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的四个最重要的原则

参与感

产品文章

1,我想问更多不可能的事:

2.用户模式是超过所有工程模式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有时候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需要专家的建议和与用户的深度互动。

3、学会做减法:需求那么多,先剔除不重要的。

4.实战中迭代产品的方式可以先在内部尝试(一个内部开发销售网站卖可乐的故事)。

5.活动要产品化,产品要活跃。

6、产品第二,团队第一

7、设计模式,让用户激励团队,而不是总指望公司给激励。

品牌文章

1,设计模式,让品牌潜入大脑(认知);

2.为现有用户创造一些爆点;

3.给予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

4.把用户打造成明星,可以增强他们参与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欲望。

5,做品牌名:中文名,易记易传播,可以获得顶级域名,可以注册商标,易于国际化,相应吉祥物出来,形象化品牌。

6.剧场式发布会:产品足够重,内容足够细,气场足够集中。

7.用互联网思维做电视广告,先预热,再集中力量爆破资源。

8.网络营销要快:抢第一轮,上头条。

9.别忘了产品是1,营销推广是后面的0。没有1,一切都没有意义。

10,学会利用热点事件,比如10亿赌球,娱乐营销。

新媒体文章

1,先做服务,再做营销,营销要讲人话,别人听得懂,不能太专业也不能太高大,不能“刷屏”;

2.把精力花在内容生产上,鼓励用户参与内容生产;

3.微博是社交媒体的第一站,把微博当网站运营;-现在微博里的渠道和以前不一样了;

4.QQ空间年轻化,现在00后使用QQ空间的比例超过微信;

5.微信主要是作为一个服务平台,但是作为一个营销平台会有问题——但是现在有很多微信营销号。

6.利用论坛将所有用户联系起来,创建一个独立的圈子。

服务商品

1,服务部门要让每个员工都爱上产品;

2、做客服应该具备产品经理的能力。

3.让客户觉得服务场景就像自己的亲戚朋友在互相帮助。

4.不断提高服务速度。

5.给服务人员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只要舒服,就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传统服务店基本都是外面豪华,后面凌乱。

设计文章

1,文案策划要“一剑封喉”,戳中用户痛点,用户才能快速理解(不要用那么多高大上的东西)

2、设计有一定的想象力“合理的,意想不到的”,不一定是死板的,俏皮的,创新的。

3.在这个读图时代,如果创业,别忘了找一个靠谱的设计师。

4、设计管理三轴: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计三者的顺序。

其他的

1,亚文化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要了解现在年轻人都在关注什么——这是我所欠缺的,现在00后也不知道关注什么。

2、产品要能安慰人——无印良品

3.只有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做好产品和服务。

4、爆平降温:

爆款:产品策略,产品结构

扁平化:组织架构要梳理扁平化,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

双:团队激励,管理者要融入团队成员。

三三参与定律:

参与感的构建,就是要为企业打通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让用户参与其中,做一个可以被触摸和拥有,与用户一起成长的品牌。

三大策略:做爆款产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招: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传播口碑事件。

做爆款,目标是瞄准细分领域第一,集中资源。

在设计互动方式时,注重有用性、情感性和互动性,所有员工和消费者都参与品牌传播。

要建立参与感,就要降低用户的参与成本,将交互体验产品化。

小米的粉丝活动“爆米花”不做产品体验和路演,用户玩品牌,成为用户展示自己和认识新朋友的舞台。

小米的品牌之路,先做好产品忠诚度,通过口碑传播不断强化这个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出名。

消费领域的飞跃:产品的功能属性转向产品的社交属性,不仅仅是购买后如何使用,而是购买后会参与什么样的创新体验。

在IT领域,1优秀的人可以顶100甚至1000平庸的人。

招聘团队,首先看的是专业能力,其次才是心态。我们应该有企业家的心态,热爱我们所做的事情。

如果你做了一个好的产品,用户会回报他们的爱,用他们的爱激励团队。

读后感:

《参与感》一书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参与感

无论是雷军的序言,还是这本书的开篇,都贯穿着强调参与的重要性,并且在阐述参与感的时候,都是从互联网思维入手,讲的是口碑,而口碑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为了形成口碑,用户要有参与感。

所以,在我的理解中,就是创造一个口耳相传的好产品,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包括R&D、设计、推广、宣传等,为用户或员工创造各方面参与的机会...共同努力做出爆款产品,而用户因为投入了时间、精力和创意,对产品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这种让企业和用户都受益的参与感是可持续的。在这一章里,我还讲了几个现在广为人知的观点,这些观点在我看来今天仍然有用。

三三参与定律:

三大策略:做爆款产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招: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传播口碑事件。

2008年,雷军提出互联网七字决策:

