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真的很重要吗?应不应该把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

应该把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学校不但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做人的礼节,怎样去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要使学生具有崇高的思想,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高尚情操。近几年来,学校以学生考分为衡量各班级好与差第一标准,轻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从小注入良好的思想品德,刻苦钻研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不但要有优异的文化成绩,而且还要有健康的身体,有一颗报效祖国的雄心。学校各班每周要开没一节‘劳动’课,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有目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懂得只有通过艰苦的劳动,才能创造人们美好的生活。从而得出‘劳动光荣’这个概念,使学生热爱劳动。

功课表上安排的体育、音乐、美术课,各校领导要督促任课老师认真的上好这几门副课,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性趣爱好,决不能用上副课的时间用来上主课。这样不但学科单调,发挥不了学生的性趣爱好,而且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调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要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要鼓励学生做好事,用自己的真情去帮助应该得到帮助的人,在学生中弘扬社会正能量。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在学生中注入一种良好的思想境界。

创新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

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要创新办学理念,整体统筹学校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制度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的育人工作,并把课内学科育人与课外活动育人相结合,把学校、家校、社会育人相联系,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学校立德树人的工作。改变过去重智轻德,把德育停留在口头上,课堂里,考卷上的不足,把德育真正落实在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制度育人的践行过程中,在学校形成全过程、全学科、全方位的育人的新局面。

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的作用

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学校课程门类较多,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特点,不同学科在育人上也有明显的差别。过去学校更多的关注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对学科育人重视不够,给人们形成的印象是只有道德与法制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课程,其它学科只关注了教学目标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把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无形中淡化或割列起来,使学科育人的目标没有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