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经验精读

做一个成功的人,要相信自己,让行动引领你更接近成功,用态度证明成绩,用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陪伴你走完成功的每一步。以下是我为你收集整理的成功人士的经验精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精选阅读(1)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很多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虽然成功的道路上颇有波折,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才能从成功的人身上学到东西,帮助每一个即将成功的人,避免重蹈覆辙。

临床心理学家、《永不回头:10你再也不会做的事》一书的作者亨利·克劳德,通过对成功人士的观察,发现了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一些“教训”。一旦人们吸取了这些教训,他们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即使同样的事情发生,他们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处理。

虽然生活和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教训,但克劳德教授还是总结了10条成功人士的经验教训。

以下是10成功人士再也不会做的事。

1,不要相信世界是完美的。如果某人或某事看起来太完美而不真实,那么他或她或它一定有问题。世界并不完美。没有人或事是完美的,如果有,你必须多加注意。

2.不要掉以轻心。无论事物在外表上看起来多么美好,我们都必须从更深更真实的一面去看待它们,才能找到我们真正想要理解的东西。

3、不会忘记扮演自我的角色。成功人士和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无论是在爱情和生活中,还是在人际交往和商业中,成功人士都会不断地问自己,我的角色是什么?换句话说,对于成功人士来说,即使是真正的受害者,他们也从不把自己当成受害者。

4.不要试图改变别人。当你意识到你不能强迫别人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给了别人做这件事的自由,并承担了这件事的后果。同时,你也解放了自己。

5、不吃草。不管是工作还是感情,该结束的时候就结束了。我们不能回到过去,期待一些改变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6、不会近视。如果我们能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能在生活中表现得更好。对于成功人士来说,凡事不能只看当下。

7.我不相信我能取悦每个人。一旦你明白你不可能取悦所有人,你的生活就会更有目的,你会尽力去取悦那些应该取悦的人。

8.不要做不适合自己的事情。当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适合做这件事吗?这适合我做吗?这个东西能持久吗?”如果任何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你最好想一个更好的理由继续做下去。

9、不会为了一时的享受而牺牲长远的利益。当成功的人知道他们需要经历痛苦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他们不会退缩,因为他们知道痛苦是暂时的,而他们从中获得的收益是长期的。

10我永远不会忘记,决定外在成功的是内心世界。好的生活有时候和外在的情况无关。我们之所以感到快乐和充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内心的感受。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每个人都会犯错,即使是最成功的人。但成功人士比其他人更优秀的地方在于他们知道如何吸取教训,避免再犯错误。简而言之,成功的人是那些从自己和他人的教训中学习的人。

选读(二)李嘉诚年龄:81岁。

创业时间:1950创办长江塑料厂。

第一桶金:塑料花生意

身处逆境的时候,你要问问自己,我有没有足够的条件。身处逆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因为我勤俭持家,坚持不懈,愿意学习,树立信誉。

李嘉诚:塑料花的传奇

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自己必须加倍努力。为了出人头地,学习是唯一的武器,他开始自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虽然辛苦,但李嘉诚觉得很有成就感。“我年轻的时候,表面上很谦虚,内心却很骄傲。因为你看到身边的人每天都在继续老样子,但是你的自知之明却在一天天提高。”

1940年秋,李嘉诚一家从潮州逃到香港,住在舅舅的钟表店。李氏家族原本没有商业传统。来香港之前,父亲是小学校长,祖父是清朝最后一位秀才。二叔民国初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李嘉珂的书香门第在当地很受尊重。

但这些在当时的香港毫无价值,甚至带来了生存压力。这家人像蚂蚁一样卑微。李嘉诚,13岁,不得不辍学,在一个赞助商手下当学徒。白天有没完没了的工作,但晚上,你必须搬家具,睡在其他家伙旁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了香港,李嘉诚的母亲只好带着小姑子回老家,留下了父子俩。更不幸的是,我可怜又抑郁的父亲染上了肺结核,半年后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我什么都没跟他说,只是问他有什么要说的。“我安慰父亲,告诉他‘我们都要好好活着’。”李嘉诚,14岁,独自一人回应父亲去世,“仿佛瞬间被迫长大”。李嘉诚由于家财衰败,少年辍学,父亲去世,孤独的流亡异乡,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迫成长。

