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都“失速”启示:传统零售转型互联网之殇

依靠职业经理人转战资本市场,本想实现更大财富积累的陈发树,却不想问题接二连三出现,而助自己发家的百货业如今连年为保壳而忙碌,此时他们已经开始为过冬做准备了。

这家曾经达百亿市值的民营百货,正走下巅峰,连年为保壳而忙碌,今年更是从上半年就开始为过冬做准备。

连续两年被问询,为保壳再关19家店

5月13日晚间,证交所向新华都发出14问的问询函,要求说明公司近五年扣非后净利润持续为负等问题,并在5月20日之前回应。

其实,几乎同样的问题和发函时间已在去年上演,只不过日期由2013-2017年变为2014-2018年。换言,新华都已经连续6年业绩低迷。

2013年-2017年,新华都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0.32亿元、-3.74亿元、0.54亿元和-0.52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0.18亿元、-3.65亿元、-1.20亿元和-0.53亿元。深交所就此发函。

业绩连年低迷,被监管部门问询,若一直继续下去,结果不言自明。

2018年新华都业绩做到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总收入68.50亿元,净利润1711.49万元。这份业绩,是公司6年来第3次处置资产的结果。去年9月,转让全资物流子公司90%股权,获得投资收益2733万元让公司实现120%的同比增长,但是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22.81万元,经营性活动现金流-6776.25万元,所以新华都再次被问询。

新华都全名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是百货商业协会第一个福建本土民营企业,拥有超市(含邻聚)、百货、 体育 、海物会以及久爱致和电子商务等业态,主要业务范围涵盖日常生活所需服装、日化、果蔬、熟食、电器等商品,以及提供餐饮、 娱乐 、数字营销等服务。业务布局广泛,市值也一度达到百亿元。

虽然2018年公司再次保壳成功,但治标不治本,现在公司已经开始为2019年展开自救。

新华都今年一季度进行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关店,达 19家,其中大本营福建省18家,江西省1家。经营年限最长的已经超过10年,最短的仅1年左右。

5月13日,新华都拟对7名已离职激励对象以及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未达到解除限售条件的限制性股票合计291.25万股进行回购注销。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由6.9亿股减少至6.8亿股,注册资本将由6.92亿元减少至6.89亿元。公司最新市值只已经缩水到40,28亿元,排在9家上市民营商超公司第5位。

抱大腿谋转型

与康美药业扯谎不同,新华都对外比较坦诚的承认自身问题。

在去年的问询回复中,新华都回复道:零售行业竞争愈加激烈,面对行业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巨大变革,传统零售企业不断遭遇瓶颈,公司积极寻求业务转型。

传统零售业的确进入瓶颈期,前瞻经济学人网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传统零售业总营收额增速达到高峰30.2%后,一直处于增速下滑状态,2008年上半年增速仅为1.6%。

资深地产人士薛建雄告诉奇点君,在电商和 社会 整体发展带动下,休闲和儿童教育成为商业拉客主流,而一直在学习美国商业模式的新华都,其业态均被电商冲击,所以新华都需要转型找新路子。

新华都这几年一直在谋求转型路,合作对象不乏阿里这样的知名企业。

2013年,新华都以“地产+零售”的双主业模式展开转型,收购新华都集团旗下两控股地产子公司各19.5%的股份;2015年,公司以7.6亿元收购了三家要提供酒类电商运营服务;2017年公司又与阿里合作推进盒马鲜生在福建市场的发展;此外新华都还与京东有合作往来。这些名字基本都出现在本次问询函中。

与阿里这样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并没有扭转新华都。“在合作中,阿里是平台商,主要负责导流工作,在运营上基本不会提供支持,那么至于导流成不成功,这取决于产品和产品力。” 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对奇点君表示:“生鲜是比较难做的,运输、推广都是需要重新考虑与规划,不然效果一般。”

一系列的转型都难言成功,4月24日,新华都公布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0.00万至-5000.00万,同比变动-1382.97%至-812.76%,零售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68.47%;本月初关闭门店也主要因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

黄立冲认为:现在一些与新华都一样的传统零售选择与电商合作进行转型,并不一定能有好的效果,主要还是要改变销售内容,或者向其他领域拓展。

新城控股副总裁欧阳捷告诉奇点君:“唯有加大精神消费领域的投入才是商业继续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顾此失彼的陈发树

公司上市十年,6年都在为保壳苦苦挣扎,转型又难见起色。人们不禁要问新华都背后的老板是谁,这几年他到底在干些什么?

紫金矿业,青岛啤酒,云南白药等诸多产业都与新华都的实控人陈发树有关系,也许已经为你解开上述疑问的一半。

30多年前,做木材生意的陈发树听从一个道士的指点,转做百货生意并做得风生水起,最风光时当过福建省首富。

道士当年对陈发树指点中提到,不限于“木”的投资。在百货业积累大量原始资本的陈发树已不满足在百货行业的投资,为实现自己的宏图,没读过几年书的陈发树用10亿元请来“打工皇帝”唐骏。

唐骏称将协助陈发树成为“中国巴菲特”。之后,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套现紫金矿业、入股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一时风光无限。

好景不长,唐骏学历和职业资历造假,陈发树与云南白药的股权纠纷相继而出。后者被业内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最大的股权纠纷案”。

2009年初次买入云南白药股份的陈发树,直到2017年初才以254亿元取得白药控股50%股权,并在2018年7月,成为云南白药的董事长。在收购云南白药股份尘埃落定后,陈发树曾对媒体表示:“我几乎变卖或抵押了自己名下所有的资产”。

本以为云南白药股份事件解决后,陈发树可以安心当云南白药董事长,等待公司整体上市,不成想2018年下半年正值上市期间,云南白药陷入“止血门”风波,业绩迎23年新低,负面消息缠身,陷入“中年危机”。

依靠职业经理人转战资本市场,本想实现更大财富积累的陈发树,却不想问题接二连三出现,而助自己发家的百货业如今连年为保壳而忙碌,此时他们已经开始为过冬做准备了。

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源