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是怎样的?
酱香型白酒主流有四大酿造工艺:坤沙、碎砂、翻砂、混砂。
一.坤沙
坤沙工艺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最佳工艺之一,而坤沙工艺需要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整个酿造周期长达一年。七次取出的酒要存放三年以上才能成为基酒,再进行勾兑。
第二,碎沙
碎,字面上的碎,碎沙指的是碾碎的高粱。是指100%的原料经过粉碎、打磨成粉末。沙粉碎过程中,破碎的高粱非常容易发酵,这也是一个快速的过程,与坤沙相比,出酒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翻砂
翻面、翻面(也有反复多次的描述)翻沙,是指用坤沙酒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酿造而成的酒。意味着废物再利用,“废渣”变“好料”,“凡沙酒”生产周期短,产量高,质量差。
第四,弦沙
串,若干个类似的东西串在一起,串沙酒又叫串香,是坤沙酒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中加入食用酒精蒸馏而成的产品(与翻沙的区别是不用粮食,直接用酒精勾兑)。有些甚至用食用酒精和水来调配香精香料。
茅台酒酿造工艺的特点
茅台制造工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高”、“三高”、“季节性生产”,这是茅台工艺的独特之处。茅台工艺的“三高”是指茅台酒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蒸馏。茅台酒大曲发酵过程中的温度高达63℃,比其他白酒高出10 ~ 15℃。
茅台酒高温堆积发酵是利用天然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产香的过程,也是形成茅台酒主要香气物质的过程,其堆积发酵温度高达53℃。茅台酒的蒸馏温度在40℃以上,比其他白酒高出10 ~ 20℃,使得在蒸馏过程中更好地分离茅台酒酒精发酵的有效成分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