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黑怎么办?

南京一位读者打来电话说: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但还是很怕黑。她晚上睡觉都不肯关灯,害怕在黑暗的地方行走。我觉得孩子应该改正这个缺点,但是怎么帮她克服对黑暗的恐惧呢?孩子怕黑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他们年纪小,还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还处于本能的反应和认识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时候害怕的东西和事一般都能被正确理解和认知。但是现在,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提高认知能力,尽快走出对黑暗的恐惧。让我们来看看杭州秋实荆州小学的几位家长是如何引导和帮助孩子走出对黑暗的恐惧的。观点一:以鼓励为主,锻炼孩子的勇气。女儿生性活泼,但有时怕黑,尤其是打雷下雨的晚上,她害怕一个人呆在房间里。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不会特别在意孩子,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这件事大惊小怪,孩子不怎么在意就会变得大惊小怪。每当孩子表现出怕黑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劝她说,怕什么,别怕,一会儿就好了,我们尽力鼓励孩子;另一方面,给她体验的机会。例如,一开始,在一个糟糕的夜晚,她被故意要求从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拿东西。刚开始孩子还不敢,但是看到我们站在旁边她也就放心了。她试了几次,觉得黑暗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可怕。观点二脱敏训练我认为怕黑是人的天性,但在童年时期,如果父母引导得当,孩子对黑暗的恐惧是可以很快克服的;如果引导不当,会延长孩子的黑暗恐惧期,甚至发展成病态的黑暗恐惧症。女儿很怕黑,比如不敢关灯一个人睡,主要是看童话受影响。她害怕故事里的怪物会出现。我们告诉女儿,世界上没有妖怪,故事和电影里的妖怪都是编出来的。但是孩子一开始不相信,我们就试着帮她做脱敏训练,比如把她一个人留在熄灯的房间里。一开始,她不敢。当她在我们的坚持下走进来的时候,一切都很安全。起初是几分钟,然后是十分钟,半小时...渐渐地,她相信世界上没有鬼怪,对黑暗的恐惧也减少了。观点三:让孩子尝试,用事实说话。虽然我的孩子是个男孩,但他也怕黑。比如晚上,他醒来尿尿,我就得赶紧起床,把客厅的灯打开,不然他就不敢出卧室了。我觉得他应该尽快摆脱对黑暗的恐惧。我告诉他,怕黑是因为人的思维,我是自己吓自己。所谓的鬼怪,都是自己发明的,或者是人类自己编的,或者是听别人说的,其实是没有的。别人做什么都吓不倒你,但别想着吓自己。我和孩子一起看西游记,哪吒传奇等动画片的时候,我就告诉他,那些鬼怪从来就不存在,也没有发生过,都是人脑编造出来的。毕竟孩子是个男孩。听了我的解释,他不好意思再害怕了,就硬着头皮晚上一个人睡了。真的很奇怪。早上他开心的跟我说,黑屋子不可怕,什么都没有。我趁机说再睡一夜就什么都不怕了,于是孩子又一个人睡了一夜。他相信从来没有什么鬼怪,它们都是人编造出来的。观点4:转移注意力,淡化恐惧。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但是怕停电,不敢从没有灯的房间拿东西。我问他害怕什么。他说:黑暗中有可怕的东西和鬼魂。我故意轻松的笑了笑,说他是自己吓自己。有时候晚上天黑或者天阴的时候,我会带一些科普作品给孩子看,让他们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克服盲目的恐惧。我们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引导他们做勇敢的人。后来我发现,孩子不自觉地不再胆小了。我问孩子是怎么练胆的,孩子告诉我,让他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每当他一个人在家或睡觉前感到害怕时,他就看动画片或思考有趣的故事。这时候他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忘记了其他的。观点五:将黑暗与快乐联系起来根据我的经验,让孩子不怕黑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指望你跟他们说一个道理,比如天黑是自然现象,但是太阳一上床,马上就能改变。现在停电多了,我正好可以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在温暖晴朗的夜晚,我经常带着孩子去小区花园散步,同时带上他们喜欢的玩具,小自行车等等。我们数星星,看月亮,在明亮的地方和孩子玩玩具,让他们适应黑暗,晚上喜欢和父母一起去花园。有时候,晚上和孩子一起去户外玩需要黑暗的游戏,比如躲猫猫。当我们在室内时,我们关掉灯,和孩子们一起看电视,听音乐。拿着手电筒和小朋友玩手影游戏,看看谁的变化大;在黑暗中和小朋友玩折纸,看谁折得好,长得像...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早就忘记了恐惧。几乎每个孩子都怕黑,只是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在父母的安慰下,这种情绪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无所谓,孩子却视之为大事。这时候家长要重视,不要觉得自己不重要。只要做一些努力,给予适当的引导,孩子一般都能摆脱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