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自己必须加倍努力。为了出人头地,学习是唯一的武器,他开始自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虽然辛苦,但李嘉诚觉得很有成就感。“我年轻的时候,表面上很谦虚,内心却很骄傲。因为你看到身边的人每天都在继续老样子,但是你的自知之明却在一天天提高。”

李嘉诚的机会最后来了。1945,二战结束后的一天,他所在工厂的老板急需送一封信,但店员请假,推荐李嘉诚帮忙,因为他好学。出色的表现让老板对他另眼相看,把他从打杂调到仓库经理,然后成为业绩优秀的业务员,再提拔为经理,19岁当上总经理。李嘉诚还详细了解了货物进出口、价格,以及货物管理、营销等技能。

因为生意上的关系,李嘉诚总是订阅英文的塑料专业杂志,顺便提高自己的英语,这也让他总能把握住这个行业可能的商机。随着二战后经济的复苏,市场对塑料制品的需求非常旺盛。李嘉诚认为机不可失,决定自己创业。1950年,他用自己的积蓄加上叔叔贷款的5万港币,开了长江塑料厂。

65438到0957年,李嘉诚受到贸易杂志的启发,去意大利考察。回到香港后,他转行生产塑料花。得益于当时的消费环境,生意发展迅速。由于产品的不断创新,李嘉诚成为香港乃至全球的塑胶花之王。现在这已经成为李嘉诚财富故事中的经典情节。之后,李嘉诚看准了房地产的机会,以“超人”的身份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升级。

柳传志年龄:65岁

创业时间:联想成立于1984。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始状态,目标是一种隐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没有把握。无论你有什么样的信心,目标最多是初创企业的一个远大志向,所以无法量化和定义。

柳传志:当“奸商”被骗。

从65438年到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技术研究者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就蠢蠢欲动,想走出高墙深院去创办公司。

蔻驰柳传志于2月初复出,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生命。需要的时候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柳传志割心了。虽然他已经65岁多了,但他的激情并没有减弱。

从65438年到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技术研究者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就蠢蠢欲动,想走出高墙深院去创办公司。曾毛超(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时任计算研究所所长,一直私下鼓励他的员工创办公司。40多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创业。“我40岁的时候选择创业,是因为前面没有路。”

5438年6月+10月,以、柳传志、张祖祥三位核心成员为核心,授权成立中科院计算所(联想前身)新技术开发公司,刘任副总经理。曾毛超把研究所的传达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他20万元启动资金,还给了他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地招聘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研究所的技术成果,可以使用研究所的办公室、电话和一切资源。

虽然有很多支持,但是从1984的冬天到1985的春天,在公司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柳传志后来回忆说,“那时候真的不明白该怎么办,就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赚点钱发工资。”于是,包括刘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起了“奸商”、“板主”,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卖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冰箱。

后来因为听说买个彩电能赚1000元,联想也跟着赚了。当时有句话叫“骗子比彩电还多”。虽然柳传志很小心,直到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确实看到了电视,但是钱汇过去,对方就不见了,联想被骗了654.38+0.4万元。公司突然变得更加困难。

到1985,各种可能给公司带来收入的业务都尝试了差不多一遍。最重要的是把倪光南领导的“汉字系统”带到公司,产品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汉卡”。当时大部分电脑都是进口的,都是英文的,所以要装中文卡。改装后每台电脑利润高达一两万元。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售出了65,438+000台,为公司带来了约40万元的毛利。

曾的妻子,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锡兰,在1985的夏天,从她楼上看到了一个难忘的场景:烈日下,柳传志和(现为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等人扛着肩,从大院门口搬进来一堆微型电脑。柳传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了,而秦丽把裤子卷在大腿上,气喘吁吁。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柳传志后来说,“我们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卖熟练劳动力赚来的。”

刘永好年龄:58岁。

创业时间:1982四兄弟开始从事水产养殖。

第一桶金:鹌鹑养殖

对我来说,我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创造这些财富的潜力!如果我所有的财富都消失了,我可以重新开始。——刘永好

