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后大屠杀的过程有多不人道?

纵观史书,战争结束后,往往伴随着大屠杀。史书记载往往极其简单,一般都是宰杀,肢解,鸡犬不留。虽然文字简单,但字字血泪,透露着战争的残酷。在古代,攻城方往往在获胜后选择屠城。有时候是教练发泄个人怒火,像曹操屠城徐州。有时候是为了杀鸡给猴看,所谓杀鸡为例。但是大部分都是不成文的约定。军人在战场上苦战总有收获。领导不能每次发工资都给全军战士发红包。只有一条路:屠杀。

屠宰场不代表士兵进城后杀人无脑。意味着士兵可以合法烧杀抢掠,以此来鼓舞士气,给士兵打鸡血。所以屠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搜刮钱财,满足生理需求。至于杀人,那只是副作用,但这些士兵是踩着战友的尸体进城的。它们的杀气很重,副作用很大。当然,没有人会提前告诉人民屠城,但往往是安慰和欺骗的善意话语,给人民以希望。如果真的没有生还的希望,全市人民誓死抗争。虽然他们手无寸铁,但肯定会给屠杀方带来很大的麻烦。

屠杀命令一旦下达,士兵们是不是就像疯了一样进城,开始打砸抢?当然不是,这无疑是最没有效率的。老百姓把有价值的东西藏了很久。你杀了他然后翻遍所有东西也找不到他们。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逼他们拿出自己的钱。于是一场残酷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了。

军队是有组织的,他们习惯了这样的事情。他们会先把整个城市分成几个街区,然后层层分配,最后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小区域。一个5-10人左右的团队,会先选择一个有钱人的大房子作为临时巢穴。这家人可能逃跑了,或者被他们杀害了。女方先把财产暂时放在这里。他们留下1-2人看守,然后派人看守,防止有人在该地区逃跑。该堵的地方堵了,该关的地方关了。

然后就是第一轮搜索。他们从第一家店开始,挨家挨户敲诈。一开始他们不会太狠,只要配合给钱,不要太少。这一轮所有人都会给钱避祸。第一轮也会抓人,抓人洗衣服做饭烧水。当然,被他们吸引的美女难免会被抢走。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没有人敢反抗。

普通人过日子,不会一下子把钱都拿出来。军人当然知道下一轮是第二轮。这一轮没有第一轮客气。不给钱就挨一刀,不给再挨一刀,挨第三刀就死。这种情况下,谁敢不给?这时候往往会有主导方。在他们的指引下,作案人可以准确知道谁有钱。所以,有些富豪即使给的很多,只要不给到位,也逃不掉。

几轮搜寻下来,已经刮得差不多了,死了不少人。接下来就要开始抓人了,当然是以安民为借口。可怜的人们以为噩梦终于结束了。但这是噩梦的开始。大部分人出来后,又会被敲诈。然后,像绵羊一样,几十人和几百人被三四个袭击者向前驱赶。稍有迟疑或行动迟缓,就会被鞭打或被大刀砍死。他们还会被男女分开,都用绳子绑着。就像一串糖葫芦,一个接一个。女性脚小,行动不便,经常摔倒。起不来就被砍几刀。爬起来浑身是泥,不顾一切地往前走。最可怜的是婴儿和儿童,他们被遗弃在泥泞的道路上。被人踩在脚下,肝脑涂地。沟壑和池塘都被残余的树枝和尸体填满了,到处都是哭声。

肇事者把人们带到他们的巢穴。男人们被赶到后厅,而女人们被留在侧厅。在施暴者眼中,他们已经不是人,而是赤裸裸的羔羊。妇女们被迫当场脱下脏衣服,换上新衣服。然后陪施暴者玩得开心,娱乐完后施暴者开始暴力。他们会带着刀去后堂,那里有男人等着被屠杀。他们将被一个接一个地杀死。当然,如果这时候他们还有钱,也可以拿到,暂时活久一点。除了少数幸运的人,他们逃脱了或者被留下工作。大多数人会在这里被屠杀。女人将继续被当作玩物。但也是岌岌可危的。我厌倦了杀戮,厌倦了杀戮,不快乐于杀戮,最后能活下来的是自然。

有些普通人,由于粗心大意,不相信所谓的安民,没有出来,而是到处躲藏。屋顶上,屋檐下,床下,草堆里,墓地里,任何你能想到的地方,都藏着人。但最终,能不被发现的也是极少数。百姓胆小,行凶者一亮刀吓一吓,有的人就出来尖叫着逃跑。偏远的地方,也有领导党带路。真的没地方躲,也没地方躲。

如果幸运的话,我们还没有被发现。我不敢出来找食物,更不用说做饭。就算敢出来,家里的菜早就搬走了。继续躲,不然饿了会饿死的。肇事者还有终极一招:纵火。当时有草房,也有木屋。大火燃烧时,躲在里面的人只能烧成焦炭。出来的人四处逃窜,被抓到的时候也就几刀,几乎无一幸免。这个时候还活着的人已经很幸运了。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也没有钱,被抓就是死。

整天只剩下杀人,到处都是尸体,我不忍心直视。人走了,就该抓牲畜了。鸡鸭鹅等等都是珍贵的蛋白质,对施暴者来说比口粮好吃多了。这就是所谓的鸡犬不留。如果没说封刀,那么各队就互相换区域碰碰运气,继续寻找漏网之鱼。终于封刀,不再杀人。这个时候还有人一边趁火打劫。一天有几波甚至十几波。他们用木棍实施强奸和掠夺,许多人被木棍活活打死。我不知道这些人是屠夫还是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