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号政策下的游戏江湖:腾讯网易只能等。
下架的游戏大多没有拿到游戏版本号。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早已要求,所有付费或应用内购买的游戏在发布前都要获得许可。
在此之前,游戏公司可以通过“出口到国内市场”的方式回归中国市场,即选择Apple Store中的全球货架(不选择中国),然后等待货架回归市场。
最后一个“安全区”消失,中国整个游戏生态受到影响。
2016年,《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和《手机游戏出版服务管理通知》相继实施。游戏必须通过发行审批,获得游戏版本号,才能上线盈利。
2018年3月起,暂停游戏版号审批8个月。18年2月重启审批后,通过审核的游戏数量明显减少。一个游戏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只有获得游戏版本号,新游戏才能商业化,这决定了游戏开发商的收入和利润。
游戏圈资深观察人士郭玲在2019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2018年游戏圈有三四百个游戏团队因为版本号解散。甚至游戏巨头腾讯、网易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从天眼查的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撤销或注销的游戏公司数量为4080家。版号可能不是游戏公司倒闭的主要原因,但版号收紧影响了小型创业团队的营收和成本,从而加速了一些小型游戏厂商的退出。
谁能拿到游戏行业的“入场券”?
游戏版本号政策出台后,哪些公司是拿到版本号的幸运儿?
申请版号需要一个出版单位和一个经营单位。我们抓取分析了2065438年6月至2020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游戏审批结果,发现只有约3000家公司同时扮演发行商和运营商的角色,另有近15000家公司需要联合运营才能申请版号。
其中,出版社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是常见的。
手握游戏版号的头部公司中,不仅有腾讯、网易等游戏巨头,还有出版社甚至专门的版权服务公司。但是,在游戏版号这块蛋糕上,出版社拿到了大头。在出版单位TOP10中,只有两家游戏公司上榜。
出版资质是版号审批的前提条件。
为什么发行商和版权服务公司在游戏版本号的申请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游戏版本号相当于游戏的“出生证明”。在审批过程中,有两个必要条件:出版单位需要具备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运营单位需要具备电信和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
一般来说,同时具备这两个资质的公司很少,尤其是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的审核更为严格。但根据官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信息,大部分发行商都是有游戏发行资格的。所以很多游戏公司都会和有资质的出版社或者版权代理公司合作,为游戏申请版号。
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中国音集协游戏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6-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394.93亿元,同比增长22.34%,我国游戏产业发展势头向好。但在版号全面约束的今天,游戏江湖的洗牌正在发生。是联合作战还是独自突破?游戏公司将何去何从?
校对: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