刘永好,出生在四川新津的一个贫困家庭,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所以他最大的目标就是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行车。在他心目中,最好的工作就是在当地的工厂当工人,让自己衣食无忧。

刘永好,出生在四川新津的一个贫困家庭,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所以他最大的目标就是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行车。在他心目中,最好的工作就是在当地的工厂当工人,让自己衣食无忧。

经历了近五年的知青生涯,刘永好再次上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此时,他的大哥刘永言已从成都电信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906厂计算机所工作。二哥刘永行从成都师范学院毕业后去了县教育局工作。三哥(后改名为,因被陈家收养)从四川农学院毕业后在县农业局当农艺师。

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四兄弟开始焦躁不安。1980春节期间,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四岁儿子在春节吃点肉,刘永行从初一到初七在路边摆摊修电视和收音机。短短几天他居然赚了300块,相当于他当时10个月的工资!

四兄弟一商量,就想成立一个电子厂,很快就生产出了音频样品。刘永好带着音响下乡,想和制作组合作。他们提供技术和管理,生产队出钱。没想到此事上报公社后,公社书记说:“群众企业不能和私营企业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1982年,四兄弟经过激烈讨论,在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上做出决定:辞去公职,以个人身份工作。他们想,搞我以前做过的音响,投资很大,还有很多条条框框;养殖业不需要大量投入,技术含量低,自我熟悉。创业目标定了,资金还没着落。四兄弟想到银行借1,000元,结果被泼了一盆冷水。

他们只好典当了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的财物,筹集了1000元,开始养鸡养鹌鹑。“那时候真的是一分一分的挣钱。看鹌鹑下蛋意味着赚一分钱。”让刘永好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他骑着载有鹌鹑蛋的自行车,被一只狗追着跑,然后摔倒在地。200个鹌鹑蛋全部打碎。他当时流下了眼泪,不是因为被狗咬了,而是因为觉得鸡蛋碎了不好意思。

意识到鹌鹑业务无法再扩大,1986年,四兄弟用之前积累的近10万元转战猪饲料市场,期望集团横空出世,成为当地饲料企业的龙头。1997年,四兄弟宣布和平分家,刘永言成立大陆期望集团,刘永行成立东方期望集团,刘咏梅成立华西期望集团,刘永好成立新期望集团。

陆年龄:64岁。

创业时间:1969接手宁围公社农机修理厂。

第一桶金:万向节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克服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欲,有利于磨练意志。如果一个创业者只能自得其乐,早上围着车走,中午围着盘子走,晚上围着裙子走,他就不是一个创业者,而是一个失败者。

鲁:被逼上梁山的小铁匠

陆出生于浙江萧山宁围镇。父亲在上海一家药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他的母亲在一个贫穷的村庄里过着艰苦的生活。15岁辍学后,在陆的帮助下,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打铁的小学徒。

2007年,万向集团董事长在接受美国一家媒体采访时,解释了他当时的创业动机。“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你将来可以在那里学习。如果你以前是农民,你就永远是农民,但我不想一直当农民。我会尽力跳龙门。”

陆出生于浙江萧山宁围镇。父亲在上海一家药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他的母亲在一个贫穷的村庄里过着艰苦的生活。15岁辍学后,在陆的帮助下,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打铁的小学徒。

但三年后,由于减员,他被辞退,回到农村。不肯认输的决定创业。“我从未想过成为一名企业家。我的事就是逼梁山。”当时他看到村民磨米粉不方便,但对设备很感兴趣,就集资买了设备,开了一家不敢挂机的米粉加工厂。后来,由于禁止私人经营,加工厂被迫关闭,卢不得不卖掉三间旧房子来还债。

虽然受到打击,但并没有松口。因为“停产革命”,当时人们连铲子镰刀都买不到,修自行车也没地方。陆申请15后,开了一家铁匠铺,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励志故事)1969年,因为政府要求每个镇都要有一个农机修理厂,有经验有名气的陆被公社请来接手宁围公社破旧的农机修理厂。在此期间,除了经营农机修理厂,卢还做了一种只要能赚钱、生意好的尝试。