专注,极致,口碑,快

专注和完美是产品目标;

快是行为准则;

口碑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口碑的铁三角:

发动机:它是一个产品;

加速器:社交媒体;

关系链:是用户关系。

2.制品

“参与感”第二部分讲的是产品,也就是小米“三三律”中的爆款产品。

记得有人说过,产品就像自己的孩子,质量和产品经理有直接关系,我很认同。在这一章,小米谈到了发动群众参与到产品经理的工作中,采用集合大家智慧,实现大家梦想的方式来改进产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所以他们也做了取舍:优先解决需求大的用户功能,保证产品好用(效率第一,好用第一),努力做到好看。另一方面,小米也将活动定位为产品,即产品化活动,活动产品化,活动产品化运营。本文以“红色星期二”的火爆场面为例,具体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产品要求,本章也回应了前面提到的七字决策中的“极端”,列举了为什么Redmi 1是H2而不是H1,手机盒子怎么做,演示如何提炼,各种变化,极其值得自己抓狂。这种为达到最高层次目标而不懈追求的精神是我们平时工作中所缺乏的。也可以说,我们总是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放弃执念去追求极致。当然这也分做什么。在快速而牢不可破的互联网竞争下,我们在不断地做出选择。

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好的团队才能做出好的产品,产品第二,团队第一,让用户激励团队,让员工成为粉丝。

3.品牌

小米利用口碑推荐让用户参与品牌推广。他形象地把洗脑广告形容为脑洞大开,把口碑推荐形容为潜入脑海,把小米手机定位为“互联网手机”,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

这种先忠诚后人气的方式,让小米拥有了很多粉丝,这些粉丝都是围绕着粉丝的,比如“米粉节,100梦想赞助商的微电影,走红毯的爆米花,品牌传播明星,剧场发布会,吉祥物,我们的时代等等。用作者的话说,粉丝效应让猪飞起来。

在这一章,作者还说:“小米之所以不请明星,不找代言,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明星,我们的用户是明星,小米的态度是明星。”当然,时隔两年,小米现在也做出了调整,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明星代言。

小米营销真的很高明,花了很多心思,比如卖点的表达,盒子兄弟的沟通技巧等等。在电视广告方面,也给出了三点建议:全网互动,信息简单,品牌广告不是功能广告,选择最大平台集中爆破。

再好的产品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负面声音在所难免。小米的建议是:互联网公关要练好70%正面声音,30%负面无所谓,把握主流。

4.新媒体

第四篇谈新媒体。

在“三三参与定律”中,第三个策略是做自媒体。自媒体作为小米的内容和品牌战略,在小米的营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就是因为运营得当,小米不打广告,做自媒体,节省了巨额的广告费用,也拥有千万用户的自媒体矩阵,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同时,小米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主战场,他们社会化营销的四个核心渠道是: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

用户关系越弱,信任传递越弱,参与的口碑扩散效应也越弱。其中微信是强关系,其次是QQ空间和论坛,最后是微博。

5.服务

随着市场上大部分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用户对于一个品牌和产品,已经从单纯的质量变成了服务好。也就是说,服务质量往往直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只有用户对产品和消费过程满意,才能形成持续的购买行为和口碑,所以服务创造差异。现在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在《参与》一书中,这一章讲的是小米是如何做服务的。

小米讲过“服务是小米模式的信条”,从书中我们也了解到小米是如何服务他的客服人员的。如何服务好自己的用户和粉丝?又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来满足他们?请参见P161。书中提到了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人比制度重要”、“用户走到哪里都可以服务”、“让服务店到家”、“速度是好服务的基础”、“标准之上的非标准化服务”、“人是环境的孩子”。从实践反馈来看,小米的服务意识真正获得并提升了员工和用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形成了口碑,从而提升了业绩增长。

虽然我们都知道客户服务对企业的重要性,但是在自己的工作中明显感觉到服务还不够完善,从书上学到的东西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和拓展。

6.设计

最后,这本书谈到了设计。作者来自设计背景,对交互设计有独特的见解。现实也证明了小米之前的设计让人记忆深刻。有很多作品和字帖都说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既不是小米的粉丝,也不是用户,对手机等产品也不感兴趣。我觉得小米一开始的定位不是我这样的用户,但是我还是抵挡不住身边其他米粉的追捧和推荐,所以我第一次了解小米手机品牌是在2012年,从身边的朋友那里。

在随后的几年里,虽然我们没有关注小米,但是因为它的出色表现,小米非常受欢迎,经常成为热门话题。还出现了“小米只是用饥饿营销抢购虚假图片”的各种传言,让人好奇。看了《参与感》这本书,一切豁然开朗。小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尊重用户,顺势而为的方法论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