的后滚翻、接球的后滚翻等。)
②各种简单的倒立(包括:肩肘倒立——两人合作练习,脚踏壁倒立,脚踏壁倒立后前滚翻等。)
③做有保护和帮助的倒立(包括:靠墙倒立、高垫倒立、有人支撑的倒立等。)
(2)支持跳转
(1)发展支撑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起跳、空中劈腿练习;劈腿垂直支撑练习;两腿分开站起来,推手站起来,跳起来练习;前一步的助跑和起跳练习;“扶驼”做法;助跑、起跳、支撑和分腿练习;助跑和起跳,腿跳和模仿跳箱等。)
(2)山羊用腿腾跃(包括:在保护和帮助下练习;在安全条件下练习;全动作练习)
(3)低水平杆
①发展悬垂能力的练习(包括:仰卧悬垂手臂屈伸;屈臂深蹲摆动;屈腿吊摆;向前向后转动手臂;深蹲吊,穿杠成倒立吊;高杠弯臂吊)
②发展支撑能力的练习(包括:双杠支撑动作;低单杠支持左右移动;跳进一个道具,向前翻;跳上一个道具,上半身向前转,慢慢变成下蹲)
(4)实用攀登
①各种攀登练习(包括:爬斜梯、跳成前滚翻、起立跳箱;攀爬2米高的障碍物;爬上轮胎架)
②双手双脚爬杆(绳)(包括爬立杆(绳);攀登杆(绳等。)
4.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方法
(1)关注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包括体能强的学生,体能差的学生和一般的学生。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体能强的学生往往因为成绩好而受到重视,经常担任老师的助手;体能差的学生是老师传统的关注点。而占班级大多数的体能一般的学生,由于人数众多,没有更多的需要老师“操心”的特殊情况,会被老师有意无意地忽略。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注意并加以改善。虽然从表面上看,对身体能力一般的学生的忽视并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这些学生大部分都能完成学习任务,但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要求分析,这种忽视是不允许的。因为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注、关心和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不仅是那些体能强和差的学生,也包括体能一般的学生。比如有的老师在体育课上建立了体育委员“轮岗”制度,让每个学生一学期当一次体育委员。这改变了以往体育委员由一个人“承包”的做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值日委员”的岗位上学会服务,学会沟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
(2)注意讲解和示范的启发。
老师说什么,怎么说,在教学过程中停在哪里,都是讲解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技能教学中,问学生“什么时候盘腿”、“如何判断转身方向”、“什么时候如何推后滚翻”。这些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讲解的时候也要说明动作的重点,指出难点。要防止主观解读。还要深入钻研哪一部分上课,用了多少时间,怎么详细讲,随时反馈讲解的效果。我们也要善于使用术语。比如在教学之初,可以结合挂图讲解动作术语,让学生初步了解动作术语的形象概念;演示时,可以结合动作重点讲解术语,让学生看到动作后知道“叫什么名字,在身体什么地方,怎么做”;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根据术语做出动作,从而建立术语到动作的关系。
示范法的运用也应该是有启发性的。演示时要力求稳、轻、美,让学生在动态演示中享受健康与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如在练习开始时完成示范或示范讲解;改进行动时的关键示范;总结中的示范演示等。
(3)注意练习的帮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往往是在老师或同伴的帮助下进行的。由于技巧和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大多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正常身体姿势和体位不同,学生在练习时会感到不习惯;有些动作很危险,学生练习时会有犹豫和恐惧。因此,练习的帮助是学生在学习动作和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增强信心和勇气的必要手段。同时,在互助的实践中,学生通过与老师或同伴的相互合作、协商和交流,将自己融入群体,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和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做好专项准备活动。
技能器械体操教材内容要求灵活性和协调性高。除了一般的准备活动外,教师还要重点指导学生做专项准备活动,特别是加强头、颈、肩、腰、腕、踝的活动。
第五章介绍了小球类游戏和球类游戏的教学内容
1.小球类和球类运动的教学目标
球类运动在小学生中特别受欢迎。孩子们喜欢打球,玩球,配球,著名的球星往往是他们羡慕崇拜的偶像。球类运动不仅对抗性强、趣味性强,而且强调集体配合,灵活运用各种技战术,对锻炼人的体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挥个人和集体智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条件,很难使用成人标准化的场地、器材和严格的规则进行球类运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减少场地和球的使用,简化规则,称为“小球类运动,球类运动”。本章选取了四项作为三级的教学内容:小篮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