10年后,鲁用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各种产品,艰难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8的春天,在鲁的工厂门口已经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个牌子,员工人数达到了300多人。看到中国的汽车市场开始起飞,鲁调整了公司的战略,集中力量生产专业化的汽车万向节。那年秋天,他把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万向集团的前身)。

在1980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上,虽然被拒入场,但陆没有松口,在会场外摆摊。在听证会会场陷入价格拉锯战时,他在会场张贴广告,以低于20%的价格销售自己的优质产品,很快厂家就冲出了场外市场。万向此役拿下2654.38+万元订单,鲁成为最默默无闻的大赢家,一举成名。

选读(三)成功人士的故事1。斯皮尔伯格:他从小就是“伟大的导演”。

史蒂文·艾伦·斯皮尔伯格,1946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他从小就是一个“大导演”。12岁时,他成了家里的“家庭摄影师”,先是用8厘米的相机记录家人的生活;很快,我们开始尝试各种特效,比如夜空中的异光,玩具火车的碰撞等。后来开始安排剧情,自己剪辑配音。

为了满足“小导演”的少年梦,他的父亲、母亲和三个姐姐都成了随叫随到的自由忠诚的演员。有一次,他妈妈把30罐樱桃闷在高压锅里,让它爆炸,把厨房喷得“血淋淋”,好让他拍一些“恐怖的理想照片”去参加一个摄影比赛,他真的得了一枚奖牌。

15岁时,他完成了40分钟的作品《无处可逃》,之后又拍摄了十几部作品,全部由假期打工资助。

迄今为止,他已经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是史上总票房最高的导演。

[阅读]

斯皮尔伯格从小就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思考,也不沉迷游戏。反而执着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基础。不同的思维造就不同的人生。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爱好是激发我们努力的无形催化剂,是成功的关键。但是,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还要努力,要持之以恒。如果父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那么孩子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成功人士的故事2。努力创造奇迹的林书豪。

2010夏天,大学毕业后,林书豪没有入选NBA选秀,但后来以自由球员的身份加盟了家乡球队金州勇士队。在勇士队的一年里,林书豪并不明显,他之前三次被送到发展联盟。2011 65438+2月,NBA停摆结束后,林书豪被勇士裁掉,之后短暂加盟火箭后又被裁掉。在他等待机会甚至考虑加盟CBA的时候,缺少控卫的纽约尼克斯队决定在这个中国小伙子身上碰碰运气。加盟尼克斯一个多月后,林书豪依旧表现平平。但是在2012年2月,林书豪突然爆发出巨星能量。一周连续四场比赛,他带领苦苦挣扎的球队四连胜,震惊了整个NBA。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上场,但林书豪还是早早来到健身房训练,积极和教练沟通,让教练在不打算用他的时候,想着给那些不懈努力的人应有的机会。

[阅读]

在篮球明星遍地的NBA舞台上,当替补,坐冷板凳,时不时面临被裁的威胁是常事。也许有些人已经丧失了意志,放飞了梦想,但林书豪始终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每天都充满信心地进行体能训练,专心“阅读”比赛。机会往往在这一刻不经意间出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林书豪抓住了这个微小的机会,用自己的努力扭转了命运。科比·布莱恩特对林书豪的表现印象深刻:“那些真正有天赋和学识的球员经常没有地方展示。如果你回头看,你可能会发现,其实他从一开始就那么优秀,只是他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成功人士的故事3。胡雪岩诚心诚意地做了药。

在杭州的胡庆余堂,可以看到药店上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正对着顾客,写着“真价实货”的字样,另一块正对着柜台,上面写着胡雪岩自己写的“不骗人”的字样。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各行各业切不可欺,尤其是医药行业,人命关天。我打算帮助这个世界,我发誓不利用劣质产品。只愿君子之心有余而力不足,获取真相,提高服务,不欺天下。若有,则益于无形,说君子之善可为谋,君子之善可为谋。”据说胡庆余堂开业那天,胡雪岩亲自站在柜台前,在店里放下一个大香炉。一年四季香烟弥漫,不是拜菩萨,是给顾客烧药。凡是顾客对药不满意的,就扔进香炉,重新上药。有一种药叫“金鹿丸”。要做这种药,需要从鹿身上取30多种东西。为了保证原料质量,他开了一个养鹿场,保证原料绝对正品。“金鹿丸”制成的当天,店员们就拿着待宰的活鹿上街游行,向公众证明胡庆余堂制成的药绝对是假的。

