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的意思
并蒂的意思:bìngdì。
并蒂,汉语词语,拼音是bìng dì,指两朵(及以上)的花并排地长在同一根茎上。
释义:
1、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2、并蒂:亦作“并蔕”。
3、比喻男女合欢或夫妇恩爱。
出处:
骆宾基?《午睡的时候》:“那围裙是蓝布的,四周扎着缝,在当中用白线勾着两朵并蒂的大牡丹。”
唐·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宋·陆游《或遗木瓜有双实者香甚戏作》诗:“ 宣城 绣瓜有奇香,偶得并蒂置枕傍。”《镜花缘》第一回:“同一梅花,有绿萼、朱砂之异;同一莲花,有重台、并蒂之奇。”?
唐·皇甫松《竹枝》词之三:“芙蓉并蔕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明·杨珽《龙膏记·错媾》:“乐事生平占,天从人愿,芙蓉并蒂,兔丝不断。” 清·李渔《慎鸾交·赠妓》:“有话须陈,并蒂分房各有根。”
学词语的好处
它蕴含了语言之美、传统智慧、历史典故,经过千年的沉淀,具有极高的智慧与内涵。它虽寥寥数字,但意义无穷。掌握成语的孩子说话妙语连珠,下笔如有神助。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作为一种品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语文考验的是孩子对文字驾驭的能力,而作文是检验这项能力的标准。如何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孩子熟练地掌握了成语后,就能将其运用到作文中去,这对语文成绩的提升很有帮助。
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准确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而这项能力又是人际关系和有效沟通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