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游被禁?

法律分析:网络游戏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享受的需求一定会增长,网络游戏也会越来越普及。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从网络游戏的流行和繁荣可以看出,它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青少年。如果它们被禁止,公众压力会很大。随着游戏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行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主播行业。直播行业因为游戏而发展壮大,很多人发了财。因为游戏的出现,社会上平白多了那么多工作,减少了社会矛盾和政府压力。国家自然不会禁止电子游戏。

法律依据:《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1。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有效的身份信息注册游戏帐户。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网络游戏企业应当建立并落实用户实名注册制度,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的新用户提供游戏服务。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2个月内,网络游戏企业必须要求现有用户全部完成实名登记,并停止向未完成实名登记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网络游戏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妥善保存和保护用户提供的实名注册信息,不得挪作他用。网络游戏公司可以为其游戏服务设置不超过1小时的游客体验模式。在旅游体验模式下,用户无需实名注册,也无法充值和支付消费。对于使用同一硬件设备的用户,网络游戏企业不得在15日内重复提供游客体验模式。第二,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的时间和时长。每天22时至次日8时,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在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第三,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有偿服务。网络游戏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网络游戏公司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用户单笔充值金额不超过50元人民币,累计月充值金额不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但18周岁以下的用户,单笔充值金额不超过100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不超过400元人民币。第四,切实加强行业监管。本通知中的前述要求均为网络游戏在线出版运营的必备条件。各地出版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属地网络游戏企业及其网络游戏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未落实本通知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各地出版管理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直至吊销相关许可证。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协调相关执法部门做好监管执法工作。五、探索实行年龄提示制度。网络游戏企业应从心理接受程度、激烈对抗程度、可能的认知混乱程度、可能的危险模仿程度、付费消费程度等方面综合衡量游戏的内容和功能,探索制作适合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提示进行网络发布和运营,并在用户下载、注册和登录页面明确标注。相关行业组织要探索实施适龄提醒的具体标准和规范,督促网络游戏企业落实适龄提醒制度。网络游戏企业应当重视对未成年人成瘾原因的分析,及时修改引起成瘾的游戏内容、功能或者规则。六、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力量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健康理性使用网络游戏的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七、本通知所称未成年人是指18周岁以下的公民,网络游戏企业包括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