[阅读]

“胡庆余堂”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毕生心血。在世纪更替、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无数金字招牌未能幸免,但“胡庆余堂”却以胡雪岩提出的气节传承至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胡雪岩以诚信和良心经营胡庆余堂,不仅为他带来丰厚的利润,也成就了他“江南药王”的美誉。胡雪岩对事业的态度,对生命的尊重,足以启迪现代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

成功人士的故事。在枪林弹雨中练琴的马克西姆。

马克西姆是克罗地亚一位天才的古典钢琴演奏家,从小就在钢琴演奏方面天赋异禀。1990年战争爆发时,他被困在地窖里八天。在这期间,他每天都在鼓励自己:“我们的小镇枪林弹雨,但你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你一定要活下来,钢琴是你的唯一。”于是,在身边的枪林弹雨中,他依然坚持每天练琴七个小时,在战火中举办了一场音乐会。“我总是想尝试一些新的和不同的东西。我真心希望的是把古典音乐传播给更多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这是我的梦想。”这个面容清秀的东欧男人说。

追求成功[阅读]

“逆风的地方更适合飞行。不怕千人堵,就怕舍身。”正如歌词所言,马克西姆从未放下自我信念,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梦想,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钢琴演奏者”。一个人的旅途就像海上航行的渔船,总会受到风雨的袭击。困难的冲击总会让人觉得难以承受,但只有这样的冲击才能让我们坚定自我信念。我相信这样的磨炼总会过去的,心里的痛迟早会变成幸福的眼泪。不要害怕前方的路有多黑。只要你下定决心,你的信念就会化作一道亮光,驱散你所有的恐惧。

成功人士的故事诉梅兰芳,一个谦卑的学徒老师。

京剧大师梅兰芳不仅在京剧艺术上造诣深厚,更是丹青大师。他拜著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时时举行弟子之礼,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宣纸,却不以身为著名演员为荣。梅兰芳不仅拜著名画家为师,也拜普通人为师。有一次,他在表演京剧《杀人惜》时,听到一位上了年纪的观众在一片欢呼声中说“不好”。梅兰芳还没来得及卸妆换衣服,就用专车把老人接回家,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如果老师说我不好,我一定有好的看法。请给我你的建议。学生们决心要弥补。”老人指出:“燕喜娇楼上楼下的走秀,按照梨园的规定,应该是七上八下。医生为什么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连称赞。以后梅兰芳经常请老先生看他演戏,请他指正,叫他“老师”。

[阅读]

正如泰戈尔所说,“当我们非常谦卑的时候,就是我们最近伟大的时候。”梅兰芳大师不满足于自己的成绩,把自我的姿态放得很低,所以只要别人有一点点实力,他就能一下子看到,学会。同时,他懂得尊重他人。谦虚和尊重使他的潜力、智慧和人生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然,他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成功人士的故事:用美德约束自己的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作为一名科学家、作家、外交官、发明家、画家和哲学家,富兰克林学到了很多。他自学了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带领美国走上了独立之路。富兰克林年轻时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了成功的十三个必备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真诚、公正、适度、清洁、冷静、纯洁、谦逊。然后,富兰克林决心获得这十三种美德,并形成一种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每个美德占一页,画好格子,每天晚上反思的时候,如果发现当天没有到的东西,就用笔做个记号。

[阅读]

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斯说:“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富兰克林所有的成功和快乐可以说都来自于把美德变成习惯的发明,也就是控制习惯。好习惯意味着轻松自在;表示从容淡定,不足为奇;它意味着自由、快乐和开放;它意味着信守承诺,风雨无阻;意味着自强不息,勇于攀登;意味着良好的性格和一生的幸福。所以,成功绝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