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球类运动的意识和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2)学习简单球类运动的基础知识,掌握简单球类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术。
(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
(4)通过球类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尊自信。
(5)加强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关心集体、尊重对手、遵守纪律的良好体育风尚。
2.小型球类运动和球类运动的特点
(1)在Level (2)的基础上,提高小球类运动的基本技术、集体配合、简单规则,逐步建立战术理念。
(2)加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对抗性活动和游戏,逐步向单纯的小球类教学竞赛过渡。
(3)球类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学生体育参与、自主学习、集体意识、合作交流、情绪调节等能力的培养。
(4)竞技体育的转型保留了球类运动的特点,降低了技术难度要求,体现了体育文化的传承。
3.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内容
(1)小足球
①足球基础知识(包括:小型足球场及器材规格、足球基本规则——掷界外球、踢门球、踢角球、点球、任意球)
②足球基本技术和游戏(包括:弹跳球和游戏;运球和游戏;踢足球和玩游戏)
(2)小篮球
①篮球基础知识(包括:篮球场地和器材规格;篮球基本规则——推、拉、挡、踢、打)
②篮球基本技术和游戏(包括:打球;传球游戏;运球游戏;射击游戏)
⑶羽毛球
①羽毛球基础知识(包括羽毛球场地;羽毛球的基本规则;几种发球违例的情况)
②羽毛球基本技术和比赛(包括:握拍;玩球类游戏;低手击球游戏;大师击球游戏)
(4)乒乓球
①乒乓球基础知识(包括:台面面积;击球时间的划分;握法)
(2)乒乓球基本技术和游戏(乒乓球游戏;阻塞游戏;发球游戏;攻击游戏)
4.小型球类运动和球类运动的教学方法
(1)在五六年级的小球类运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提高体育文化的内涵,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游戏和比赛的规则,掌握安全活动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如何安全地参加球类运动。
(2)五、六年级学生处于学习球类运动的初级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球,让学生在熟悉球的同时提高控球能力。对于场地器材条件困难的地区和学校,可因地制宜开发替代器材,如自制麻绳球、藤球、棕球,用于小型篮球、足球活动。
(3)充分发挥球类运动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要注重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采用主题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
(4)小球类和球类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合作的互动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模仿、互助的同时,应倡导师生的相互参与和交流,让师生在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共同发展和提高。
(5)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比如,针对小型球类运动对抗性强、运动量大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针对小型球类运动要求学生熟悉球、控制球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自信、自强不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针对小型球类运动的群体特征,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加强学生同伴和群体之间的合作,以增强他们对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的适应能力。
第六章游戏及游戏教学内容介绍
1.游戏与游戏教学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小学体育《教师用书》并没有把游戏作为一种单独的教材内容,而是把游戏教材的内容和各种体育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分散在体育锻炼实践的内容中,这是新教材结构的一个特点。因为小学体育教材的内容,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的内容,应该以游戏为主线,把基础教材游戏化,用游戏多教多学。
这一章《游戏与游戏教学》教材,虽然也介绍了一些游戏,但尽量不重复各类教材中的游戏,只联系五六年级的教材介绍如何教游戏。本章列举的案例也是为了说明如何进行游戏教学。这些方法仅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水平(3)教师用书的游戏教学是由课程标准的目标取向决定的。它有特定的游戏内容和教学目标,特定的情节和活动,规则和结果。它不同于其他教材中的游戏教学,是一种实施教学评价的“主观”游戏。这些游戏都是以自己独特的编排体系,游戏教材为主线,物理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掌握游戏知识和技能,培养意志品质,满足心理需求,体验群体学习乐趣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因此,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而独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